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治疗增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风险:一项回顾性分析
李瑟若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也带来了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风险,免疫相关性肺炎(irP)是其中一种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联合治疗是否增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免疫相关性肺炎发生风险。我们收集了接受ICIs治疗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特征和治疗方案与irP发生的关系,以期为临床风险预测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免疫相关性肺炎
一、引言
非小细胞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1]。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NSCLC治疗中的应用,患者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2]。然而,ICIs治疗也引发了一系列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其中免疫相关性肺炎(irP)是一种严重的毒性反应,可能危及生命[3]。因此,明确irP的危险因素对临床决策和患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2.1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了某三级医院在2019年至2023年接受ICIs治疗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过至少一次PD-1或PD-L1抑制剂治疗,并进行过相应的随访,以观察其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发生irP。
2.2样本收集
我们纳入了80例接受ICIs治疗的NSCLC患者,分为irP组和非irP组。irP组包括在随访期间发生免疫相关性肺炎的患者,非irP组为未发生irP的患者。纳入标准包括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接受ICIs治疗且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为其他类型肺癌患者、免疫缺陷状态或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合并症患者。收集是否联合化疗或放疗等。随访期间,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数据确定irP的发生。
2.3统计分析
使用SPSS 26.0进行数据分析。以估计联合治疗对irP发生的影响,P < 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三、结果
3.1患者特征
在80例NSCLC患者中,irP组患者共有21例,占比26%;非irP组患者59例,占比74%。在接受ICIs联合治疗(化疗或放疗)的患者中,irP发生率显著增加(33%),而单独使用ICIs的患者发生率为20%(P < 0.05)。这表明,联合治疗在增加疗效的同时也提高了irP的风险。
四、讨论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过程中联合治疗均是ir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较大患者的肺功能和免疫系统可能较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使用可能加重这些患者的免疫反应[4-5]。联合治疗策略尽管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但也显著增加了irP的发生风险,这可能是因为化疗和放疗对肺组织的损伤会使其更易受到免疫系统的攻击[5-6]。
参考文献
[1]谢虹,王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的风险因素和预后[J/OL].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8.
[2]席佳晨,刘中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经方诊治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25,21(04):178-181.
[3]杨建.卡度尼利单抗治疗左肺鳞状细胞癌致免疫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及处理[J].中国处方药,2025,23(06):95-98.
[4]赖茜茜,林快鹿.PD-1和PD-L1表达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价值分析[J].浙江医学,2024,46(24):2657-2660.
[5]孙志苹,郭玉竹,惠开元,等.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后导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的研究现状[J].工业微生物,2024,54(05):25-27.
[6]陈翔.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及其对患者生存的影响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