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安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樊国栋
身份证号码:150221198411151033
引言
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自动化技术标准化应用,是推动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需要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作出更大贡献。
1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内涵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实现电力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过程的自动化运行。在电力工程领域,电气自动化技术涵盖了从发电设备的自动控制、输电线路的智能监测,到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调节以及电力系统整体的调度管理等多个方面。其核心在于利用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实时采集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并通过预设的控制算法和逻辑,自动调整设备运行状态,以确保电力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2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要点
2.1 故障诊断技术层面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若要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需充分考虑电力系统故障的影响因素,减少人工检查的频次,借助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规范处理和维修。在此过程中,工作者要运用故障诊断技术,动态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一旦出现故障,应立即传递信号并发出警报。同时,还需通过故障诊断技术精准判断故障部位,明确故障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故障解决方案。如此一来,不仅能减轻工作者的工作负担,还能凸显故障诊断的及时性和便捷性,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以 500kV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为例,企业应用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实现了高效的故障诊断和处理。及时设定了完整的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同时配置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和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主要的作用在监测变压器因散热不良导致油温异常升高的情况,相关系统通过实时数据分析,能够在温度达到预警阈值前 30 分钟就发出预警信号,实现了冷却系统的自动化启动和管理,从而避免传统人工巡检可能导致的延误,提高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果。
2.2 风险控制措施
智能继电保护系统可以动态调整保护参数,实时监测系统中电流、电压、频率等数据并根据运行状况进行实时调整,防止误操作或漏操作。冗余设计可以在设备故障发生时提供备用设备从而保证电力供应不中断。某自动化调度系统凭借双机备份设计,在主调度系统出现故障时,备份调度系统可以立即接管调度任务。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凭借监测设备的温度、电流、电压等关键参数可以帮助系统识别潜在故障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某智能变电站安装了实时监控传感器来收集变压器的油温振动等数据,并凭借大数据分析平台实时评估设备健康状况。如果发现油温持续上升并超过设定阈值,系统将自动发出警报并启动备用设备。
2.3 输变电系统
特高压输电工程使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搭载自动化控制装置实现交直流电网的柔性互联。此种技术组合赋予了电网动态调节潮流的能力,送端新能源发电功率出现波动时控制系统凭借其毫秒级的响应速调整换流器触发角,确保受端电网电压的稳定。技术人员在智能变电站部署智能终端,分析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如开关柜运行中局部放电传感器采集超声波信号,计算机使用小波变换算法对信号完成时频分析,敏锐识别出微弱的放电脉冲,此种检测方式大幅缩短了设备隐患的发现周期。智能变电站使用光以太网替代传统电缆,建设站内设备间的高速通信网络,降低保护测控装置与监控后台产生的数据交互时延问题。广域测量系统借助同步相量测量单元展开全网动态数据同步采集,采集装置内置的原子钟确保不同地理位置节点数据的时间同步精度,区域电网发生功角振荡时 WAMS能够实时捕捉发电机功角、线路潮流等关键参数的动态轨迹。控制中心收到相关信息后执行阻尼控制策略,调整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参数抑制低频振荡的发散现象。检修人员使用手持终端扫描设备电子标签获取设备全生命周期数据,结合知识库推荐的检修策略制定个性化的设备维护方案。
2.4 自动化安全防护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的日益复杂化和网络化,安全防护成为电力系统安全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自动化安全防护技术通过集成网络安全、物理安全以及数据安全技术,为电力系统构建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在网络安全层面,自动化安全防护技术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以及先进的加密技术,有效防止黑客攻击、病毒侵入和数据泄露等网络安全威胁。这些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网络流量,识别并阻止恶意行为,确保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畅通无阻且安全可靠。同时,通过定期对网络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不断提升网络的安全防护能力。在物理安全方面,自动化安全防护技术关注电力设施的物理防护和人员安全。它利用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环境监测等手段,对变电站、发电厂等关键设施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如非法侵入、火灾烟雾等,系统会立即触发报警,并联动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设施安全和人员生命安全。数据安全是电力系统安全控制的核心。自动化安全防护技术通过数据加密、数据备份、访问控制等手段,确保电力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所有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均经过加密处理,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同时,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迅速恢复,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5 电力系统调度与监控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电力系统调度与监控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此发挥着核心作用。自动化调度系统通过采集电力系统各节点的运行数据,包括发电厂出力、变电站电压、线路潮流等,利用先进的分析算法和数学模型,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评估和预测。根据评估结果,调度系统自动制定最优的调度方案,合理安排发电计划、调整电网运行方式,确保电力系统在安全、经济的状态下运行。同时,自动化监控系统对电力设备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设备异常或系统故障,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自动生成故障处理预案,为运维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快速响应和有效控制。
结语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电力系统管理和运行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电气自动化技术也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以构建智能化、高效化、可靠化的电力系统。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和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措施,加强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提高控制算法的精度和效率、加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推广智能化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工作,从而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闻而达,邹励.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2,12(12):126-127.
[2] 李 泉 . 电 ∵ 自 动 化 技 术 在 生 产 运 行 电 力 系 统 中 的 应 用 [J]. 现 代 制 造 技 术 与 装备,2021,57(06):189-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