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研究

作者

李彦积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聚焦点。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等方面都有突出的作用。通过课堂上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初中生对音乐作品理解力以及表达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大单元教学的系统性、整体性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初中生的核心素养水平,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去进行学习和发展;同时也要注意的是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音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审美情趣的培养,促进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的必要性

(一)符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在音乐学科中,核心素养导向下进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当前我国实施“知识本位”教育理念转向了“素养本位”教育,因此更加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与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音乐课程改革也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在课堂中融入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大单元教学模式与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相契合,同时也为音乐教材编写者提供了更多可供参考借鉴和使用的素材资源[1]。

(二)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音乐大单元教学把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和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在新课程改革之前,我国一直实行以“知识与技能”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缺乏审美意识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问题;而大单元教学则更注重学生对于艺术美的鉴赏力及欣赏体验过程中情感共鸣的提升与感悟,学生能够在音乐欣赏、表演、创作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二、当前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和大单元教学理念理解不深入

核心素养和大单元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在实际中,由于教师对大单元教学的理念、教材以及课堂氛围等方面缺乏了解。部分音乐老师没有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因此他们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教好这些基础性课程资源来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目标;还有一些教师则将重心放在教学内容的拼凑上而忽视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更新与创新[2]。

(二)教学单元设计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

在实际课堂中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没有进行充分分析和把握,教学单元的主题不够明确,教师没有从本单元的理论角度出发来设计和安排音乐活动,导致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缺乏层次性和递进性。因此导致了整个初中生学习音乐大学科学时缺乏系统性与逻辑性、整体性不足等问题。教师对教材内容缺乏整体把握、没有系统地将各单元之间联系起来。

(三)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难以体现核心素养导向

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影响学生发展和成长以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当前,我国大部分初中在大单元教学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不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大部分学校对于学生审美感知、文化理解和创意实践等方面的评价都不够全面。初中音乐教学评价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音乐教学目标相脱节,对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建不完善。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学理念和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教师要更加深入地理解核心素养和大单元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只有以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为目标才能实现初中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教师还要转变传统单一观念并创新新思路的指导思想;加强对教师综合能力水平进行整体评估考核来促进其教学质量和效果改善,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学校和教育部门通过专业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关于大单元教学专题讲座或交流会;在学校里开设专门的课程教育平台和实践基地,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以及指导的依据。还应该加大对教师培训力度,定期组织音乐教学研讨会,让教师掌握相应技能以及丰富自身专业经验[3]。

(二)科学设计教学单元,增强教学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明确单元主题,教师要根据初中音乐教材的安排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能够引起学生共鸣且适合他们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发展规律的主题。大单元教学主题选择上,教师可以根据音乐风格的主题进行课堂设计,结合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让学生们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整合教学内容,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音乐课堂中实施“大单元”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注重将教材编排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不同学习需求设计相适应的学习任务模块。教师应加强对本节课知识点及难易程度进行讲解分析并指导教学过程顺利开展;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活动、整合内容资源等方式,实现音乐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之间的衔接。

(三)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体现核心素养导向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形式、多元化评价。首先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表现和作业展示相结合方式对学生作出全面准确的考评。其次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法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并为后续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再次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线评价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与协作发展能力,并且给予适当奖励或鼓励性活动。教师在评价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时,不仅要评价学生的艺术表现、文化理解,还要评价学生的创意和实践等多方面维度,从而提高他们参与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力水平[4]。

四、结束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音乐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在整个大单元学习中,要注重将音乐作品鉴赏与欣赏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于教材内容理解和把握程度等综合能力水平,以及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来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及质量,最终达到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宁珺.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策略[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27):98-99.

[2] 谢东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12):191-193.

[3]刘景山.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研究——以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为例[J].考试周刊,2025(09):149-152.

[4]邹惠.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策略[J].家长,2025(12):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