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聚焦综合思维培养的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实践

作者

欧俊佑

宜章县养正中学424200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之一,它要求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地理图像作为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包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有效工具。在高三地理教学中,湘教版教材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合理的图像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地理知识体系,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一、综合思维与地理图像教学的关系

(一)地理图像是综合思维的直观表达

地理图像以直观的形式呈现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以及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可以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同时结合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图像信息,学生能够分析气候形成的自然因素,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等,从而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综合作用。这种通过图像分析地理问题的过程,正是综合思维的体现。

(二)综合思维是解读地理图像的关键

解读地理图像需要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将图像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图像表面信息的识别上,还需要深入挖掘图像背后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例如,在分析城市功能分区图时,学生要综合考虑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不同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和形成原因,才能准确理解城市的空间结构。

二、当前高三地理图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图像教学重数量轻质量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为了应对高考,教师往往会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地理图像进行练习,但缺乏对图像的深入分析和讲解。学生只是机械地做题,没有真正理解图像所蕴含的地理知识和思维方法,导致综合思维能力难以提升。

(二)图像教学缺乏系统性

地理图像种类繁多,包括地图、统计图、示意图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没有对这些图像进行系统的分类和整理,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图像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自然地理部分时,教师可能只是零散地讲解一些气候类型图、洋流图等,而没有引导学生将这些图像联系起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忽视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

部分教师在图像教学中过于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在讲解图像时,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没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导致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地理图像时,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聚焦综合思维培养的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

(一)精选图像,注重图像的典型性和针对性

于高三地理教学而言,精选图像是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关键一环。教师需紧密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情实际,仔细甄别图像,确保其具备典型性与针对性。以复习人文地理中的农业区位因素为例,可挑选包含自然条件(如地形、气候)、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交通)等多要素的农业分布图。借助此图,促使学生从自然、经济、社会等多层面剖析农业布局成因。如此典型的图像,能引导学生打破单一思维局限,学会从不同视角审视地理问题,在分析图像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综合思维模式,为地理学习赋能。

(二)构建图像知识体系,加强图像之间的联系

在地理教学中,构建图像知识体系、强化图像间联系至关重要。教师需发挥引导作用,助力学生搭建完整框架。以学习世界地理分区为例,先指导学生按自然与人文两大类别,对各类图像分类梳理,像自然方面包含地形图、气候图,人文方面涵盖人口分布图、城市分布图等。

接着引导学生将同一区域的不同图像展开对比剖析,剖析地形如何影响气候,气候与人口、城市分布又有何关联[1]。如此一来,学生能清晰洞察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将零散知识串联成网,形成系统认知,进而有效提升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图像,培养综合思维习惯

在地理图像教学里,培养学生自主分析与综合思维习惯尤为重要。教师可借助问题导向法,巧妙设计启发式问题,引领学生主动探索图像。比如分析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时,抛出这些问题:商业网点分布受哪些要素左右?不同规模商业网点选址有何差异?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对商业布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为解答疑问,会主动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人口特征、交通条件等多维度展开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图像内涵,还能逐渐养成从多元视角分析问题的习惯,有效提升综合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地理学习筑牢根基。

(四)开展图像对比教学,深化综合思维理解

图像对比教学是地理课堂中深化学生综合思维理解的妙招。在教学中运用此方法,能让学生清晰洞察地理事物间的差异与关联。比如复习地貌相关知识时,可选取河流地貌(如河口三角洲)与风力地貌(如沙丘)的景观图、形成过程示意图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观察二者在形态、物质组成上的不同,再深入探究其形成动力、外力作用方式等差异 [2]。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学生能更透彻地理解不同地貌的成因,打破知识点的孤立状态,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网络,进而有效提升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让地理学习更具深度与广度。

(五)结合信息技术,丰富图像教学手段

在当下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为高中地理图像教学开拓了全新路径。教师借助多媒体,能将原本静态的地理图像转化为动态呈现。像展示板块运动、河流地貌演变等复杂地理过程,以鲜活直观的动画形式,让学生轻松理解抽象知识。而GIS 技术的引入,更是为教学增添强大助力。它可对地理图像开展深度分析处理,学生能运用其进行空间数据的精准查询、细致分析,挖掘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3]。这不仅极大提升了学生对地理图像的解读能力,更在实践操作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与综合思维,助力地理教学迈向新高度。

四、结论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尤其是高三地理湘教版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图像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综合思维与地理图像教学的关系,分析当前图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精选图像、构建图像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图像、开展图像对比教学以及结合信息技术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以提高地理图像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晗 . 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研究 [J].当代教育家 , 2025, (12): 38-40.

[2] 邱晓燕 . 以培养综合思维为导向的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探究 [J]. 高考 , 2024, (34): 54-56.

[3] 王春江 , 杨绪华 . 指向综合思维培养的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研究 [J]. 教学与管理 , 2023, (18): 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