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党建引领下企业思政队伍建设路径分析

作者

李婧婧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着多重挑战与转型压力,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保持组织凝聚力和政治方向的正确性,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增强企业内部向心力与战斗力的重要抓手,其队伍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工作实效。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在企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迫切需要从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强化党建引领对企业思政工作的支撑作用,探索一条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队伍建设新路径。

1 党建引领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1.1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观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观是企业思政队伍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始终强调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阶级斗争和国家建设的深远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劳动的尊严以及社会历史规律的基本观点,为新时代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党的群众路线在企业中的体现,更是实现企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理论引导与价值塑造,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有效增强职工的政治认同感与组织归属感,为企业发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确保企业意识形态方向不偏、思想阵地不失的关键所在。

1.2 党建工作在企业治理中的政治优势

党建工作在企业治理中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能够有效提升治理效能、加强组织保障、凝聚发展合力。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在企业治理结构中,党的组织体系与治理体系深度融合,有助于构建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治理机制。通过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可以在重大决策、关键岗位、人事安排等方面实现方向引导和政治把关,从而有效规避市场行为中的盲目性和短视性。此外,党建工作能够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强化职工思想引导、稳定团队结构、推动核心价值观落地。特别是在重大变革、风险防控和舆情应对中,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表现得尤为突出,能够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坚强的组织保障。随着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的不断提升,党建在企业治理中的统领作用愈加重要。

2 党建引领下优化企业思政队伍建设路径

2.1 构建党建统领的组织架构

企业应当构建以党建为核心统领的组织架构,确保党的领导贯穿企业治理各个环节。在组织体系设置上,需要实现党组织与企业管理架构的有机融合,推动党委(党支部)在重大事务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应当明确党组织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决策、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权责边界,使党组织在管大局、把方向、促落实中形成制度性支持。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立党建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等专职机构,配备专业人员专责落实党建任务。还应当通过构建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党建工作网络,打通基层组织神经末梢,提升党建对业务部门的渗透力和指导力,从而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双向融合、同频共振。

2.2 建立党管人才的选育机制

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应当坚持党管人才的根本原则,构建科学、规范、系统的选育机制。在人才选拔方面,需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建立健全政治素质考察机制,确保关键岗位由政治坚定、作风优良、能力突出的干部担任。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依托党校、干部培训基地等平台,开展分层分类培训,提升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应当完善人才成长路径,引导各类人才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在选拔任用中注重基层历练和实践经验。在评价机制上,需要强化党组织在人才考核、晋升、激励中的参与度,推动实现政治素质与业绩贡献“双结合”的选人用人导向。打造完善的选育机制,可以提升企业人才队伍

的整体素质和政治忠诚度。

2.3 推行党性引领的培养路径

企业应当以党性教育为核心内容,构建系统化、常态化的思政队伍培养路径。在培养理念上,需要突出政治性、时代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注重将党性教育融入日常管理和业务工作中。可以通过开展专题党课、红色教育、先进典型宣讲等形式,引导思政人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培养方式上,应当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多元互动方式,提升教育实效。还可以搭建跨部门学习交流平台,促进思政人员之间的经验共享和能力提升。在管理机制上,需要建立考核反馈机制,把党性教育成果纳入综合评价体系,形成长效监督激励机制,确保党性教育落地见效。

2.4 创新党建融入的宣传方式

企业应当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宣传方式,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传统的宣传方式已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受众需求和适应新时代的传播环境,亟需运用现代传媒手段拓展宣传渠道。可以依托新媒体平台,如企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党建网站等载体,打造具有感染力和引导力的党建内容,以图文、短视频、微电影等形式增强传播效果。应当加强宣传内容的策划与创意设计,注重形式活泼、语言亲民、贴近实际,使党建宣传走进职工内心、融入工作场景。还可以将党建元素嵌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展板展示、文化墙建设、宣传栏布置等方式营造浓厚氛围。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关键节点,企业需要组织主题活动、专题报道,引导职工感悟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多样化、系统化的宣传路径,能够有效扩大党建工作的影响范围,增强职工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

2.5 强化党建导向的考核评价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以党建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和实际成效。需要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有机融合,明确党建工作的目标指标、任务分工与责任落实。可以设立党建考核专项指标,将党委履职情况、党组织活动质量、党员教育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等内容纳入年度评估范畴,做到内容具体、指标量化、数据可比。应当实施差异化考核策略,根据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组织的特点分类施策,推动考核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还可以建立结果运用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干部任用、资源配置等挂钩,形成奖优罚劣的正向激励导向。为确保考核的公平性与公正性,企业还需要引入第三方评价、职工反馈、现场抽查等多元方式提升监督效能。

3 结语

党建引领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是推动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化党性教育、制度引导和思想引领,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内部凝聚力与组织执行力,助力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稳健前行。未来,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的实践创新。企业应在制度机制、育人路径、文化建设等方面持续探索,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制度贡献坚实力量。

参考文献:

[1] 吕行 . 国企政工队伍能力提升的有效机制 [J]. 现代企业文化 , 2025, (18): 79-81.

[2] 高萌 . 国企干部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探索 [J]. 现代企业文化 , 2025, (18): 82-84.

[3] 王婧 . 国企政工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及优化措施 [J]. 四川劳动保障 , 2025, (11): 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