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

曹新波

身份证号码:411221198802295530

引言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着十分明显的技术优势,并且随着智能电网技术应用力度的持续加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成效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优化,从而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指集成现代传感、控制、通信、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来实现对电力系统各环节的自动监控、调度、保护、故障诊断及优化管理。其基本构成主要包括现场设备、控制系统、通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现场设备主要包括智能传感器、执行器、开关设备、测量仪表等,用于采集电压、电流、频率、功率等电网运行数据。控制系统包括自动化设备与控制器,智能变电站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数字化保护装置等,负责对现场设备进行远程操作和调节。通信网络负责数据的实时传输,采用多种通信协议以保证设备间的信息交换高效稳定。

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用面临的挑战

2.1 技术创新与设备更新的挑战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电力工程在应用过程中面临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的压力。一方面,部分电力企业受资金、技术等因素限制,难以及时跟进新技术的发展,导致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影响电力工程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也面临着兼容性、稳定性等问题。因此,电力企业应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新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2.2 人才短缺与技能提升的挑战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要既懂电力专业知识又掌握自动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电力行业此类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现有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难以满足新技术发展的需求,对新型电力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操作、维护和管理能力不足。因此,电力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优化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培养适应电力工程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3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3.1 强化自动化调度系统的管理质量

(1)完善管理系统,确立标准化的管理秩序。为确保自动化调度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统,并确立标准化的管理秩序,通过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形成层级清晰、责任明确的管理体系,从而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

(2)加强数据采集与监控技术的应用。数据采集与监控技术是自动化调度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的管理质量,应不断加强这些技术的应用。包括优化数据采集点的布局,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引人先进的监控算法和模型,提升对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测和分析能力;加强与其他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交互,实现信息的全面整合和高效利用。

(3)加强数据库的保存与管理功能。为了提升系统的管理质量,必须加强对数据库的保存与管理功能。包括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优化数据库的结构和性能,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可以更有效地保障自动化调度系统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

3.2 拓展故障检测技术与快速恢复

(1)故障预警与定位技术。故障预警技术通过对电网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能提前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从而避免故障的发生或减轻故障的影响。这依赖于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对电网的历史运行数据、实时运行数据以及外部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出异常的运行模式,并发出预警信号。故障定位技术则是在故障发生后,通过分布式测量装置和智能算法迅速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和原因。分布式测量装置遍布电网的各个关键节点,能实时采集电压、电流等关键参数;智能算法则对这些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通过对比正常状态下的运行数据和故障状态下的运行数据,精确定位故障位置,并初步判断故障原因。

(2)自动隔离与恢复供电策略。在故障定位后,自动隔离与恢复供电策略能够迅速切断故障区域与电网其他部分的联系,防止故障扩散,并尽快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并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一旦检测到故障信号,立即启动自动隔离程序。智能开关设备则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迅速切断故障区域的电源,同时将非故障区域与备用电源或相邻电网连接起来,恢复供电。

3.3 自动化安全防护技术

自动化安全防护技术通过集成网络安全、物理安全以及数据安全技术,为电力系统构建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在网络安全层面,自动化安全防护技术采用防火墙、人侵检测系统、人侵防御系统以及先进的加密技术,有效防止黑客攻击、病毒侵人和数据泄露等网络安全威胁。这些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网络流量,识别并阻止恶意行为,确保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畅通无阻且安全可靠。同时,通过定期对网络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不断提升网络的安全防护能力。在物理安全方面,自动化安全防护技术关注电力设施的物理防护和人员安全。它利用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等手段,对变电站、发电厂等关键设施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如非法侵人、火灾烟雾等,系统会立即触发报警,并联动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设施安全和人员生命安全。数据安全是电力系统安全控制的核心。自动化安全防护技术通过数据加密、数据备份、访问控制等手段,确保电力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3.4 仿真技术层面

电力系统的仿真化发展,这是未来一种必然趋势。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将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配电等多个功能模块进行有机整合,构建起完整的数字李生平台。工作者利用其对多个区域中的电力系统进行调控,对跨区域复杂电网系统实施精准调控,确保电力供应的过程足够安全与可靠,避免有电力资源浪费的现象,进一步促进电力资源的科学化利用。同时选取仿真技术,模拟电力系统的运作过程,灵敏性调整变压器的开关,给电力系统的现实操作提供科学指导依据。另外通过仿真技术,可以时效性保护好电力系统的电路,整体判断系统运作趋势。每个工作者都可以精准化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当系统出现异常时,可立即启动预演过的处置方案,及时应对电力系统的故障。

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运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为电力系统的供电与运行提供综合保障。因此,要充分发挥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从而促进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平.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标准化智能技术应用探讨[J].大众标准化,2023(21):137-139.

[2] 朱小勤.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2023(31):4-6.

[3]戴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运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1,18(07):94-95.

[4]曹爽.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自动化技术[J].电子技术,2021,50(03):74-75.

[5]王云龙.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J].电子测试,2021,(0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