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贺倩

江苏省淮安市老子山九年制学校 211706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的关键时期,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个性化与趣味性,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子白板、数学教学软件、互联网资源等纷纷进入课堂,丰富了教学方式并推动其不断创新发展。信息技术可以直观地展示数学概念及过程,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还能给教师提供大量教学资源,有利于开展差异化教学和形成性评价。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信息技术被大量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从而极大地充实了教学手段以及资源,不过由于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差距不小,这就变成制约信息技术与教学良好融合的关键障碍。一方面,有一部分教师拥有较好的信息处理技能,他们能够自如地操作诸如多媒体课件之类的教学软件和智能工具,并且积极探究信息技术同数学教学之间的最佳交汇点。另一方面则是另一些教师的基础较为薄弱,在这方面的学习没有得到系统的培训或者缺乏实际动手的机会所以他们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大多只是走形式,并没有取得有效的教学辅助作用。

(二)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虽然信息技术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很多数字化资源,但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成了影响教学效果的一大因素,部分教学资源缺少系统性和目的性,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造成资源利用效果不佳[1]。教师在选择和整合资源时缺少有效引导,难以让资源发挥辅助作用,很多好资源缺少推广和培训,不能广泛应用到课堂上,资源的碎片化、同质化也影响了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深度,影响了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势

(一)提升教学直观性和趣味性。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里极大地改善了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和动态仿真等被采用来表现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繁杂的计算步骤,让学生更为直观地领会知识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依靠信息技术丰富的资源和多元化的方法,让数学知识以符合学生兴趣需求的方式呈现。生动的图像和动态变化加强了学生的感官感受,使得学习过程显得具体又生动。游戏化的教学以及互动活动被信息技术融入到其中,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改进了课堂参与水平,有效地减轻了学生对数学教学产生枯燥的感觉和学习压力。

(二)促进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信息技术推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出个性化、差异化教育的发展。通过智能教学平台以及大数据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知识掌握情况,针对每一位学生,教师都可以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内容以及练习任务。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个性化学习可以满足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习节奏以及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解决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性问题。帮助弱势学生查缺补漏,使优秀学生进一步加深学习。差异化教学也可以更科学、系统地实施。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多媒体课件的科学设计与应用。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重要影响,它的科学设计和合理应用是优化教学效果的关键部分。第一点来说,课件内容应当紧扣教学目的,并且突出那些难点部分,做到结构明晰、层次分明,防止信息过多,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第二方面是多媒体元素的充分运用,要凭借图形、动画以及声音等这些多媒体手段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起来,从而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2]。第三方面就是互动性的强化,在设计的时候设置一些思考题还有可操作的部分,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致并让他们的脑力活动更加活跃,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让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的目标并促成学生数学水平得到提升。

例如,小学五年级数学苏教版《多边形的面积》当中,在讲述梯形及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的时候,课件借助动画演示把图形分成并重新组合成已知的面积公式图形,比如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面积转化直观认知。课件颜色区分及动态的过程显示,使得学生更轻易地把握面积计算过程中的逻辑关联,增强了直观感并让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整个教学环节,教师会依照课件内容引领学生积极思索并互动,抽象的知识内容便变得栩栩如生且好懂,极大改善了教学成效。

(二)引入数学教学软件和智能学习平台。在小学数学教学进程中,运用数学教学软件以及智能学习平台是推动教学改变的有效方法。借助于教学软件,教师可以规划更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达成内容显示,练习反馈并做到能力训练的融合,而智能学习平台具备分析数据,按个人情况来予以推荐的功能,它能够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形去变动学习任务,给出对应的辅导和训练,增进学生的自学并达成差别化发展。在这种平台上,也能做到即时的互动交流,改善学习的效率及感受,这些新手段一方面改良了教学流程,另一方面提升着总体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果。

例如,小学五年级数学苏教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来说,老师用上了数学教学软件和智能学习平台,教学效率和学生参与度就提高不少。在讲到小数跟分数间的关系时,教学软件显示小数在数轴上的位置,而且动态表现小数慢慢接近整数的全过程,从而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本质。智能平台布置在线练习,依照学生做题情况自动剖析容易出错的地方,形成适合个人的练习任务,加深弱势部分的训练强度。而且平台做到教师和学生之间实时交流,老师可以马上看到学生的答题数据,修改教学节奏和内容,让他们能够灵活使用小数,整体教学质量得到优化。

(三)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创造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促使信息技术同小学数学教学深入融合的有效路径,混合式教学把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同在线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两者各自的优势得到发挥,这样就提升了教学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在课堂教学里,老师借助信息技术来改善知识呈现的方法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上课前,利用网络平台引领学生预习,培育他们的问题意识[3]。课后依靠智能平台开展个性化练习和反馈活动,加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混合式教学既扩充了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和探究能力。

例如,小学五年级数学苏教版《小数加法和减法》中,老师用这种混合式教学形式,提升了教学系统的效率。课前学生在智能学习平台上看老师拍好的微课视频,自己先自学小数加减法怎么算,建立一个知识架构,然后老师在课堂利用多媒体课件重点讲,还根据学生的课堂前作业来讲解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然后给同学们留一些互动练习。下课的时候在平台做在线练习,系统自动批改,学生可以马上看到自己的正确率还有错误答案,老师也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练习情况,然后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线上线下互相配合的教学方式,让同学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

四、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被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改善了教学形式,改进了上课效率。而且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和智能平台的有机结合使得数学教学变得更为直观,生动,高效,针对将来,要不断推动教师的信息技能进步,完备教学资源系统,加深信息技术同教学内容的融合程度,塑造更智能化,更个性化的学习氛围。信息技术会给小学数学教学给予源源不断的能量,帮助学生整体素养得到发展,引领基础教育步入更新智慧的时期。

参考文献:

1]易荷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2,19(2):2.

[2]蔡亚.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未来英才,2023(24):1.

[3] 李建波.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2022,000(030):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