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化学“ 生活化- 实验化- 数字化” 融合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

刘菲菲

莆田砺志学校

引言;新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以便于其适应未来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然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做到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将基本实验操作以及基本概念清晰明了地掌握,也没有很好地利用数字技术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与运用。因此,建议采用“ 生活化-实验化-数字化” 的方式,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实验探究、数字化的方式相互结合来解决问题和加深学习热情,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基于生活情境导入,引发化学思考

通过运用生活中常用环境作为切入点,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和钻研化学原理,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既满足教育理念的“ 用化学的方式看待世界” ,又能够激发求知欲望。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运用实际生活背景引导学理的发展,致使学生难以认知化学怎样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授课“ 氧化还原反应” 时,教师用生活现象作为导入:被切苹果放久了就会变黑。上课时,教师演示已经切好苹果放置过一段时间以后颜色就会有所改变,并提出问题:是什么引起的这种颜色的变化?其中有什么样的化学原理?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比如金属生锈的现象。然后引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说出苹果变色是因为苹果中的成分与空气中的氧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由此可见,用真实的生活现象来引入氧化还原反应,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一个基础的认识,让其知道化学其实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中,从而也就可以激发进一步探究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兴趣。

二、借助实验探究深化知识理解

借助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结果,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科学探究、创新能力。但部分学校由于实验器材不足、实验时间紧等客观原因,并没有开展好实验研究活动[1]。例如,在讲授苏教版教材“ 盐类水解” 时,教师为学生提供 NaCl、 Na2CO3 、 NH4 Cl 等类型的盐溶液,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测出每个类型盐溶液的pH 值,学生发现各个盐溶液的 pH 值不同。指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盐溶液的 pH 值不相同?这是否与盐的组成有关呢?在得出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以已有知识解释、探讨这个现象,试着从离子反应的角度探讨盐的水解原理。由此可见,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使得学生能够深刻领悟盐类的水解,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能够进一步的提升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数字化工具模拟微观过程

化学中有许多微观概念和过程,比如分子结构、化学反应等,都难以通过肉眼所见传递给学生。但计算机模拟软件等数字化技术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微观世界,使其帮助学生清晰认识抽象概念,解决教育难点。例如,在讲授“ 原子结构” 时,教师借助信息化辅助教学手段,展现原子结构与电子云图像,在信息化教学软件的帮助下,学生能从各个角度清晰地看到原子的内部结构,而且通过三维动态模型显示,直观看到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概率分布,即电子云。[2]例如讲授s 轨道与p 轨道时,该软件可通过在软件上实时出现原子轨道的不同形状、轨道延伸方向及电子云在轨道上的运动,加深对原子结构认识,感受电子云概念较原子模型的理解有何不同,明显降低学习难度,从而可以有效的加深对微观结构的认识。

四、结合生活实例拓展知识应用

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要学会在处理生活中涉及的化学问题时运用化学原理。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忽视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到实际生活中去的探究,使学生无法将自己的学习的知识较好的转移到生活中。尤其是通过生活案例的添加能够拓宽知识的运用范围,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原理的价值,以此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但其中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对生活实例的选取和引导应用不够系统,导致学生难以将知识与生活有效关联。在教授苏教版“ 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 这一课时,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就“ 汽车尾气处理问题” 这一生活问题,在该主题中详细介绍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对环境的危害,也就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化学知识减少尾气污染。尤其是学生可以将已掌握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和反应速率相关知识,提出通过改进汽车发动机内的化学反应条件,使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如 CO、NO 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无害物质。然后引导学生继续掌握目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如三元催化器)的原理知识,从而使学生能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并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参与社会实践应用化学知识的意识[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化学“ 生活化 - 实验化 - 数字化”融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为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方向。尤其是通过基于生活情境导入引发思考、借助实验探究深化理解、运用数字化工具模拟微观过程以及结合生活实例拓展应用等教学策略,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从而能够更好的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晓辉. 基于信息技术的虚拟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大单元学习中的应用与优化[J]. 读好书,2023,1(11).

[2] 樊亚军. 大数据时代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优化策略研究:评《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 科技管理研究, 2023,43(08):251.

[3] 江志彬.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化学实验生活化大单元深度教学实践探究——以铅笔芯还原氧化铜实验为例[C]//广东教育学会2023 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