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驱动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研究
赵晓雨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1
前言
施工企业负责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操作机械设备、高空作业等,可能会面临施工环境复杂、人员密集等情况,进而增加生产活动的安全风险。因此,施工企业需借助先进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优化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改变传统工作中的经验性判断、人工巡查等不足,提升施工风险评估水平,进而提高管理质量,且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可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为施工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驱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优势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合理应用,能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提前预警,有利于相关人员及时处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在传统的工作中,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主要通过经验评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评估的准确性不足,依然会有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进而影响施工现场的安全,也难以保证施工企业的利益。随着科学技术措施的发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安全生产中有了广泛的应用,可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评估安全风险等级。例如,使用地质监测设备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动态化采集并分析施工现场的各项数据,预测发生坍塌和滑坡风险的可能性。并且,在出现异常时自动发出提醒,工作人员立即进入现场检查,排除安全隐患,能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1]。在此基础上,施工企业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也能得到保障,进而推动企业更为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驱动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一)构建风险预警体系
施工企业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时,可利用各类型的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全面采集施工的所有信息,了解施工现场人员的行为和设备运行情况,且整合历史工程的环境、行业标准、安全事故等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库,为风险预警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同时,建立智能化风险预警模型。采取人工智能算法计算历史数据和采集的数据,分析哪些因素影响生产安全性以及各因素所占比例,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模型,对施工现场的图像资料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其安全隐患以及风险等级。还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模型,逐渐提升风险预警体系的可靠性和评估的准确性[2]。随后,建立动态风险预警机制。利用预警体系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各类数据,持续评估安全风险,动态化调整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等级。例如,施工时遇到了暴雨天气,此时需评估暴雨对施工安全的影响,调整风险等级,做好安全生产的应对工作,最大程度降低暴雨对施工安全和工程效益的影响,并且需实施全程跟踪,确保风险完全消除。
(二)建立预防决策机制
施工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建立预防决策机制,提高安全生产风险预防的有效性。对此,需合理应用数据制定安全规划。在施工之前需调取之前工程的各项安全数据,使用大数据技术对其展开分析,结合本次工程的规模、特点等,制定合适的安全规划。具体分析的内容包括施工使用的工艺、流程所具有的安全性、优点等,借此设计本次的施工方案;结合施工现场的气候环境、地质条件等,做好安全风险的预防方案以及紧急处理措施[3]。接下来,利用人工智能建立智能决策系统,对比分析历史数据和本次工程采集的数据,在安全生产管理决策提供合理的建议。例如,该系统检测到机械设备运行时出现了参数异常情况,此时需分析该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维修和养护数据等,并分析相似的故障,评估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给出解决故障的建议。
(三)升级关键要素监管
为了能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价值,施工企业需在使用过程中升级关键要素监管,提升监管水平。其一,升级现场施工人员的监管。利用智能穿戴设备、视觉技术监管施工人员的行为[4]。例如,在施工现场安装摄像头,保证采集到清晰的图像,且保证施工范围内无监控死角,采集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的操作行为、安全防护设备的佩戴情况等,并借助智能穿戴设备监测施工人员的体温和血压等,当监测到异常时立即发出提醒。其二,检测现场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传感器安装在施工设备上,采集其运行时的压力、温度、振动频率等,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后台,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分析这些数据,评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是否有潜在的隐患等。其三,监测施工现场的环境,即利用传感器监测粉尘浓度、空气湿度、噪音等,如果超过安全指标,则会立即发挥提醒,可第一时间处理安全隐患。
(四)智能升级管理流程
智能升级管理流程,需要施工企业从 AI 和大数据的功能、优势出发,简化流程,以便加快安全生产事件的处理速度,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安全风险,或是降低安全事故的不良影响。例如,安全生产各环节的工作都转移到线上,每个部门、每个人,每天将工作情况上报到线上管理平台,各部门的负责人及时查看信息,对于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工作不到位的地方,立即给出处理方法,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同时,线上管理还能实现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的实时跟踪,存储安全生产各类的工作信息,可为后续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提供真实的数据,也能在追责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5]。并且,利用线上平台实现协同管理。管理安全生产工作的沟通,无论是针对内部还是对外,都可在线上平台进行,既方便不同岗位人员随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又能提升沟通效率,避免了传统管理中需要面对面交流、开会等工作的不足。如,现场管理人员在发现安全隐患后,及时上传信息,由上级管理者评估风险、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给出具体的整改期限。
总结: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施工领域中的不断应用,推动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创新。尤其是在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预防决策机制的建立、监管要素的升级、管理流程的智能化升级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既可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又可使得其他岗位的人员参与到其中,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这有利于企业稳健发展,并提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霍雨, 王文恒. 当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困境及措施建议[J]. 江西建材, 2024, (08):394-395+398.
[2]侯卫超. 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24, 46 (04): 1
[3]屈建军. 浅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创新思路[J]. 中华建设, 2024, (07): 29-31.
[4]孙红生.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 (05): 57-59.
[5]刘金峰.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中的创新应用分析[J]. 大众标准化, 2023, (11):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