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石油管道内壁腐蚀机理分析与防护技术研究

作者

翟蕊娟

身份证号码:410526198812095329

引言

石油输送管线的金属材料退化难以完全避免,现代工业防护技术集中在高等级抗蚀金属材料选型、流体力学工况优化、化学抑制剂注入、表面防腐层设计以及在线监测养护等领域。油藏气中的 CO2、H2S 两类气体经由地层水发生物理化学转化,形成极具破坏性的酸性体系,这两种组分被确定为管壁腐蚀的决定性因素。开采过程携带的高矿化度地层水构建了理想的腐蚀反应条件,提升了管壁材料的损耗速率。研究多相流管输系统中 CO2、H2S 的腐蚀作用原理、混相流腐蚀现象、核心影响变量及防护体系,能够为石油管网的防腐蚀管理工作提供专业借鉴。

1 管道内腐蚀形成机理

石油管道结构受到外部应力、加工工艺及腐蚀环境的多重影响,容易产生各类性能劣化现象,影响管道正常功能发挥,还可能诱发安全隐患。研究聚焦于 H2S 和 CO2 引起的管道内壁腐蚀过程及后果分析。输送石油中存在的 H2S、CO2 等腐蚀性气体,与水形成混合物后具有较强的腐蚀活性,导致管道表面形成 FeS 等多种腐蚀产物层。管内压力、气体流动及外部作用力的综合影响下,这些腐蚀产物层发生剥落,造成管壁表面出现点蚀凹陷。随着运行时间延长和缺陷处应力集中现象的加剧,点蚀区域不断扩展,范围和深度逐渐增大,严重削弱了管道结构强度,显著减少了管道的剩余使用寿命。

2 石油管道防护技术研究

2.1 缓蚀剂

通过在管道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缓蚀剂可以有效降低管道的腐蚀速率,延长管道使用寿命,以达到对管道防护的目的。缓蚀剂种类较多,不同浓度的缓蚀剂起到的防护作用也不相同。因此,需要对不同种类的缓蚀剂进行充分调研,为流体介质选择适合的缓蚀剂种类,明确不同温度、pH 值及加注浓度下缓蚀剂的性能,筛选出缓蚀剂的最优种类和最优加注浓度,以期达到降低腐蚀速率的作用。

2.2 阴极保护方法

大型输油管道防腐保护采用阴极保护技术,包括牺牲阳极保护和强制电流保护两种方案。牺牲阳极方式基于电化学原理,通过连接特定金属或合金实现保护电流的持续供给。对阳极材料的选择标准包括负电位的稳定性、极化特性的可控性、腐蚀产物的剥离性以及电流效率的高效性。常见的阳极材料包括镁、锌、铝及系列合金。强制电流方式则依靠外加电源系统促使管道发生极化反应,有效遏制腐蚀进程。该技术采用整流装置、风力发电设备等作为供电源,并使用高硅铸铁、石墨等材料作为辅助阳极。

2.3 涂层防护

(1)有机涂层。有机涂层是目前应用广泛的石油管道内壁防护方法之一。常见的有机涂层材料有环氧树脂、聚氨酯、聚乙烯等。环氧树脂涂层具有优异的附着力、耐化学腐蚀性和耐磨性。其固化后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能够有效阻挡腐蚀介质与管道内壁接触。在涂覆过程中,首先要对管道内壁进行严格的表面处理,去除油污、铁锈等杂质,以提高涂层的附着力。例如,采用喷砂除锈工艺,使管道内壁达到一定的粗糙度,然后通过喷涂或刷涂等方式将环氧树脂涂料均匀涂覆在管道内壁,经过固化后形成防护涂层。在某原油输送管道中,采用环氧树脂涂层防护后,管道内壁的腐蚀速率明显降低,使用寿命延长了约 5-10 年。聚氨酯涂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磨损性能,能够适应管道在运行过程中的一定变形。它对多种腐蚀介质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尤其适用于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等易对管道内壁造成磨损的石油。聚乙烯涂层则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性,能够有效防止电化学腐蚀。在一些海底输油管道中,常采用三层聚乙烯结构的涂层,最内层为环氧粉末涂层,提供良好的附着力;中间层为胶粘剂,增强涂层之间的粘结力;外层为聚乙烯层,提供机械保护和耐化学腐蚀性能。(2)无机涂层。无机涂层如陶瓷涂层也在石油管道内壁防护中得到应用。陶瓷涂层具有硬度高、耐高温、耐磨损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常见的制备方法有热喷涂、化学气相沉积等。热喷涂陶瓷涂层是将陶瓷粉末通过高温火焰或等离子体等热源熔化后,高速喷射到管道内壁表面,形成致密的涂层。例如,采用等离子喷涂氧化铝陶瓷涂层,涂层的硬度可达HV1500-2000,能够有效抵抗石油中固体颗粒的冲刷磨损,同时对各种腐蚀介质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化学气相沉积陶瓷涂层则是通过气态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或金属卤化物等在管道内壁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沉积形成陶瓷涂层,该方法制备的涂层与基体结合力强,且涂层厚度均匀。在一些高温、高压且腐蚀环境恶劣的石油管道中,陶瓷涂层表现出了良好的防护效果,显著提高了管道的使用寿命。

2.4 加强管道检测

漏磁检测(MFL)技术通过感应管壁厚度变化引起的磁场畸变来识别管道腐蚀缺陷。当磁场作用于管壁时,不同的腐蚀形状会导致磁场分布的变化,进而引起检测信号的特异性响应。其检测精度高,但空间分辨率低。由于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取决于其密度和弹性模量,因此可通过分析试样返回的超声信号来评估材料特性。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厚度测量和腐蚀检测等领域。传统超声波检测方法通常依赖耦合介质来实现换能器与材料之间的声学耦合,这在某些应用场景中存在局限性。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了无需表面处理的非接触式超声技术,为缺陷检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5 油气管道的全流程管理

油气管道全过程的完整性管理也是腐蚀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设计、施工到运行、维护及退役的全过程管理。在设计规划阶段通过地质数据分析,避开高腐蚀风险区域,选择最佳管道铺设路径,结合腐蚀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腐蚀防护集成设计;在施工阶段要做好防腐蚀涂层的完整性管理及焊缝检测,采用合适技术加强焊缝处理;在运行阶段要加强管道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加强管道腐蚀监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和解决。同时结合腐蚀速率、载荷变化等进行管道剩余强度评估和剩余寿命预测等,避免出现泄漏事故。管道完整性技术可以实现管道风险动态管控,提升油气管道使用的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石油管道内壁腐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等多种机理,且受到介质成分、管道运行条件以及管道材质等多因素影响。为有效解决管道内壁腐蚀问题,需综合运用涂层防护、缓蚀剂应用和阴极保护等防护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管道的具体情况,如输送介质特性、运行环境、投资成本等,合理选择防护方案,以确保石油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因腐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风险。未来,随着材料科学、电化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有望开发出更高效、经济、环保的石油管道内壁腐蚀防护技术,进一步提升石油管道的防护水平,保障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晶利,梁彦章,韩海红,等.油气集输管道腐蚀及防护对策的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24,53(Z1):49-52.

[2]李越,刘波.油气长输管道建设中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应用—以阆中-南充输气管道为例[J].灾害学,2018,33(01):152-155.

[3]张金岩,侯文涛.石油炼化设备腐蚀检测技术与防腐措施应用分析研究[J].山西化工,2023,43(8):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