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研究
方小丽
金华市孝顺高级中学 321003
摘要:本文聚焦于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分析其重要性与实施路径,通过具体案例阐述如何有效开展大单元教学,以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新要求。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打破了传统单篇教学的局限,以整合性、情境性和实践性为特点,将语文知识与技能融入真实的学习任务中。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基于课程标准确定单元主题
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为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是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教师需要深入、细致地研读课程标准,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要深入挖掘其中与语文核心素养紧密相关的内容,像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等维度。同时,充分考量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和思维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兴趣偏好、未来发展方向等,确定具有高度统整性的单元主题。例如,在围绕 “文学阅读与写作” 任务群开展教学时,将 “古代经典小说研读” 作为单元主题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教师可以精心选取《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宝玉挨打等经典片段,以及《水浒传》里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等精彩情节。引导学生从人物塑造方面,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从情节设计角度,探讨情节的跌宕起伏、伏笔照应等技巧;从文化内涵层面,研究作品所反映的封建社会的制度、习俗、价值观等。
(二)设计情境化学习任务
情境化的学习任务犹如一把钥匙,能够打开学生兴趣的大门,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要依据单元主题,充分发挥创造力,创设真实且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以 “当代文化参与” 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为例,选择 “校园文化推广” 作为情境十分契合。在这一情境下,设计一系列层次分明、相互关联的任务。首先,让学生撰写宣传文案,要求他们精准把握校园文化的特色与精髓,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吸引读者;接着,安排制作短视频任务,学生需要将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通过镜头语言展现校园文化的魅力,这就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视频剪辑、画面构图等技能;最后,组织文化活动,从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到现场协调,学生要全程参与。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宣传推广;信息整合能力也得到提升,能够从海量的校园文化素材中筛选、整理有用信息;同时,学生对校园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组织多元化教学活动
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各不相同,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在大单元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专题研讨等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在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任务群教学时,针对 “网络言论的边界” 这一具有现实意义和争议性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是个很好的选择。在辩论前,学生需要自主查阅资料,了解网络言论的相关法律法规、道德准则以及不同学者的观点,这一过程锻炼了他们的信息收集与筛选能力。整理观点时,学生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形成自己的逻辑框架,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在现场辩论环节,学生需要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观点,这不仅考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自然情怀的文学表达” 大单元教学
教学目标设定:旨在通过系统地对古代和现代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进行研读,引领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寄寓在自然景致中的细腻情感,熟练掌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常见且重要的写作手法,进而实现文学鉴赏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双提升,培育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与创作素养。教学过程实施:教学伊始,教师精心挑选苏轼的《赤壁赋》、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等经典文本,借助多媒体展示、配乐朗诵等方式,营造沉浸式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开展文本细读。在课堂上,教师逐句剖析《赤壁赋》中对赤壁秋夜江景的描绘,从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的悠然,到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的壮阔,引导学生感受苏轼在自然美景中所生发的人生哲思;分析《故都的秋》时,着重探讨郁达夫如何通过对故都秋景的细致描摹,如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展现出深沉的眷恋与落寞之感。随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围绕不同作品中自然描写在遣词造句、意境营造、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展开激烈探讨,并推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讨论成果。课程末尾,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 “我眼中的自然” 为主题,创作一篇散文,将课堂所学的写作手法运用到实践中 。教学效果评估: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中自然情怀的表达,展现出对文本的深度理解。
(二)案例二:“传统文化传承” 大单元教学
教学目标设定:致力于让学生全方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从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到历史典故、文化思想等各个层面,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文案撰写、解说表达等,以及文化传播能力,使其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与传承者。教学过程实施:教师以 “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与创新” 为真实情境,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项目式学习。研究传统节日现代意义的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了解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度,结合资料分析,提炼出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精心制作宣传海报,从色彩搭配到文案设计,都力求吸引观众关注传统节日;探究传统手工艺传承的小组,则深入民间工坊,采访手工艺人,记录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流程,拍摄纪录片,从选题策划、拍摄取景到后期剪辑,全程自主完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定期组织小组会议,针对学生遇到的资料收集困难、创意瓶颈等问题,提供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如推荐相关书籍、联系行业专家等。教学效果评估: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制作的宣传海报张贴在学校宣传栏、社区公告栏后,吸引众多师生与居民驻足观看;拍摄的纪录片在学校展映、社区文化活动中播放,引发强烈反响,有效传播了传统文化。
结束语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通过合理的实施策略和有效的教学案例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大单元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优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燕艳.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分析[J].华夏教师,2024,(24):72-74.
[2]陈强强.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24,13(23):65-68.
[3]张建稳.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2024,(05):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