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

作者

韩全志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 130000

引言

在如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而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是课堂知识与实际运用之间的纽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桥梁和途径。但是,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更注重于知识的讲解,并没有注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造成现在学生在真实运用、跨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知识水平低下。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来说,设计并有效开展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现实和教育价值。

1 核心概念界定

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这四大方面,这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培养起来的能力与品格,为今后的英语学习以及跨文化交流打下基础,这里不细说各个方面的细节。

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脱离于单一知识讲解的学科实践,以真实或模拟的英语语用情境为依托,以任务驱动(主题调研、项目展示、情境交际等)为载体,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听、说、读、写技能,自主、合作地开展实践操作,强调“用英语做事”的过程性体验。

指向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活动:本质是把英语核心素养目标融入到活动设计和活动实施的全过程,让活动成为素养落地的载体——不再以“完成任务”为目的,而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同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能力)、跨文化认知与包容态度(文化意识)、逻辑分析与创新思考能力(思维品质)以及自主规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达成“活动即素养培养”。

2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原则

2.1 情境性原则

英语学习具有很强的情境性,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要创设真实的、生动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如创设“校园英语超市购物”情境活动,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用英语进行商品询问、讨价还价、付钱等交流活动,在真实的环境中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2.2 综合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要融合英语听、说、读、写等多种语言技能,还要融合其他学科知识,做到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活动内容可涉及文化、科技、艺术等诸多领域,这样学生就能在实践活动中既锻炼英语语言能力,又扩展知识面,从而提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环保主题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要阅读有关环保的英文资料(读),写一篇环保倡议书(写),做一次环保主题的英语演讲(说),听别人讲环保观点(听),还要接触科学学科里的环保知识,做到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

2.3 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活动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思考、大胆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在开展英语主题活动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4 差异性原则

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与兴趣爱好存在差异,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要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多种活动内容与形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设计一些简单,基础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学习信心,针对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可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创新性的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提升综合素养。以英语写作实践为例,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给予写作模板,常用词汇等,而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可要求其进行创意写作或者议论文写作。

3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3.1 围绕语言能力设计活动

围绕语言能力设计活动的时候,要关注活动是否真实,是否具备交际性,让学生在模拟或者真实的语境里使用英语交流。可以设计“英语角”活动,在校园里划定一块固定区域,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在这里自由交流,话题能够包含日常生活,兴趣爱好,时事新闻等很多方面。老师充当引导者,可以偶尔加入讨论,给予语言上的支撑,还要促使学生勇敢开口,用英语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3.2 围绕文化意识设计活动

围绕文化意识来设计活动的时候,要重视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开展“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搜集中国和西方主要节日的起源,习俗,庆祝方式等资料,然后展开对比。学生可以在活动中用制作海报,PPT 表现,角色扮演等形式,形象地表现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不同之处。还可以开展“英语国家文化之旅”活动,让学生挑选一个英语国家,通过查阅资料,看视频,跟外教交流等方式,深入领会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借助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拓宽国际视野,加深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尊敬,从而改进自己的文化意识。

3.3 围绕思维品质设计活动

围绕思维品质设计活动,要着重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以及逻辑性思维。可以举行英语辩论赛活动,选取一个有争议的英语话题,像“网络给青少年的学习带来了好处多还是坏处多”,让同学们分成两队来开展辩论。在辩论之时,学生们需用英语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想法,也要认真倾听并驳斥对方的想法,这既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又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逻辑性思维。也可以举行“英语创意写作”,唤起学生想象力去写一篇关于英语的短文,或者故事又或者是诗歌之类的文字作品,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得到激活,在创作中他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改进自身思维品质。

3.4 围绕学习能力设计活动

围绕学习能力开展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合作学习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可以设计“英语自主学习项目”,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和英语水平去挑选一个主题,像“英语电影欣赏”“英语歌曲学习”等等,之后自主制订学习计划,通过查阅材料、观赏视频、聆听录音等方式去学习,最后在班级当中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教会他们怎样妥善地经营自己的学习时间与资源。而且,可以安排“英语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分成小组来完成一项关于英语的任务,制作一份英语手抄报,编排一部英语短剧之类的事情。 小组合作时,学生要学会跟别人交流,合作,一起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而且可以用“英语信息处理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处理能力。比如说叫学生从一篇很长的英语文章里找出主要信息,或者按照给出的信息做一个英语报告之类的,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并运用英语信息。

4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流程与策略

4.1 活动准备阶段

1. 学情分析

教师在开展活动前,要对学生英语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已有知识经验等进行全方位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能,为活动设计奠定基础。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获取学生的相关信息,明确学生在核心素养各个维度上的优势与不足,在活动中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与提升。

