缩略图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策略研究

作者

王聪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  210034

引言:小学体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目标更加明确,要求在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体育品德和健康行为,然而当前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评价方式不够科学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小学体育教育质量的提高,所以研究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新要求

(一)强调核心素养培养

新课标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还要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体育品德,比如在小学体育人教版教材《基本体操》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各种体操动作,更要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如在《田径: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分组教学,为不同小组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三)倡导跨学科融合

新课标鼓励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数学、科学等学科知识,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习数学计算、了解运动生理学原理等,以《篮球:运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计算篮球在不同速度下的运动轨迹和距离,将数学知识与体育技能学习相结合。

二、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在新课标下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游戏教学可以将体育技能训练融入有趣的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情境教学能为学生创设逼真的运动场景,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小学体育《足球:脚内侧传球》教学中教师采用了游戏教学法,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传球接力”游戏,每个小组的学生围成一个圈,用脚内侧依次传球,规定时间内传球次数最多的小组获胜,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悉了脚内侧传球的动作要领,提高了传球的准确性和速度,接着教师又创设了“足球小将”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足球比赛,在比赛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传球、射门等技能,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

(二)优化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和活动,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够感受到体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小学体育《武术:五步拳》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对传统的武术教学兴趣不高,于是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教师将五步拳的动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相结合,如将“弓步冲拳”动作比喻成学生遇到危险时保护自己的动作,将“马步架打”动作与学生平时玩耍时的“防御姿势”相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五步拳的动作,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教师还引入了一些流行的武术元素,如武术舞蹈、武术操等,让学生在欣赏和模仿中感受武术的魅力,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武术学习的兴趣。

(三)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促进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新课标要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情况,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表现,在小学体育《跳绳:花样跳绳》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技能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比如对于积极参与练习、不断尝试新花样跳绳的学生教师会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动作不规范的学生教师会耐心地指出问题并给予指导,在课程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学生自评时要反思自己在花样跳绳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学生互评时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自评和互评结果,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这种评价体系,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努力的方向,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结论: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体育教育教学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和完善评价体系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小学体育人教版教材的具体内容,灵活运用这些策略,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加大对小学体育教育的支持力度,为体育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推动小学体育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文娟 .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策略研究[J]. 2024.

[2] 郑传锋, 张勇杰, 孙亚琼. 新课标视域下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路径探究[J].青少年体育 , 2023(4):117-119.

[3] 赵振 , 宁坤龙 .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定位和走向 [J].运动精品 , 2024, 43(3):22-24.DOI:10.3969/j.issn.1004-2644.2024.03.008.

[4] 王帅毓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研究[J]. 体育视野, 2024(17).

[5] 林永宏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J]. 2024(2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