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设备安装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浅析
蒋贞伟 贾生超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1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日益旺盛。在这一进程中,针对电力企业及相关部门的具体状况,必须立足于电力企业的现实需求,主动引入先进设备,以提升发电效率。在电力设备安装过程中,应确立关键任务,确保施工管理任务的高效完成。设备安装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需要由专业人员来完成安装工作,并严格遵循现行标准进行。同时,要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全面了解设备运行状态,对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维修,防止对后续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关键词:电厂设备;安装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在电厂设备建设过程中,安装作业往往会遭遇多种干扰元素,这些因素可能会对项目的顺利进行带来负面影响。鉴于此,对施工人员的技术素养和专业知识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标准。他们必须对发电站的各类机器有深入的认识,并且熟知安装过程中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发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满足电站发展的需要,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确保电厂设备安装品质方面,必须对各项工作任务和职责进行清晰的界定,依据施工人员的技术特长合理分配工作职责,同时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还能够为发电站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电厂设备安装施工技术质量存在的问题
1.1配电装置不符合安装标准
在进行发电站设施的组装作业时,由于涉及的组装部件众多,加之现场施工条件较为艰苦,这无疑对发电站的电气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忽视了对电气安全防护的重视。特别是在电气盘箱的组装环节,频繁出现的状况包括部件遗失和设备损坏等,这些问题直接妨碍了设备的顺利组装及投入使用。至于采用抽屉式设计的配电柜,在日常操作中,若工作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便可能导致联动试验的不成功。
1.2二次接线的问题
随着发电厂逐步壮大,其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多样化的设备需求和复杂的型号选择。这就要求技术人员能够针对各种设备和类别,准确选定匹配的接线方法。然而,在实际的二次接线作业中,部分员工未能充分重视电缆通道的科学划分,而是将电缆笼统地铺设在一起,对信号电缆和高压电缆等未作区分处理,这样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弱电系统的稳定运行,给电厂的日常运作带来了潜在的安全威胁。此外,控制盘内部积灰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清理,也极易导致设备线路出现接触不良的故障。
1.3变压器安装的问题
在部署发电站的变压器时,自然环境因素扮演了关键角色。通常,这类设备安置在室外,但常常忽略了对变压器的清洁维护,导致其底部积累油污,这可能导致变压器出现故障,进而影响发电站的持续运作。变压器安装前,应当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对设备的全面检查。只有在所有检查项目均达标后,才能继续安装流程。然而,多数发电站在安装时往往省略了设备检查环节,直接进行真空抽取操作,导致潜在故障未被及时识别和排除,最终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2创新电厂设备安装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2.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安装发电站设备始终是核心任务,整个施工过程中需确切地界定预备工作的性质,并严格依照规范执行。在具体操作阶段,对电站设施的安装品质实施严格监管至关重要。实践中,可以通过加深对初期准备工作的理解,确保技术人员对相关设施有充分的认识,并在初步准备环节对这些设施进行详细记录,以便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经过一系列科学管理措施,确保满足安装的标准。专业人士需对预备阶段的各项记录进行详尽分析,制订出具体的发电站设备安装方案,同时考虑技术特有的复杂因素,提前规划出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策略。在绘图设计环节,掌握各类电气设施的型号和特性,针对关键问题进行标注,合理的标注有助于保障后续安装工作顺畅进行。在目前的设计实践中,应明确图纸内容,确保其符合现行设计规范。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工程进度,预先分析安装的关键点,设计师和施工人员要加强对图纸的审核,为后续安装环节提供参考建议,同时在实际施工中,对预留部件进行妥善处理。
2.2做好接地网的合理布置
在接地系统的布置设计中,关键在于采用高效的热熔焊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务必精确确定接地网与主接地铜排的相对位置。安装铜排时,通常采用的是锡焊压合的方法,通过全局控制,预先合理规划,以保证接地设计的流畅性与一致性。对于铜缆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挑选,确保预留6毫米的孔洞以及50平方毫米的截面积,并保证铜排的均匀预留。在户外作业条件下,对接地系统的预先规划给予充分关注,一般采用螺栓固定方式,以实现对电网的合理布局,进而保障发电厂设备的稳固运行及安全性能。
2.3设备外壳安装
在电厂设备的组装过程中,机壳的装配同样占据核心地位,其装配质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运作状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技术人员需在装配阶段加大对设备机壳安装的关注,基于对各类设备的熟悉,确保安装工作的准确无误。在具体的设计阶段,选用合适的联接介质,保障设备机壳与接地线的可靠联接。目前市场上联接介质种类繁多,其中以铜排最为符合标准。在实施设计时,技术人员需精准作业,明确专业标准要求,排除外界干扰,严格遵循规范进行。以施工图为依据,严格按照图示进行操作,确保电厂设备能够稳定运作。
2.4电缆铺设
在电厂设备的建设过程中,电缆的铺设环节至关重要。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依托信息化手段,将其功能深入到各个行业,以展现其独特的作用和效益。在电厂设备安装的关键时期,为保障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与高效性,设计之初便以智能电网系统为出发点,对设备的运作状态进行监测。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智能化管理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经过优化管理,显著提高了电厂设备运行的效率。在施工过程中,要全面掌握安装的具体环境和条件。在施工阶段,务必详尽记录,深入分析设计方案,并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挑选电厂设备。按照安装图的指导,对安装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在施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施工路径,保证电缆沟的整洁有序。经过设计优化,避免电缆相互交织。施工人员必须实时掌握电缆的相关信息,在处理复杂电缆安装时,进行稳固的绑扎作业,确保工程的整体安全。同时,对设备安装的外观进行美化处理,以降低潜在的风险。
2.5二次接线处理
在实施现场设备管理的过程中,迅速掌握现场动态至关重要。在设备的设计与安装阶段,电缆布置图的任何疑问都需迅速解决,确立安装的具体位置与细节,采用双层布线设计,以便布线工与现场施工人员之间有效沟通。恰当的安装步骤有助于降低安全风险。施工人员需持续提高个人素质,精准识别电缆位置,增加接地线路的接通概率。在处理电气构件时,可选择焊接方法,确保焊点的完整。在焊接作业中,需明确线缆型号,对绝缘层做适当处理,对于螺栓式端子,正确使用平垫圈,不仅保证与设备的稳固连接,同时也保障设备运行的平稳性。施工人员的全面技能对发电厂设备的安装具有正面影响,整个安装作业中,要清楚安装程序和要求,通过高效管理,避免潜在风险,确保安装技术的合理性与效率,进而提高施工品质。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各行各业对电力的依赖日益增加,这就要求发电厂在设备安装方面强化质量管理。必须提高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确保遵循既定方案进行作业。经过设计优化,还需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进而确保安装工作的品质,以适应发电厂整体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宋绍贞.电厂中GIS组合开关设备的安装与维护要点探讨[J].科技风,2020(27):136-137.
[2]武伟.电厂机械设备的施工安装要点及维护策略分析[J].决策探索(中),2020(04):58.
[3]罗霁.电厂设备安装施工技术质量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3):77-78.
[4]罗霁.电厂电力设备安装管理工作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02):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