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实践研究
田宇
鄂尔多斯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000
引言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相关部门对土木工程提高了监控力度,同时也制定了完善的施工工作体系,并要求其能够落实在施工环节之中,确保各项工作达到相应的要求。BIM 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工作人员做好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如果能够将 BIM 技术融入土木工程之中,则能够使其更好地开展后续工作。围绕 BIM 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实践做出分析,以供参考。
1BIM 技术特点
BIM 技术是对实体建筑项目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以数字化方式表示出来,能够为整体工程建设周期提供可靠资源。BIM 技术作为信息化管理手段,具有以下特点。1)协调性。BIM 技术能够集中多专业信息在相同模型上,利用模型检查专业设计冲突碰撞,如构件冲突、管线碰撞等,为设计调整提供指导。它还能准确在模型上定位施工模型,为各参与方处理问题提供平台。2)可视化。BIM 可视化为基本特征,能够直观显现立体图像,附加项目材料信息、几何信息、构件属性等,做到模型所见即所得。3)模拟性。BIM 技术可模拟建筑模型,也能将模型与施工进度相关联,即便遇到危险,也能利用动态漫游功能,为人员逃生提供路线,实施紧急疏散,保证逃生路线与进度计划的合理性。
2BIM 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实践
2.1 完善 BIM 技术的基础工作
在工程行业中,施工单位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 BIM 技术基础平台工作机制,保证 BIM 技术在工程施工中能够得到有效应用,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更好的保障。所以,施工单位在进行 BIM 技术发展和应用建设前需要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比如,完善 BIM 模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后首先要建立BIM 模型信息管理系统并通过计算机对原有模型信息进行梳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土木工程施工数据库,保证 BIM 技术相关数据不受网络影响,再制定施工现场 BIM 工作规范,施工现场的工作流程,以保证模型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2.2 组织协调
在土木工程现场施工中,为履行管理职能,顺利完成项目,可利用 BIM 技术,协调各参建单位。在组织内协调中,基于 BIM 技术,协调生活区、办公区布置,保证临时设施在分配、建造中讨论、沟通与决策均处于可视化状态,提高临时区域布置的科学性。施工平面布置时,以往管理者根据工程经验及叠图方式,确定平面布置是否协调,工作较为烦琐,难以考虑施工动态变化。以堆场布置为例,不合理布置将会导致施工不便,引发安全事故,利用 BIM 技术,通过施工模拟、三维可视化功能,管理者可对复杂施工环境进行分析,快速评估现场方案的合理性并选择恰当方案。在组织外协调时,为避免施工方理解图纸不足,引发潜在冲突,需加强各单位的沟通,引入 BIM 技术,展示三维虚拟模型,可直接发现图纸问题,实现高效率沟通,提高业主满意度。
2.3 优化方案与方案比选
通过参数化的模型可以对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动态模拟方案实施的全过程。对于多套施工方案还可进行方案比选,全方位对比两种方案的可行性,达到方案优化的目的。而传统方式制定的施工方案大多依靠工程师经验判断,准确性不敢保证,且无法准确直观的选择最优方案。比之传统方式制定的施工方案来说,大大提高了方案的可行性。
2.4 质量管理
在混凝土测温管理中,利用 BIM 自动监控功能,根据测温点布置要求,安装电子传感器,利用测温器定时测温,实时将温度变化传输至 BIM 平台,通过计算机软件,生成混凝土温度变化图,便于人员随时查看信息数据,同时远程监控混凝土温度变化,实现动态监控。施工人员可根据温度变化,优化养护混凝土
方案,以免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材料和工序管理中,传统施工现场容易出现未按照工序施工、材料选择错误等情况,从而引发建筑质量问题。为此,施工利用 BIM 技术,实现材料与工序的管理,针对不同工序,制定管理措施,引导施工组织互检、自检及工序交接检验等,保证工序质量。
2.5 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BIM 技术可大幅度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其一,施工模拟功能借助 BIM 软件,建立相应模型,展示施工环节,可提前发现设备碰撞、工期延误等问题,及时优化设计方案,确保工作进度。其二,BIM软件能准确计算材料用量,相比传统依靠经验估算的方式更为精准,避免了材料浪费和短缺,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可以实时监控材料使用情况,提高材料管理精度,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带来巨大优势。
2.6 智能化设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BIM 技术迈向了智能化设计领域。例如,BIM 技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通过学习大量案例掌握规律,能根据建筑需求和场地条件快速分析结构、评估受力性能并自动生成最优方案,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等。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智能化设计效率高、准确性强,设计师可借助人工智能快速获得高质量结果,还能实现个性化设计服务。智能化设计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可优化结构,减少材料和能源消耗,降低环境影响,提高结构耐久性和可靠性,从而延长建筑物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成本,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2.7 安全管理
土建现场施工中,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可将工程构件做法、施工方案等存储于模型内,构建静态数据库;通过BIM技术将模型与施工计划结合,将其转变成动态数据库,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危险源详尽信息,寻找施工安全隐患,保证人员安全。安全管理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可视化安全交底。在以往施工模式下,依托于二维平面图展示建筑信息无法预防安全事故。例如,脚手架二维图纸交底仅通过文字表示图中的尺寸、距离等数据,缺乏直观性。而施工阶段三维可视化交底,能够形成人员空间概念,同时讲解现场危险因素、搭接规范,以免混淆复杂数据,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二是识别危险源。利用 BIM 技术排查危险源,通过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多角度分析危险源位置,做好评级工作。重度危险是红色、非常危险是橙色、一般危险是黄色、不危险是绿色,标注后发送至施工人员终端且张贴于醒目位置,保证人员了解分布危险源情况。
结语
BIM 技术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优势显著。它能提高设计效率,通过软件快速构建三维模型,设计人员可直观观察结构,导入模型进行力学分析,缩短设计调整时间。在优化设计方案上,碰撞检测可解决专业冲突,工程量统计为造价控制提供依据。在增强协作能力方面,统一的 BIM 平台让各专业人员实时共享信息,及早发现问题,避免延期、返工。此外,BIM 技术还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有助于提升人员技能。随着科技的发展,BIM 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未来,应加强 BIM 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积极探索新功能场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高 BIM 技术的认知和应用水平,为土木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虎明.BIM 技术在土木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中的运用[J].中华建设,2023(9):61-63.
[2]崔黎祥.土木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北方建筑,2022,7(3):76-79.
[3]吴反反,孙文静,汪德江,等.BIM 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6):2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