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超低能耗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能优化与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作者

王国庆

身份证:370305199008275918

一、引言

超低能耗建筑要求建筑全年供暖、空调能耗较普通建筑降低60%以上,而外墙散热损失占建筑总热损失的25%-30% ,因此外墙保温系统需具备更优 求外墙传热系数 K⩽0 .15W/(㎡·K))。当前外墙保温应用中存在两大核心问题: 采用传统挤塑聚苯板导致保温厚度过大(超 150mm; ),增加墙体荷载; 施 常见裂缝、空鼓、保温层脱落等缺陷,导致实际保温效果较设计值衰减 30%-40% 。因此,开展外墙保温材料热工性能优化与施工质量控制研究,是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落地的关键。

二、超低能耗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热工性能分析与(一)常用外墙保温材料热工性能对比

超低能耗建筑常用外墙保温材料的核心热工指标(导热系数λ、蓄热系数S)存在显著差异,直接影响保温效果与应用场景,具体对比如下:

- 挤塑聚苯板(XPS):导热系数λ=0.028-0.032W/(m·K),蓄热系数 S=0.35-0.40W/(㎡·K),具有抗压强度高(≥250kPa)、吸水率低 (⩽1.0%) )的优势,但保温性能中等,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基层(如地下室外墙)。- 石墨聚苯板(EPS):导热系数λ=0.030-0.033W/(m·K),蓄热系数 S=0.32-0.36W/(㎡·K),成本低于 XPS,且燃烧性能可达B1 级,适用于地上建筑外墙,但抗压强度较低 (⩽150kPa) )。

(二)外墙保温系统热工性能优化路径

结合材料特性与超低能耗建筑要求,从“材料选型-厚度计算-构造设计”三方面实现热工性能优化:

1. 差异化材料选型:采用“主保温材料+辅助保温层”复合选型策略——地上外墙优先选用“石墨聚苯板+薄层VIP”复合系统(VIP 层厚度 20mm,石墨聚苯板厚度80mm),兼顾热工性能与成本;地下外墙选用 XPS(厚度100mm),利用其高抗压性适应地下环境;建筑转角、门窗洞口等热桥部位,额外增设50mm 厚VIP 层,削弱热桥效应(热桥部位传热系数可降低 40%) )。

2. 保温厚度精准计算:基于《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采用“稳态传热公式”计算保温层厚度: S=λ×(1/K⋅R∘ ),其中R₀ 为基层墙体热阻(如200mm 混凝土墙R₀ =0.15I ㎡·K/W)。以目标传热系数K=0.10W/(m2⋅K)3J/[G] ,石墨聚苯板( λ=0.032W/(m⋅K); )需厚度 S=0.032×(1/0.10-0.15)=91.2mm ,实际设计取100mm(预留5%-10%安全系数),确保热工性能达标。

三、超低能耗建筑外墙保温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施工质量缺陷是导致保温系统热工性能衰减的主要原因,需从“施工准备-过程管控-验收检测”全流程建立控制体系:

(一)施工准备阶段控制

1. 材料进场检验:建立“双检制度” 一是查验材料出厂合格证(重点核对导热系数、燃烧性能、尺寸偏差),例如石墨聚苯板尺寸偏差需≤2mm/m;二是现场抽样送检,每500 ㎡抽样1 组(每组3 块),检测导热系数与抗压强度,不合格材料严禁进场(某项目曾因XPS 导热系数超标(实测0.038W/(m·K)),全部退场更换,避免质量隐患)。

2. 基层处理验收:基层墙体需满足“平整、清洁、无空鼓”要求——用2m 靠尺检查平整度,偏差≤5mm;空鼓面积 ⩽5% (单个空鼓面积 );基层含水率 ⩽8% (采用含水率测定仪检测),含水率过高会导致保温板粘贴失效,需提前通风干燥7 天以上。

(二)施工过程阶段控制

1. 关键工序管控:

- 保温板粘贴:采用“点框法”粘贴(粘结面积≥40%),粘结砂浆厚度10-15mm,粘贴后用靠尺找平,板缝宽度≤2mm(超宽缝用保温砂浆填充);粘贴完成后静置 24 小时,严禁立即进行下道工序,防止保温板移位。- 锚固件固定:锚固件间距≤500mm(转角处间距≤300mm),深入基层墙体深度 ⩾ 50mm(混凝土基层)或≥80mm(砌体基层),锚固件数量 ⩾6 个/㎡,避免因锚固件不足导致保温层脱落。

- 抹面砂浆施工:抹面砂浆分两层施工(总厚度5-7mm),第一层厚度2-3mm,嵌入耐碱玻纤网格布(搭接宽度 ⩾100mm ),待第一层初凝后再抹第二层(厚度3-4mm),确保网格布完全包裹,防止开裂(抹面砂浆养护时间≥7 天)。

2. 现场质量巡查:设置专职质检员,每道工序完成后100%巡查——重点检查保温板空鼓(用小锤轻敲,空鼓声区域需返工)、锚固件数量、抹面砂浆裂缝(裂缝宽度 >0.2mm 需切割后重新抹面),每日形成质量巡查记录,不合格工序需整改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三)验收检测阶段控制

1. 外观与尺寸验收:检查外墙表面平整度(2m 靠尺偏差≤3mm)、垂直度(全高偏差≤H/1000 且≤20mm),保温板接缝顺直度≤3mm/m,无明显裂缝、空鼓。

2. 热工性能检测:采用“热流计法”现场检测外墙传热系数,每1000 ㎡选取 1 个检测点(至少 3 个点),检测结果需≤设计值( 4ΠK⩽0.10W/(m°⋅K)) ),某超低能耗住宅项目检测显示,优化后外墙传热系数实测值为0.095W/(㎡·K),满足设计要求。

四、实践效果与结论

以某超低能耗住宅项目(地上11 层,外墙采用“20mmVIP+100mm 石墨聚苯板”复合保温系统)为例,通过热工性能优化与施工质量控制,取得以下效果:

1. 热工性能达标:外墙传热系数实测值0.092W/(㎡·K),低于设计目标 (0.10W/(m2⋅K)) ),建筑全年供暖空调能耗较普通建筑降低 65% ,满足超低能耗建筑标准。

2. 施工质量可靠:验收时保温系统空鼓率 <1% ,抗冲击性能、抗冻性均达标,项目交付 2 年无保温层开裂、脱落现象,热工性能衰减率 <5% 。

综上,超低能耗建筑外墙保温需以“热工性能优化”为核心,通过差异化材料选型、精准厚度计算与构造设计,结合全流程施工质量控制,才能实现“低能耗、高可靠”目标。未来需进一步研发低成本、高性能的保温材料(如气凝胶复合保温板),同时推广“BIM+施工模拟”技术,提前规避施工冲突,提升质量管控效率,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贺 秀 涛 . 建 筑 外 墙 保 温 技 术 的 应 用 与 节 能 效 果 分 析 [J]. 城 市 建 设 理 论 研 究 ( 电 子版),2025,(18):67-69.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518023.

[2] 王 猛 . 高 层 建 筑 外 墙 保 温 施 工 技 术 研 究 [J]. 科 技 资讯,2025,23(12):126-128.DOI:10.16661/j.cnki.1672-3791.2502-5042-0010.

[3]张力川. 高层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应用与管理研究[J].居舍,2025,(17):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