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明龙
新疆锦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839000
一、房建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图纸问题
设计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导致施工中频繁变更。设计图纸不完善、表达不清,造成施工人员理解困难,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
(二)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
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对图纸及工艺要求理解不清,导致施工质量低下。技术交底过程缺乏对现场实际情况的考虑,往往导致与实际情况不符。
(三)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技术不熟练或忽视细节,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出现返工、重做的情况。对施工质量的监管不到位,导致不合格的施工项目继续进行,直至问题被发现后才进行整改。
(四)施工进度控制问题
工程进度计划制定不科学,导致工期延误。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或协调不力,导致进度滞后,甚至出现停工待料的现象。
二、对策研究
(一)施工图纸对策
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图纸审查,确保设计图纸的完整性、准确性,并与设计单位沟通确认设计意图。设计图纸的交底工作要彻底,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要亲自进行图纸审查与解释。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图纸修改管理机制,确保每一项修改都得到及时更新和确认。
(二)施工技术交底对策
1.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监理人员及现场工人都需要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不仅包括施工图纸的详细解释,还包括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材料使用等方面的要求。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对施工团队进行面对面的技术交底,确保每个工人都能理解施工的具体要求。除了口头交底,还应提供图纸、技术说明书、施工方案等书面材料,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技术交底应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进行,尤其是在施工的关键节点上,如开工前、变更前等,确保信息不漏掉。交底后,应通过问卷、现场提问等方式确认工人对技术要求的理解,确保没有理解偏差。在施工过程中,技术负责人应定期检查施工过程,确保施工人员按照交底内容执行,及时纠正偏差。
2.通过现场示范和演示提高交底效果
对关键工序或者难度较大的技术节点,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现场示范。例如,对于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工作,可由技术人员或经验丰富的工人进行现场示范,展示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工具使用、质量控制要求等。对于一些复杂的操作步骤,可以使用模拟演练的方式,通过缩小版的模型或模拟场地进行演练,帮助工人掌握技能。结合现代技术,通过视频教学方式进行展示,便于工人随时回看,尤其适合对于一些难以现场演示的复杂工艺。将整个施工过程分解为若干步骤,对每个步骤进行单独示范,确保每个操作都得到详细说明。在演示后,立即向参与人员询问是否有疑问,进行解答,确保信息传达无误。
3.针对特殊工序或关键技术节点的专门技术培训和考核
对于复杂、关键的工序或技术节点,如结构施工、高空作业、精密仪器操作等,应组织专项培训。例如,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可以对工人进行混凝土质量控制、浇筑工艺、收缩控制等方面的专项培训。培训过程中,详细讲解技术工艺的每个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质量标准和控制要点,其中应涉及常见施工问题及如何应对,例如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和处理方法,钢筋焊接出现问题时的补救措施等。强调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质量,并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避免因疏忽引发安全事故。
(三)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强化现场质量管理,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标准,并严格执行;对施工工艺、原材料、施工设备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通过定期检查、巡查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监督;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对关键工序的质量进行严密控制,并要求施工人员履行质量保证责任。
(四)施工进度控制对策
1.结合工程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① 了解项目特点与要求:在制定施工进度计划之前,要全面了解项目的规模、施工内容、技术要求、资源情况、施工难度等。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性,应结合这些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进度计划。②分阶段计划: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复杂度,将施工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如前期准备阶段、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修阶段等,每个阶段应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并设置相应的进度目标。 ③ 合理估算工期:根据历史经验、项目特点、施工工艺等,结合现场条件合理估算每个施工阶段所需的工期。应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外部因素影响,如天气、材料供应、劳动力调配等。 ④ 关键路径法(CPM):采用关键路径法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影响工期的关键环节,确保这些关键环节得到特别关注。对这些环节的进度滞后要重点关注,及时做出调整。⑤资源匹配与协调:进度计划的制定还需要考虑资源的匹配与协调,特别是在材料、设备、劳动力等方面。必须确保在关键施工节点时,资源能够按时到位。
2.采用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施工进度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掌握施工进度和资源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准度。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帮助实现可视化、协同化管理。通过 BIM 模型,可以提前模拟施工过程,分析施工风险,优化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BIM 技术还可用来实时更新进度,协同各部门,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前预警。BIM 可以与施工现场的进度管理系统连接,施工进度的变化可以及时反映在 BIM 模型中,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看进度的变化并做出反应。BIM 还能帮助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如不同工序之间的时间冲突、空间冲突等,进而采取措施提前解决问题,避免工期延误。通过进度管理软件(如 Primavera、MS Project、Procore 等)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控。进度管理软件能够帮助项目经理在项目不同阶段跟踪进度,分析进度偏差,实施调整。
3.进度滞后问题的及时分析与调整
当施工进度出现滞后时,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分析原因并调整计划,保证项目能够按时完成。进度管理软件和 BIM 技术的实时监控可以帮助及时发现进度滞后,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及时查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差异,识别出滞后的原因,并进行深入分析。进度滞后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天气因素、施工人员不足、材料供应问题、设备故障、设计变更等。
当发现进度滞后时,可以通过加班、增派劳动力、调配设备等方式来赶上进度。需要平衡好加班的成本与施工质量,避免因赶工导致质量问题。对于滞后的工序,可以临时调配更多资源,例如优先调配关键设备、增加材料供应,或者调整劳动力部署。进度滞后时,现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尤为重要。施工人员、项目经理、监理人员、供应商等都应密切配合,确保信息共享,问题能够及时沟通解决。对可能影响进度的风险因素(如突发的天气变化、供应商交付延迟等)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预防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结语
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是复杂且多维的,涉及设计、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等多个方面。通过强化技术交底、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加强现场管理、提升安全管理、完善材料管理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水平,确保房建工程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质量和进度要求。
参考文献
[1] 简析房建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 陈燕东.居舍,2019(23)
[2] 房建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办法. 周榕军;杨平律.住宅与房地产,2018(28)
[3] 房建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宪英.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5(08)
[4] 房建工程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技术创新与实践. 黄山.砖瓦,2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