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分享视角下幼儿科学学习的支持策略研究
王岚昕
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
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科学教育日益受到关注,游戏作为幼儿主要的活动方式,其在科学学习中的应用具有天然优势,通过游戏分享的视角不仅能激发幼儿探索兴趣,还能促进其科学思维的发展,因此研究基于游戏分享视角的幼儿科学学习支持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一、幼儿科学学习的概述
幼儿科学学习是指幼儿通过观察、实验、探索等方式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过程,这一阶段的科学学习注重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其初步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幼儿科学学习内容通常涵盖动植物、生长变化、天气现象、简单的物理现象等,强调在真实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知识,为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引导与支持的作用,帮助幼儿提出问题、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并表达自己的想法,科学学习不仅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还有助于其语言、社交和动手能力的提升[1]。
二、游戏分享视角下幼儿科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在游戏分享视角下开展幼儿科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游戏是幼儿最自然、最喜欢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和好奇心,当幼儿在游戏中自由操作、观察和试验时,科学学习活动便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幼儿通过与同伴分享游戏过程与发现不仅能够巩固已有的科学经验,还能在互动中获得新的理解和观点,这种分享过程促使幼儿不断思考和表达,从而培养其科学语言表达能力与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此外游戏环境本身具有开放性与多样性,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探究机会,增强其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来看,游戏分享视角下的科学学习还能促进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在分享游戏经验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倾听他人观点、表达个人见解,逐步形成尊重与协作的良好习惯,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他们对科学现象的理解,也加深了对社会交往规则的认识,同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的支持和引导作用,通过设置有挑战性的游戏任务引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在分享中反思和总结,因此在游戏分享的视角下开展科学学习能够有效实现知识习得、能力培养与社会性发展的有机结合,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游戏分享视角下幼儿科学学习的支持策略分析
(一)创设科学游戏情境
在游戏分享视角下,创设科学游戏情境是支持幼儿科学学习的关键策略之一,游戏情境的设计应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富有趣味性和探索性,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意愿,幼儿通过与环境互动建构知识,科学游戏情境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感官刺激与实际操作机会,使抽象的科学概念具体化,例如幼儿可以将“浮沉现象”设计为一项“水中寻宝”游戏,在玩乐中通过反复尝试和观察,理解物体的浮沉与其材料、形状、重量等因素有关,同时分享环节是情境学习的延伸,幼儿通过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和猜想,这不仅促进语言发展,也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幼儿表达与合作,让游戏成为科学学习的载体和媒介。以“磁铁的吸引现象”为知识点,教师创设了一个“磁铁小侦探”的游戏情境,在这一游戏中孩子们需要用磁铁“侦探工具”在教室里寻找可以被吸住的“宝藏物品”,如铁钉、回形针、小铁片等,同时也设置一些“干扰物”,如木块、橡皮、塑料玩具等,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在寻找过程中幼儿不断尝试、比较并记录哪些物品能被吸引,哪些不能,在分享环节中孩子们围坐一起,互相展示自己的“发现”,有的说:“这个金属小车轮可以吸住”,有的说:“橡皮不行,它不是铁做的”,教师适时引导:“你们觉得被磁铁吸住的物品有什么共同点?”幼儿通过这样的游戏分享情境在动手操作和集体讨论中逐渐构建了“磁铁能吸引某些金属物体”的科学概念,也在表达、倾听与合作中提升了综合能力。
(二)鼓励同伴合作分享
在游戏分享视角下,鼓励同伴合作分享是促进幼儿科学学习的重要策略之一,个体的认知发展离不开社会互动,尤其是与同龄人的交流与合作,幼儿在科学游戏活动中,通过与同伴共同探究、协作完成任务不仅能够增强彼此之间的社交联系,还能在相互讨论、表达和倾听中促进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内化,合作与分享能够让幼儿将个人经验与他人视角相互碰撞,进而产生新的认知结构,例如在科学探究中当一个孩子提出问题,另一个孩子尝试解释,再通过共同实验验证,他们在互动中学会了观察、假设、实验和总结的科学思维方式,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着组织与引导的作用,鼓励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见解,并通过正向反馈提升其科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感。以“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为知识点,教师组织幼儿开展“种植小实验”活动,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每组种下三盆相同的绿豆种子,分别设置不同的条件:第一盆浇水晒太阳,第二盆只浇水不晒太阳,第三盆不浇水但晒太阳,整个实验周期中幼儿需要合作完成浇水、观察、记录以及分享每日植物变化的任务,在小组分享环节中有的孩子发现第一盆生长最好,于是提出“植物需要水和太阳”,另一位孩子补充说:“第二盆也长了芽,但没长高,因为没有阳光”,孩子们通过同伴间的讨论与补充逐步归纳出“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和空气”等基本条件,教师则适时引导孩子们将讨论结果用图表呈现,并鼓励他们向其他组进行分享展示,这样的合作与分享过程不仅加深了幼儿对植物生长规律的理解,也提升了他们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科学记录意识,有效促进了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在游戏分享的视角下支持幼儿科学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学习动机,还能促进其思维发展与社会性成长,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科学游戏情境、鼓励同伴间的合作与分享、提供多样的探究资源与操作机会,幼儿在玩中学、学中思,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教师应在其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与支持作用,使科学教育更具趣味性与实践性,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阿娟.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幼儿园科学游戏指导策略[J].教育界, 2024(28).
[2] 廖晓英.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明日, 2021(18):0399-0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