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科学决策能力的基本内涵
杨婧瑜
中共怀化市委党校 湖南怀化 418000
实际上,我们要想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理解科学决策能力的基本内涵。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决策。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政策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实际上,政策和策略都是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究竟什么是决策呢?
一、何谓决策
所谓决策,指的就是决策者根据客观实际或者问题所作出的决定、政策、策略等,其包括两个方面:一个复杂的思维操作过程——决策活动;为达成计划目标所决定的方法或策略。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且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就要求决策既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充分发挥决策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所以,根据各种不同的标准,决策可以分为许多类型,按决策的方式方法则可分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等,三者之间是内在联系、有机统一的。民主决策是科学决策的核心环节,也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实现决策目标、过程和质量科学性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我们也只有依法进行的决策,其科学性才有基本保障,从而成为走向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到科学决策,其关键是将主体与客体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二、何为科学决策
1. 含义
科学决策是指决策主体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正确的思维方式,运用各种科学的分析手段,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进行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决策活动。
2. 主要特点
其主要特点是:有科学的决策体制和运行机制;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特别重视“智囊团”的参谋咨询作用;运用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
3. 构成要件
事实证明,在决策活动中,我们要想实现科学决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要有明确的决策价值导向。领导干部要始终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才可能作出科学的决策。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有非常明确的价值目标,那就是实现民族解放和共产主义。百年多来一以贯之,最终成就了今天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创造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二要有准确的决策目标方向。领导干部无论作何决策,都必须把准决策的目标方向,也就是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今年 4 月,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政府的一项——要求红底门头牌匾统一换色,且禁用红蓝黑底色的决策,引发了一场舆论危机,不但破坏了当地的营商环境,也损害了市场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最终被上级纪委通报、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中纪委在案例通报中指出:在城市管理中盲目决策、机械执行,损害群众利益,加重基层负担。可以说,此案就是典型的“拍脑袋”决策,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主观与客观相背离所导致的决策失误。
三要有正确的决策思维方法。恩格斯曾说过,“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所以,我们要想作出科学决策,就必须掌握和运用好正确的思维方法,如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
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领导干部必须依据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为了确保制定的重大战略、出台的重要政策措施符合客观规律,则必须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三、何言科学决策能力
1. 含义
科学决策能力就是决策主体运用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知,依据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全面权衡各方诉求,做出符合客观规律和现实可行的行动选择能力,也就是怎样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能力。其主要特征包括:
2. 主要特征
其一,程序性。科学决策既不是简单拍板,随意决策;也不是头脑发热,信口开河;更不是独断专行,而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程序,充分依靠领导班子、广大群众的集体智慧,正确运用决策技术和方法来拟定方案。
其二,创造性。科学决策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完成的新任务,创造性的拟定出多种方案。
其三,择优性。科学决策就是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出能获取较大效益的行动方案,但是没有较强的决策能力是做不到的。
其四,指导性。科学决策一经作出,就必须付诸实施,且对整个决策活动和系统内部的每一个人都具有约束作用,并指导其行为方向。
由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这就为我们增强科学决策能力提供了依据。
3. 基本要求
一是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为铺垫。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掌握了科学理论,就能心明眼亮,做决策时会更有方向、更有底数、更有招法。因此,新时代的我们既要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要学习与岗位工作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学习了解并熟练地掌握科学的决策理论,如古典决策理论和以赫伯特·西蒙、詹姆斯·马奇为代表的现代决策理论。
二是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做支撑。没有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就没有真知灼见和科学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因为拥有丰富的实践经历,才能与时俱进的作出一系列的科学决策:河北正定的“人才9 条”政策、《福州市20 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即“3820”工程、浙江“八八战略”、中央八项规定、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来夯实自己的实践经历。
三是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领导干部的决策思维方法直接影响着决策理论的积淀和决策实践的多少。科学决策能力就是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熟练地掌握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等思维方法,善于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善于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综合分析、全面权衡。比如,在扩大开放时,就必须强调坚持独立自主;在发展经济时,则必须强调生态环境保护。
由上可知,我们要想增强科学决策能力,既要通过学习不断地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又要通过多岗位的实践历练积累决策经验,从而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更要在学习理论和岗位历练中,掌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增强科学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科学决策和科学决策能力的基本内涵,洞悉了科学决策的基石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而无数实践又充分证明了科学决策和科学决策能力是争取最大限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7.
[2] 陈小明主编 . 想干事 能干事 干成事 提高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
[3] 冯秋婷主编 . 党员干部要提升科学决策能力 .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1.9.
[4] 习近平著 . 摆脱贫困 . 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7(2023.12 重印).
[5] 习近平著. 之江新语. 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信息:杨婧瑜(1984 年 1 月 -)女,湖南洪江人,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哲学及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