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引领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实践路径探究
李欣怡
浙江省临海市临海中学31700
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明确存在学科壁垒突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现有研究虽然已经关注跨学科整合,但其探索多数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基于大概念的实践路径设计。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积极探索大概念引领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教学实践的路径,旨在通过构建可操作的跨学科教学创新方案,破解传统教学碎片化困境,促进初中生形成立体化知识网络及价值认知体系。
一、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核心,构建“历史 + 社会”跨学科实践项目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核心大概念进行实践项目的设计,首先需通过历史脉络的梳理与社会现实的关照,实现跨学科实践项目关系的明确。历史学科可提供传统美德的演进轨迹,从儒家伦理的“仁义礼智信”到近现代革命精神的传承,系统呈现出没得内涵的丰富性与时代性,社会学科则聚焦当代社会中的美德实践,引导学生分析传统美德在家庭关系,社区治理、公共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探究其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契合点与冲突点。跨学科实践项目的实施需建立历史学科与社会学科的协同机制。历史教师负责提供理论框架与历史背景,社会教师则指导学生开展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道德与法治教师则聚焦价值引领与实践指导[1]。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单元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核心大概念,能够为跨学科实践教学提供深厚的文化根基,跨学科实践项目的构建需遵循“文化传承—现实观照—价值重构”的逻辑框架。历史学科通过文献研读、经典解析,揭示传统美德的形成背景与思想精髓,为实践项目提供理论支撑;社会学科通过社会调查、案例分析,呈现传统美德在当代社会的实践样态,为实践项目提供现实依据。道德与法治课程则聚焦传统美德的现代转化,引导学生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美德进行创新性解读与实践性应用。通过历史纵深感与社会现实感的双重浸润,促使学生从文化基因与社会发展的双重维度理解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认同与自觉传承。
跨学科实践项目的实施需建立历史学科与社会学科的协同机制。历史教师负责提供传统美德的理论框架与历史背景,社会教师则指导学生开展现实调研与数据分析,道德与法治教师则聚焦价值引领与实践指导。通过定期的跨学科教研活动,统一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确保实践项目既符合历史真实,又贴近社会实际。在台州府城文化背景下,可引导学生挖掘府城历史中的道德典范与家风故事,结合当代社会需求,设计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播方案,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二、以“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为纽带,开展“地理 + 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中,作为其重要教学模块,“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跨学科教学实践需充分融合地理学科知识中揭示自然生态系统运行规律与人类活动影响机制,以及科学学科聚焦污染治理、能源利用、生态修复等技术手段,解析“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大概念的科学原理与创新路径。主题学习设计需从问题导向、技术解析、行动方案这一实施路径,首先通过地理视角分析区域生态问题的成因与影响,如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等,其次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具体解决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如清洁能源的开发或是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最后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态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制定个人或社区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这一过程强调地理学科空间认知与科学技术思维的充分结合,促使学生从系统视角理解生态问题的复杂性。
例如,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单元中,“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纽带,可连接地理学科的空间分析与科学学科的技术解析,形成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独特路径。地理学科可揭示台州府城所在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特征,包括气候条件、水资源分布、生物多样性等,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地理背景与空间认知。科学学科则聚焦污染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修复等技术手段,解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原理与创新路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解决方案。
实际教学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展需建立地理学科与科学学科的协作平台。地理教师负责提供生态问题的空间数据与区域分析,科学教师则指导学生开展实验设计与技术验证,道德与法治教师则聚焦生态伦理与实践指导。通过联合备课与成果共享,确保主题学习既符合地理规律,又体现科学精神。在台州府城文化背景下,可引导学生分析府城历史中的生态智慧,如传统水利设施、生态农业模式,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设计府城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方案,培养具有生态素养与科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的深度融合 [2]。
结语:
结合上文所述,基于大概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实践教学需以现有教材单元主题核心概念为重点,明确知识目标,并选择贴合学生实际与核心素养培养需求的实践项目与学习主题。教学实践中需借助多样活动与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明确各学科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从而实现跨学科教学实践的设计,使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掌握更多实用知识,使核心素养得以潜移默化的发展,做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崔现龙 , 李富霞.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J].教学与管理 ,2024,(34):41-44.
[2] 梁家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融合教学探索——以八年级上册“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教学为例 [J].广西教育 ,2024,(34):57-59.
课题类目:2025 年临海市教研课题
课题名称:基于台州府城文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探索
课题批准号:LYZ20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