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视域下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李海燕
承德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承德 067400
0 引言
当下,智慧旅游蓬勃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旅游行业一线人才的重要阵地,亟待对传统教学模式做出改变。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场景模拟和智能交互能力,为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带来机会。本文以“模拟导游”课程为例,首先分析了人工智能与教学改革的关联性,然后探讨了现存问题及改革路径,并通过相关案例展示其应用潜力,旨在为中职旅游专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1 人工智能与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关联性分析
随着旅游行业加速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转型,市场对具备多元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传统以单向知识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难以契合职业技能培养的时代诉求。人工智能恰似一位智慧超群的导师,凭借构建高度逼真的虚拟实训场景、深入挖掘与分析学习数据等手段,实现教学资源的精准配置与动态优化,成功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实践场景不足、个性化指导欠缺的弊端。其智能交互的特征宛如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通过模拟真实的服务场景,帮助学生在虚拟实践中提升导游讲解、应急处理等核心职业技能的能力,为构建“教、学、练、评”四位一体的现代化教学体系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2“模拟导游”课程的现存问题
当前,“模拟导游”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面临诸多困境,宛如迷雾中的航船,失去了前行的方向。首先,“模拟导游”的教学场景长期局限于教室与实训室内,难以真实还原景区复杂多变的情况,例如,瞬息万变的天气状况、游客千差万别的突发需求等,这致使学生所掌握的实践能力与岗位的实际要求严重脱节。其次,教学资源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且案例陈旧过时,难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后,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教学模式的背景下,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得到充分关注,其独特的学习特点与潜力易被忽视,导致班级内学习效果两极分化日益显著。
3 人工智能视域下“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3.1 利用智能技术赋能教学场景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犹如神奇的画笔,能勾勒出全景式的景区模拟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开展沉浸式的导游讲解训练,从而彻底突破时空的限制。其具体功能体现如下:其一,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可模拟各类游客角色,提出多样化的突发问题,以此锻炼学生的应急沟通与应变能力。其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采集与分析学生的训练数据,生成个性化的反馈报告,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精确的依据。例如,智能系统能够精准识别学生在讲解过程中的肢体语言、语音语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方案,形成沉浸式学习与智能纠错相结合的高效教学模式。
3.2 提供个性化学习
人工智能作为学生的专属学习顾问,通过对学生知识储备、学习习惯等多维度数据的深度分析,可以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系统推送景点讲解、语言表达等基础入门课程,帮助其逐步夯实知识基础;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开放高端定制化导游服务、跨文化沟通等拓展性学习内容,满足其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智能学习平台能够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实时调整学习内容的难度,并融入游戏化激励机制,设置“景点解锁”“星级导游晋升”等趣味性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智能答疑机器人更是提供全天候的在线服务,随时为学生解答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3.3 跨学科融合创新
在智慧旅游蓬勃发展的当下,单一学科知识已难以应对智慧旅游场景下的复杂挑战,唯有将人工智能与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学科进行深度融合,方能构建起契合行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课程体系。引入数据分析技术,引导学生对游客画像进行绘制,制定个性化的导游服务方案;结合心理学理论,借助情感计算技术感知游客的情绪变化,从而提升服务质量。此外,开展“智慧景区 AI导游系统设计”等跨学科实践项目,让学生综合运用编程、旅游知识、人机交互设计等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只有通过跨学科融合、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才能为智慧旅游培育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4 案例设计:AI+音乐鉴赏在“模拟导游”课程中的应用
4.1 案例背景与目标
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标识,是提升导游服务的关键要素。然而,当前“模拟导游”课程因受限于教学资源与技术手段,对音乐文化的教学应用仅停留在表层,难以满足游客对高品质文化旅游体验的需求。本案例以 AI 技术为基础,探索如何将音乐鉴赏融入“模拟导游”教学体系,带领学生挖掘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导游讲解的艺术性与感染力。
本教学实践有三大目标:其一,培养学生熟练运用 AI 工具,实现景区特色与音乐素材的精准匹配;其二,以音乐为灵感源泉,设计别具一格的讲解方案;其三,通过融入音乐元素,增强游客的文化沉浸感,实现培育备深厚文化素养的导游人才的教学目的。
4.2 实施步骤与预期效果
在实施层面,利用 AI 强大的数据处理与智能分析能力,将各个地域的音乐文化资源进行整合。首先,用 AI 构建一份音乐文化图谱,搜集江南婉转的丝竹、西北激昂的民歌等特色音乐作为教学素材。其次,借助 AI 搭建智能实训平台,通过模拟游客,帮助学生优化讲解词中音乐元素的运用及表达。最后,设置融合了多种音乐场景的任务,用 AI 从文化阐释、艺术呈现等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旨在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的运用能力,让讲解内容更具与感染力。
5 结束语
在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的时代浪潮中,中职旅游专业以“模拟导游”课程为突破口,通过融合 AI技术,实现了向智慧化育人的转型。无论是场景重构、个性培养,还是跨学科融合,均彰显出 AI 赋能职业教育的无限潜力。未来,可持续深化人工智能的应用,为培养符合智慧旅游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注入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汤巧叶.人工智能视域下中职旅游专业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426(18):65-67.
[2]宋婷婷.大数据时代中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文教资料,2021(27):140-143.
[3]常敏.文旅融合背景下中职旅游教学路径研究——以模拟导游课程为例[J].旅游与摄影,2025(2):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