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中有机废气处理技术
李振宇
身份证号码:410782198609060958
引言
生态环境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解决当前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突出问题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力度,提升协同控制的效果。如何在环境工程中有效实现有机废气处理,已经成为各个主体广泛关注的问题。然而有机废气处理工作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在具体落实方面难免会存在一些困难,因此要加强对有机废气处理技术要点的有效解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处理方案,全方位提高有机废气的处理效果。
1 有机废气的特性及分类
有机废气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这些气体包括烷烃、芳香烃、酮类及醛类等。这类废气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与毒性,能在大气中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臭氧和细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按化学性质分类,有机废气可分为烃类、醇类、酮类、酯类和酚类等,各类化合物因其沸点、蒸发速率和溶解性的差异,决定了其在环境中的行为与控制技术的选择。例如,烃类化合物多见于石油炼制与化工生产,酮酸类则常来源于涂料和塑料工业。明确这些废气的特性,是设计高效治理方案的基础,需要采用相应的收集与净化技术,如吸附、冷凝或化学洗涤等,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2 环境工程中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应用价值
环境工程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应用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如何对有机废气进行有效治理已经成为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有机废气处理技术有利于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利用吸附、吸收、催化燃烧和生物降解处理技术,可使有机废气中有害物质变成无害物质,或者降低浓度,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对提高空气质量,保护大气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采用有机废气处理技术有利于减少企业生产成本。尽管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前期投入可能会大一些,但是从长远看,企业可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风险来规避环境污染带来的罚款、补偿等经济损失。同时处理过的废气也可进行回收利用,例如把 VOCs变成燃料或者原料等,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另外,采用有机废气处理技术有利于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在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以及环保政策的有效推行下,环保产业已经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必将推动环保产业不断发展与壮大,给环保产业带来更加广阔的技术支撑与市场空间。最后,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可以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机废气处理技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风险等方式,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进而促进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对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环境工程中有机废气处理技术
3.1 光催化氧化技术
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光能激活催化剂,从而在常温下氧化分解有机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高效环保技术。该技术主要使用二氧化钛(TiO2)作为催化剂,因其稳定性好、成本低廉且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而被广泛采用。在光催化过程中,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到催化剂表面,激发出的电子从价带跃移到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这些电子和空穴分别与水分子或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离子,这些活性物质能有效地矿化 VOCs 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实际应用中,光催化氧化技术不仅对处理空气中的低浓度 VOCs 有效,而且对一些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也显示出高效的处理能力。例如,光催化系统可以设计成固定床反应器或流动床反应器,通过增加反应器中的填料比表面积,提高光催化剂与有机废气的接触效率。此外,近年来研究也集中在开发新型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如掺杂 N、S 或使用复合半导体材料,以扩展光催化技术在室内光源或自然阳光下的应用潜力。这些技术创新为光催化氧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室内
空气净化和工业废气治理领域。
3.2 等离子体处理技术
等离子体处理技术,作为一种高级的氧化过程,通过使用电能在常温和常压下生成等离子体,以有效地分解和去除有机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这一过程中,放电产生的高能电子、离子、自由基以及紫外光等活性物种能瞬间分解有机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此技术利用电极间的高电压差触发放电,形成等离子体区,其中电子温度极高,而重粒子(如原子核和分子)的温度仍接近室温,因而整体系统能保持在较低的热状态。具体应用中,等离子体技术可以采用不同的放电方式,包括电晕放电、介质阻挡放电和射频放电等。其中,电晕放电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因其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而受到青睐。在实际操作中,废气首先进入反应器,随后通过设定好的电极间隙,在电极间形成电晕放电,废气中的 VOCs 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快速分解。对于处理效率,等离子体技术能达到 90% 以上的 VOC 去除率,处理时间通常在几毫秒到几秒之间,显示出极高的效率和良好的环境适应性。
3.3 冷凝技术
冷凝技术是处理有机废气的常用手段。这种技术是将废气温度降低或者将废气压力升高,使有害物质呈现过饱和状态发生冷凝并沉淀,达到废气净化目的。冷凝技术具有操作方便、设备投资小等优点,但冷凝技术存在着对低浓度有害物质和大风量废气治理效果差等不足;同时冷凝时可能产生废水和其他二次污染。在实践中,冷凝技术多应用于高浓度、小风量的有机废气治理,根据相关数据,当废气中 VOCs 浓度较高时(如大于 5000mg/m3),采用冷凝技术可以回收大部分有机物,同时实现废气的净化。另外,优化冷凝工艺、选择适宜冷凝介质等措施也能进一步提高冷凝技术处理效率及经济效益。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冷凝技术治理有机废气时须综合考虑废气温度、压力以及其他条件对冷凝效果的影响。
3.4 物理吸附法
物理吸附法利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如活性炭或沸石,通过其表面的孔隙结构捕集有机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吸附剂的物理特性,特别是比表面积和孔隙分布,决定了其对特定有机化合物的吸附能力。活性炭因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通常为 500~15000m2/g )和发达的微孔结构,能有效吸附分子直径小于 2nm 的有机分子。吸附过程通常在常温下进行,无需额外能量投入,但需定期对吸附剂进行再生处理,以恢复其吸附能力。再生过程多采用热解吸或蒸汽吸附,其中热解吸可在 150\~650℃范围内进行,确保有机物的完全脱附并重新激活吸附剂。此方法适用于处理浓度较低但气体流量大的有机废 ∵ ,特别是在油漆喷涂、化工制药等行业中,能够达到高达 95%的有机物去除效率。
结束语
为了满足现代化环境工程的发展要求,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应用较为关键,并且已经成为各个社会主体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有机废气特点的有效认识,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筛选不同的处理技术方案,加强对新型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探索,全面提高有机废气的处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晓亮.环境工程中关于有机废气处理技术运用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4(19):131-133.
[2]刘垚.环境工程中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运用[J].石材,2024(08):19-21.
[3]马金凤.环境工程中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实践探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4(02):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