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德育实践中班级教联体资源“微协同”模式的构建路径研究
林莉青
厦门市演武小学 福建厦门 361000
前言
小学科学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明确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这一过程中,除了需要对学生做好科学知识传授以外,更重要的还要注重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从当前小学科学德育中可以看到,教育资源过于分散,难以满足科学德育的多样化需求。在这样一背景下,班级教联体资源“微协同”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模出现,通过对班级间教学资源的精细化与灵活化调配与整合,有效解决了教育资源分散这一问题,使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成为了可能。为此,本文加大对小学科学德育实践中班级教联体资源“微协同”模式的研究便凸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构建“微协同”组织结构体系
一方面:需建立起一个以各班级班主任、科学教师以及学校德育部负责人这三大主体所构成的班级教联体资源“微协同”领导小组,其主要承担“微协同”模式总体目标以及实施方案制定这一重要职责,通过有效协调好各方资源,并科学合理安排好各项工作内容,确保“微协同”模式得以有效实施。另一方面:还需立足于班级教联体资源“微协同”模式,做好教学资源整合小组以及教学活动设计小组等各功能小组的合理划分,明确各功能小组分工,将具体职责和工作内容有效落实到此处。对于教学资源整合小组,其主要承担科学德育资源收集和整理这一重要职责,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对于教学活动设计小组,其主要承担科学德育活动组织和安排这一重要职责,确保科学德育活动得以有效开展。
二、建立“微协同”资源共享机制
一方面,基于网络化这一社会时代背景下,可借助网络平台,积极搭建起一个完整的班级教联体科学德育“微协同”资源库,收集并整理优质教学资源,然后以分类形式,将其上传至资源库当中。为提高教师和学生使用的便捷性,应当赋予资源库灵活的检索功能,可以关键词搜索,也可以分类搜索。与此同时,还需赋予资源库评价与反馈功能,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然后有针对性地对资源库进行完善与优化。另一方面:还需注重“微协同”资源更新,定期或不定期将新的资源上传至资源库当中。在这一过程中,应当邀请各班级教师积极参与到其中,通过相互之间交流与分享,共同促进“微协同”资源得以优化。
三、创新“微协同”教学活动
一方面: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联合备课活动开展,为班级教联体内教师之间搭建起一个有效的交流分享平台与机会,相互学习和借鉴各自成功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共同解决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在开展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科学德育活动时,可以邀请各班级教师共同参与到教学方案与教学活动设计当中,将各班级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到一起,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活动开展高效性。另一方面:还可组织班级教联体内学生开展“微协同”学习活动。如:在开展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科学德育活动时,可将各班级学生组织到一起,以小组形式,共同进行科学德育项目探究或实践活动开展,打破班级与班级之间所存在的“壁垒”,通过相互之间有效互动与协作配合,达到一种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与发展的教育目的效果,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强化家校社“微协同”合作
一方面:在班级教联体科学德育活动开展这一过程中,可以邀请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到其中,构建起一种“家校共育”的良好教育氛围。如:可以邀请职业不同的家长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讲解与职业相关的科学知识和职业道德。或者,还可以邀请家长与学生一起动手进行科学小实验活动开展,或与学生一起进行科普阅读等等,形成一种强大的“家校共育”合力,为班级教联体科学德育活动开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在班级教联体科学德育活动开展这一过程中,还可以邀请社区积极参与到其中。与社区之间建立起良好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如: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社区的科技馆进行参观,或带领学生参与社区组织的实践活动等等,共同为班级教联体科学德育活动开展付出行动与努力。
结语
综上所述,以班级教联体资源“微协同”模式为指导下进行小学科学德育实践活动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既是新课程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所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此,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应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提高对班级教联体资源“微协同”模式的全面了解,然后将其有意识地合理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当中,从组织结构、资源共享以及教学活动和“家校社”合作等多方面入手进行优化,将班级教联体资源“微协同”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与价值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提高科学德育整体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微 . 德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路径 [J]. 吉林教育 ,2025,(13):66-67.
[2] 顾予安 . 小学科学教学与德育的融合路径 [J]. 青春期健康 ,2024,22(09):74- 75.
[3] 郜安宁 , 李土 . 深入推进德育实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陕西教育 ( 教学版 ),2024,(04):31- 33.
[4] 刘玉燕 . 将德育融入小学科学的教学实践 [J]. 湖北教育 ( 科学课 ),2024,(04):56- 57.
作者简介:林莉青,1989年6月,女 ,汉族,籍贯福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
注:本文系思明区教育科学“ 十四五规划” 2025 年度立项专项课题 《教联体视角下的科学德育品牌资源整合探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