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党团一体化组织育人研究

作者

王琼仙

四川民族学院

引言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团一体化组织育人作为新时代“大思政”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探讨党团一体化在高校育人中的作用,分析其具体实践及面临的挑战,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大思政”格局是指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格局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覆盖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形成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互动,增强育人的系统性与协调性。在这一框架下,党团组织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党团一体化组织育人模式因此成为提升育人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将通过分析党团一体化组织育人的实际路径、机制及其成效,提出优化对策,为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贡献实践经验。

一、党团一体化组织育人的理论基础与功能分析

1. 党团一体化组织育人的基本理论

党团一体化组织育人理念源自于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党团一体化组织并非简单的组织形式,而是基于党的领导、团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教育和管理中形成的系统性育人模式。该模式强调党团组织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以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为核心目标。例如,某高校党团组织通过整合党团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党团组织在课堂之外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党课、团课和志愿服务等,通过这些活动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确保教育过程的全覆盖。

2. 党团一体化组织的育人功能

党团一体化组织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思想引领、道德塑造、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引导等多个方面。党团组织不仅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还发挥在学生日常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例如,某高校党团组织利用学术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带领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与当前的国际局势,从而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3. 党团一体化组织育人的优势

党团一体化组织育人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组织性与协调性。党团组织通过密切的组织网络和层次清晰的组织结构,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党团一体化组织不仅通过开展理论学习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还通过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例如,某高校党团组织定期开展团建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增强凝聚力与使命感。

二、党团一体化组织育人的实践路径与优化策

1. 党团一体化组织育人的实践路径

党团一体化组织育人路径的关键在于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高校党团组织通过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各类实践活动有机融合。例如,某高校通过党团一体化的形式开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设计,将党团课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结合在一起,形成全面覆盖的育人体系。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提升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2. 党团一体化组织育人面临的挑战

尽管党团一体化组织育人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不少挑战。一方面,党团工作往往存在形式化和碎片化的现象,未能充分发 E用 部分党团组织在具体活动策划和组织上缺乏创新性,导致学生参与热情较低, 告 方面,党团组织的工作机制尚不完善,尤其是在资源整合和跨部门协作上存在不足。党团一 体化工 单一学科或班级,未能实现跨学科、跨年级、跨专业的深度合作。某些高校党团组织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缺乏与其他学科课程和教学的有效结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学生思维的局限。

3. 优化党团一体化组织育人的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升党团一体化组织育人的效果,首先需要增强党团组织的创新性。党团活动应结合当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某高校党团组织通过设置“主题党团日”或“红色教育实践周”等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兴趣小组、校外调研等活动结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要优化党团组织的工作机制,促进资源的共享和协作。高校党团组织应建立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育人规划中,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通过党团组织与学校教学部门、社团组织等的联合,开展涵盖文化、艺术、志愿服务等多领域的综合性育人项目。

结论

党团一体化组织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党团组织的有效结合,高校能够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网络,推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党团一体化的育人模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觉悟,还能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实际中理解和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管在实践中党团一体化组织育人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形式化和碎片化的活动、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但通过创新活动形式、优化工作机制和加强跨学科合作,党团一体化育人模式将能够进一步提升效果,满足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求。高校党团组织要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玲. (2018). 党团一体化工作机制的构建与创新路径.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5(3), 45-50.

[2]陈静. (2020). 高校党团组织一体化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教育研究, 41(4), 67-72.

[3]王艳丽. (2019). 高校党团一体化组织育人的路径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2(6), 103-108.

[4]赵勇. (2021). 新时代党团一体化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施. 教育探索, 33(2), 58-62.

本文系一般项目:新时代民族院校学生组织育人研究(XYZB2327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