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C 整合模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郭秋燕
福建省福清华侨中学 350300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化学教学承担着知识传授的功能,更肩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核心能力,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化学“填鸭式”教学模式难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而这时 3C 整合模型提出了“内容(Content)、能力(Competence)、情境(Context)”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为化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其进行全面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3C 整合模型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价值
(一)3C 整合模型促进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融合
3C 整合模型包括“内容(Content)、能力(Competence)、情境(Context)”三个层次,教学时,要从这三个层次入手设计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能够打破传统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例如,以往教师对于知识点的教学只停留在课本讲解,属于“填鸭式”教学,并未关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培养学生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通过 3C 模型进行知识点融合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这种层层递进的学习过程,逐步提升难度,学生的学习像闯关一样具有沉浸感,可以将知识点从表面的记忆变成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情境创设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综合素养
3C 整合模型中情境创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将知识与真实生活联系起来,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作用,明白化学的实际意义。高中化学是一门兼具抽象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其中具备大量的抽象概念,例如分子结构、反应机理等知识点,学生在理解上容易产生困难。利用 3C 整合模型使抽象的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逐渐形成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二、基于3C 整合模型的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传统化学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高中化学课堂受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教师讲授—学生记忆—课后练习”,这种模式在应试教育下具备一定的效率,但是没有培养关键的核心素养,已经不满足当前课程改革背景的时代要求。其次教师的讲解多以板书与口头传授为主,课堂互动较少,忽视了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的空间,使得课堂成为单向度的知识输入过程。从 3C整合模型的视角来看,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内容”与“能力”“情境”的统一,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未能形成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制约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的不足
学生学习的主观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足、课堂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化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复杂性使部分学生望而生畏,学生缺乏直观的感受和生活经验支撑,产生畏难情绪。另一方面,由于教学课堂的形式单一、没有设计合理的探究性活动,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一现象反映出情境创设的不足与能力培养的缺失,课堂上教师缺乏设计合适的情境去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也缺少有效的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课堂参与感低。
(三)教师教学设计与课堂资源整合中的问题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资源整合能力直接影响课堂质量,当前部分教师依赖教材和教辅资料,缺乏对课程内容的深度挖掘与整合,往往停留在“照本宣科”,难以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或跨学科内容相联系,并且在教学方法上课堂活动多以形式化、浅层化为主,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停留在简单的课件展示,未能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去创设情境或实现个性化教学,课堂内容缺乏灵活性与多样性,学生难以在不同学习资源的支持下实现深度学习。
三、基于3C 整合模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一)“内容整合”维度
“内容整合”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需要实现知识传递与核心素养培养,有一个良好的内容教学体系,在这个框架当中,教师才能更好地展开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不仅要依据教材体系展开教学,还应注重对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处理,做好内容整合的学科框架,才能够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学习认知,
以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教材为例,其中“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专题中包含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中的热以及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内容,教师首先要设计好教学框架,利用知识图谱和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知识点进行整合,有一个贯穿全课的知识逻辑,整合的教学框架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通过这种“由点到面”的整合,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的体系化价值,帮助他们建立学习体系。
(二)“能力培养”维度
高中化学教学需要通过多样化的课堂设计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注重能力培养这一目标,首先要求教师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究性,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提出问题、验证假设、分析数据,从而在实践中培养科学思维。例如,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这一专题中,让学生观察盐类水解的反应现象,还可以引导他们自主设计实验条件,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结果,从而加深对反应规律的理解。其次可以设置接近生活实际的问题,如“如何利用化学方法检测饮用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难题,逐步形成主动探究与自主创新的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积累经验、锻炼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境创设”维度
情境创设是教学当中最能够将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的环节,在教学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重点就在于能够通过生活化的场景对于学生进行引导式学习知识,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因此要锻炼教师的个人能力,在创设情境时,充分结合学生的日常经验与社会热点问题,使抽象的化学知识“落地”,例如,在“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这一课的时候,可以以“塑料污染与可降解材料”为主题,利用多媒体模拟反应过程、分子结构变化等动态画面,使学生对微观过程有更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有机高分子的合成与降解机理,从而在社会关注的环保情境中理解化学知识的实际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3C 整合模型的引入,能够为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助力,教师要认真研究新的教学方式,满足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的教学目标,利用 3C 整合模型改变现有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养的转变,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推动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未来可以更好地将 3C 整合模型运用到各个教学领域,为学生未来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晨秋 .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策略 [D]. 曲阜师范大学 [2025-09-17].
[2] 杨吉祥 . 指向化学三维目标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型的构建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5.
[3] 蔺清源. 建构高中化学模型教学方法的研究[J]. 教育科学( 引文版 ),2017(2):00155-00155.
[4] 于瑶 . 核心素养视域下模型方法在高三化学专题复习中的应用研究 [D]. 吉林师范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