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蒋桃艳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 611630

引言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学化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学科,尤为重要的是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文章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意在为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1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概念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指的是基于课程论、系统论以及建构主义,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布置一定的教学任务,并构建具有稳定性教学结构框架的一种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需要积累的新知识蕴藏在任务中,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解决任务了解并掌握学科知识,并使他们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具有非常明确的特点。第一,导向性。当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任务展开时,学生的学习方向将具有可行性和目标性。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任务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化、知识体系的丰富,还会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与全面性,能够让学生始终保持坚定的学习方向。第二,实践性。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非常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要求学生亲自操作。在完成和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互动协作,也需要进行自主探索,逐步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第三,互动性。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进行多角度交流与深入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而这能够实现学生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步提高。

2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学化学课堂的重要作用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于化学课堂具有诸多益处。一方面,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深入且逻辑清晰地探索化学知识。在传统化学课堂中,教师大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学习极为被动,往往仅是对知识的表面含义有所了解。而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学生能转换身份,成为学习的主导者,从而自发完成相关知识的探索。另一方面,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各学科教师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之外,应将目光转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学阶段,部分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学习存在一定困难,这会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引入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对知识进行探索与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进而提升核心素养。

3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3.1 设计引导性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前提就是要先构建教学情景,再布置合适的学习任务,对学生的学习作出合理引导。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情景与学生活动、教学效果之间的关联,教师既要保证教学情景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还要布置难度适中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全身心参与化学实验活动。在构建教学情景时,教师应遵从真实性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积累的知识与经验,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构建情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实现其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

3.2 合作探索任务,强化学习效果

为确保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重视在课程教学中为学生布置一些合作学习任务。在具体布置合作学习任务时,教师需要向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并注意选择适合的合作学习主题,再对学生进行分组,提前分配好角色,然后通过布置与主题相关的任务,如项目制作、实验操作、案例研究等,指导学生合作分析、讨论课堂所学知识。

3.3 深入了解学生,分层设计任务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时,深入了解学生和分层设计任务是至关重要的策略。这两个策略的结合能确保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深入了解学生是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前提。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前测试、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分层设计任务。分层设计任务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点,设计不同难度和层次的任务。这种设计方式能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任务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3.4 依托问题深化互动,驱动学生递进思考

思考是作为学生学会学习与习得知识的一大关键,不过受学习经验与能力的束缚,部分同学无法根据任务展开精准思考,作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结合学生水平设计层层递进的任务,细化任务中的问题,指导他们围绕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与交流,使其学习行为变得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到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来说,教师安排好任务以后,应当依托问题对任务进行分解和优化,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与互动,驱动他们在问题导向下进行递进式探究和学习,使其整体学习效果变得更佳,提高学习效率。

3.5 安排课外任务,拓宽学习视野

以任务为主线进行教学时,为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师要为学生布置具有探究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的课外实践任务,紧密联系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探究、调查研究、创新设计等任务内容,鼓励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再通过成果展示会、讨论会等形式引导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课外实践成果,促使学生在知识共享中更好地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结语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法旨在创建一个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又能加强知识吸收的理想学习环境。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普通化学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挖掘学生的化学潜能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还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在化学任务活动中的不同表现进行针对性指导。鉴于此,在运用过程中,要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问题导向性的原则、任务情境化教学的原则、合作与互动的原则、反思与评价的原则,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地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党瑞元.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学周刊,2023(34):82-84.

[2]南琼.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化学任务驱动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3(11):36-38.

[3]杨长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31):109-110.

[3]林祥琳.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学习任务驱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23):107-108.

[4]陈永发.任务驱动型化学课堂教学探究和思考[J].文理导航,2017(08):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