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传统音乐文化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研究
李博伦
长春市第六中学 130031
引言
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的历史积淀与人文内涵丰富,成为鼓舞中华儿女奋勇前行的精神力量源泉。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背景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提升高中音乐教学地位,通过音乐教育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音乐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提升学生文化传承意识。但是当前高中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内容占比不足,教学方法以知识传授为主,缺乏体验式和创造性活动等问题突出。因此教师融入传统音乐文化要素,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一、优化教材编选,丰富传统音乐文化内容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全新的人才培养标准与教材编写模式为高中音乐教学注入活力。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教材编排是教育改革的重大创新之一,确保传统音乐文化渗透课堂。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对教材中已有的传统音乐文化知识进行整合,分类归纳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风格的传统音乐文化作品,覆盖学生个性化音乐学习需求 [1]。另一方面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增添传统音乐文化学习资料,优选爱国主题、红色文化类凸显传统音乐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在全面感知传统音乐魅力的过程中感悟中华民族精神气质,促进学生民族文化认同。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音乐第一单元《音乐的情感表达》教学中,教师选择十分经典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引导学生在欣赏聆听的过程中了解他们凄美的爱情故事,感知作品塑造的爱情形象。在欣赏环节,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感知越剧唱腔的特点,解读人物情感变化。通过角色扮演和视唱等学习活动,学生感知两人坚贞不屈的爱情价值观,领悟爱情的真谛。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介绍越剧的发展历程以及代表作品、代表人物等,促使学生对越剧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学习,提升学生民族音乐自豪感。
二、创新教学模式,增强文化体验与交流
在传统音乐文化渗透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音乐视唱、表演、编曲等基础知识作为教学重点,更要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在交互式、沉浸式的双向课堂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教师立足高中音乐教学特点,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情境教学、体验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模式增添教学趣味性、生动性,促使学生转为主动学习者角色,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感知、深化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教师融合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引导学生在音乐鉴赏活动中感知民族精神,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标。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音乐第二单元《音乐的风格》教学中,教师选择传统音乐乐曲——古琴以及代表作品《钟》引导学生对古琴的演奏风格进行鉴赏学习。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感知不同时期古琴演奏的视频,对其空灵高雅的风格以及独特的美学魅力进行总结。在了解古琴发展演变历史、古琴弹奏技巧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试着弹一弹,唱一唱《钟》这首音乐作品,在亲身参与中加深对古琴乐器和作品的认识。教师挖掘《钟》古琴曲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齐家、修身情操。
三、加强音乐实践,促进传统音乐文化内化
高中音乐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为前提,以增强学生音乐鉴赏与创作能力为目标。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重视音乐实践教学设计,通过课内外衔接的音乐实践平台融合欣赏、歌唱、表演和编曲等活动,让学生在全过程参与中扎实掌握音乐核心知识与技能,通过体验参与感知传统音乐文化魅力,用自己的创作表达情感[2]。教师利用宝贵的课堂教学实践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民歌、京剧、音乐剧等实践活动,探究传统音乐表达方式与乐器演奏技巧。同时也借助兴趣社团等平台拓宽学生学习空间,促使学生文化内化。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音乐第三单元《音乐与诗歌》教学中,教师选择学生十分熟悉的《离骚》古诗词,在古琴曲演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屈原这一历史人物和故事进行学习,感知歌曲抒发的情感。教师设计“吟诵《离骚》”实践活动,让学生自由组合,根据在语文课堂上对《离骚》文本的解读和古琴曲调传递出的情绪诵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离骚》主题音乐剧编创与表演活动,在情境中用自己的表达塑造屈原人物形象,加深对屈原爱国之情的理解。
四、联结校内外资源,拓宽学生文化视野
传统音乐文化博大精深,高中音乐教材编排的内容具有局限性,无法在课堂上为学生全部展示。因此教师联结校内外资料,通过社会力量的加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加深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音乐鉴赏与创新能力。教师利用当地的音乐博物馆、音乐会等地方文化资料和多元场域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体验感受的机会。同时教师也运用网络资源与现代化教学工具丰富学生学习体验,为学生实践性学习,创造性学习提供动力。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音乐第三单元《音乐与戏剧》教学中,教师以《牡丹亭》为例,引导学生到当地戏剧园亲自观看戏剧唱段,在聆听、观看的过程中了解昆曲的艺术风格,在与戏曲传承人交流的过程中了解昆曲发展历程。教师与当地非遗传承人、传统音乐制作人等达成合作,邀请社会专业人士走进校园,为学生展示传统音乐作品,讲述传统音乐故事等,在“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搭建学习支架。教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戏曲博物馆,让学生全方位了解传统戏曲分类、风格等,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音乐文化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不仅能够完善音乐教学课程体系,更能丰富学生音乐学习体验,促使学生音乐素养、人文素养、德育素养等得到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传统音乐文化要素的渗透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文化内涵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音乐,传承传统文化意识。在未来,教师立足新时代,新要求创新教学方式,促使传统音乐绽放光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璐 . 传统音乐文化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J]. 天津教育 ,2025,(20):119-121.
[2] 李红 . 传统音乐文化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分析 [J].高考 ,2025,(07):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