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金融如何推动长株潭地区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增长

作者

邓欣然 周曦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410000

1 前言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背景下,绿色金融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促进节能减排、资源配置和融资约束。已有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有助于经济绿色增长,但对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较少。在中美经贸摩擦等挑战下,探索绿色金融如何促进进出口高质量增长具有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湖南要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外贸对湖南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长株潭作为湖南核心增长极,面临产业转型和外贸结构优化压力。绿色金融为外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提升技术和产品绿色附加值,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国内学者对绿色金融已有广泛研究,但缺乏统一框架。本文的贡献在于:一是从绿色金融视角拓展了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增长的研究;二是以长株潭为例,提供实证支持,丰富区域绿色金融政策研究。

2 文献综述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绿色金融作为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融资手段,受到广泛关注。White(1996)首次深入探讨其概念,曹明弟(2018)进一步明确其核心在于支持环境改善与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普遍认为,绿色金融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郭净等,2024),并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研发投入等方式促进绿色技术创新。

关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已有研究从FDI、跨境电商、汇率等方面展开(王蔚,2024),但对绿色金融在其中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近期部分学者开始关注绿色金融对企业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李苏等(2024)认为其推动了产业生态转型。

虽然已有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但现有文献多集中于国家层面,缺乏对区域微观层面特别是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实证分析。因此,本文以长株潭地区为例,深入探讨绿色金融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弥补现有研究不足,丰富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

3 研究假设

企业低碳排放与高质量产品体现了其良好绩效与先进技术。2012 年《绿色信贷指引》明确提出应优先支持具备绿色技术或项目的企业,以引导信贷资源向绿色发展倾斜。在此背景下,绿色金融通过提供优质信贷,激励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开发更多绿色产品。为获取资金支持,企业被倒逼投入高成本、高技术的绿色创新活动。技术创新是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优势。绿色创新可降低出口产品边际成本,提高附加值与产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设:

H1:绿色金融能够推动长株潭地区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增长。

4 研究设计

4.1 样本来源与变量定义

本文选取 2009-2021 年长株潭地区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绿色金融指数数据来自《中国金融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宏观层面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国泰安万和数据库。

表 1 主要变量定义

4.3 基准回归模型

考虑到内生性问题,本文主要采用个体固定效应作为基准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控制不随城市、时间变化的影响因素。模型设定如下:

5 实证结果

5.1 基准回归结果

表 2(1)报告了绿色金融对长株潭外贸高质量增长的回归结果。绿色金融指数(GF)的估计系数为 0.6232,在 1%显著性水平下成立,表明 GF 每提高 1% ,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增长将提升 62.32% ,验证了假设 Hl 。产业结构高级化(ISU)的估计系数为 0.1726,同样在 1%水平上显著,说明第三产业占比每提高 1% ,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增长水平将增加 17.26% ,体现出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对外贸的积极作用。

5.2 内生性检验

为缓解因观测值较少可能引发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将核心解释变量 GF 滞后一期进行检验。表 2第(2)列显示,滞后一期的 GF 系数为 0.4642,虽略有下降,但在 5% 水平下仍显著,说明其与误差项不相关,具备外生性,验证了模型结果的稳健性。

5.3 稳健性检验

(1)剔除疫情年份:去除 2019 年及以后样本后,绿色金融对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增长的影响在 1% 水平上仍显著,且系数增大,说明此前结果可能低估了其影响,验证稳健性。

(2)更换标准误类型:将年份聚类标准误替换为稳健标准误后,绿色金融变量在 5% 水平下仍显著,结果依然稳健。

(3)缩尾处理:对关键变量进行 1%缩尾后,回归结果在 1% 水平下显著,系数增大,进一步印证绿色金融的正向作用。

表 2 回归结果

注:***、**、*分别表示通过 1% 、 5% 、10%的显著性检验。

6 总结与建议

绿色金融通过推动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绿色含量,增强了出口竞争力,进而促进了长株潭地区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增长。据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完善绿色金融机制,统一投资标准,助力企业绿色转型;二是健全法律法规,规范行业发展;三是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出口企业发展空间;四是强化资金监管,确保流向绿色项目,防控风险,提升市场透明度。

参考文献:

[1]White, MA. 1996, “Environmental Finance: Value and Risk in an Age of Ecology”, Business Strategyand the Environment, 5(3):198-206

[2]曹明弟.发展态势良好的绿色金融体系[J].中国科技论坛,2018,(04):1-2.

[3]郭净,刘玮,王俊然,绿色金融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J].金融发展研究,2024(07):5

[4]王蔚,贸易伙伴国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4(08):139-142

[5] 李苏, 赵军, 达潭枫, 绿色金融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检验[J]. 统计与决策,2024,40(14):13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