2. 目标设定

根据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要求,依据学情分析结果,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方面且具体、可操作、可度量。“英语电影赏析与模仿”的综合实践活动语言能力目标可设为“听懂电影的主要对话,学会10—15 个新词汇、5—8 个常用句型,能够模仿电影中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文化意识目标为“了解电影反映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对比中外文化的异同点”;思维品质目标为“能够对电影中人物形象以及情节发展进行分析,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学习能力目标为“积极收集电影的相关材料,小组内合作进行赏析报告及模仿表演”。

3. 资源准备

教师要依据活动目标与内容,准备好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图片、音频、视频、实物、网络资源等,并且要鼓励学生自行搜集相关资源,锻炼学生的资源获取能力。比如开展“英语美食文化”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可准备不同英语国家的美食图片,制作视频,英文菜谱之类的资源,学生也可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英语国家美食资料,从而为活动的展开做好准备。

4.2 活动实施阶段

活动导入。在活动开始的时候,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展示图片或者视频、播放音频等形式来导入活动,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参加的热情,让学生明白活动的主题与目的。例如,像人教版新英语教材七年级的 What can you do for your home??。 这一单元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老师可以利用活动导入环节给学生出示一些家庭场景的图片,有干净的客厅,温馨的卧室,布置精美的餐厅等等,再播放一段家庭成员一起做家务,一起布置家庭的温馨视频,然后问学生 What do you think a warm home should be like?。 那么你可以做什么来让你的家更好呢? ”,自然而然的就把活动的主题给提出来了,也引起了学生们对于活动内容的思考以及想参与到活动中来的兴趣。

活动开展。活动开展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心环节,教师需依照活动设计,安排学生展开各种活动,诸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调查研究,项目制作,演讲比赛等等,在活动当中,教师要加大指导力度,引领学生,留意学生的参加情形与成长动态,尽快化解学生碰上的问题与难题,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勇敢交流。

活动评价。活动开展过程中及结束后,要及时、全面地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可以多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主要从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完成任务的情况、英语语言运用情况、核心素养的体现等方面展开。如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在“水果市场调查”活动中询问问题是否准确、回答问题是否流畅,小组合作中是否积极参与、作出贡献等。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学习过程、收获和不足,如学生可以反思自己在活动中是否积极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是否学到了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等。学生互评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交流,学生可以评价同伴在活动中的表现,比如合作的态度、沟通的能力等等,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情况,也可以让老师及时的调整教学的方法。

成果展示。活动结束之后,安排成果展示环节。每个小组可以把自身的调查结果用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制作成英文海报,也可以做英语汇报演讲,或者表演情景短剧等等。在制作英文海报的时候,学生得用学到的英语知识和绘画技能,把调查到的水果信息,价格以及同学们喜欢的水果之类的内容清楚地表现出来。做英语汇报演讲的时候,学生要组织语言,用流利的英语向全班同学讲述小组的调查经过和结果。表演情景短剧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个去水果店买水果的情景,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用学到的英语词汇和句型展开交流。

4.3 活动延伸阶段

为了巩固活动的效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与活动有关的延伸活动,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实践和探索。这些延伸活动可以是英语阅读扩展,英语写作练习,英语口语交流,英语文化探究等。在“英语节日文化”实践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学生课后阅读更多的英语国家节日文化方面的英语文章,写一篇关于中外节日文化比较的英语短文,或者与同学用英语交流节日文化,进一步加深对英语节日文化的理解和掌握。

结语

总之,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新活力与新思路。它冲破了传统英语教学的桎梏,把英语学习同学生的实际生活,各种文化,思维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紧紧联系起来。通过精心规划涵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方面的综合实践活动,并按照科学合理的实施流程和方法,学生就能在更加真切,有趣又充满挑战的学习环境里学好并用好英语。这样既有益于提升他们的英语综合素养,又利于造就具有国际视野,更新观念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德庆 .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J]. 山西教育 ( 教学 ),2022(03):85-86.

[2] 马润霞 . 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5(01):42-44.

[3] 王慧慧 .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探索 [N]. 山西科技报 ,2024.9.30(A08).

[4] 程晓堂 .2018. 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3):1-7.

[5] 教育部 .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 景小霞.跨界融通: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新[J].中小学管理,2017,(01):52-53.

[7] 李宝敏.核心素养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 (18):46-54

[8] 李树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素养与评价探析 [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 (07):14-23.

[9] 杜建群,范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方法论探析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 (02):38-40

[10]李佳佳.新课标下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策略[J].小学生(上旬刊),2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