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道路工程中旧路改造的施工工艺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作者

刘骁

湖北长江路桥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50

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繁忙,许多老旧道路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因此进行旧路改造已成为提升城市道路功能、改善交通条件的重要手段。旧路改造不仅是对现有道路的修复,更涉及到路面结构、排水系统、交通标识等多方面的优化。在改造过程中,施工工艺的选择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如何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对交通的影响,提高工程效率,是当前道路工程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旧路改造的施工工艺及质量保障体系,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旧路改造施工工艺的关键技术(一)旧路路面结构的加固与修复技术

在旧路改造过程中,路面结构的加固与修复是核心任务之一。通常,旧路的路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如裂缝、沉降、表面龟裂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道路的使用功能,还会加速路面进一步老化。因此,采取有效的路面加固与修复技术至关重要。常见的修复技术包括冷再生技术、热再生技术和沥青摊铺加固等。冷再生技术通过使用再生设备将老旧路面上的沥青与基层材料进行混合后重新铺设,有效恢复路面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热再生技术则通过加热沥青层,再与新材料混合进行施工,能够提升路面结构的持久性和抗压能力。在加固过程中,需根据旧路路面的具体损坏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保证施工后的道路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二)排水系统的改造与优化

旧路排水系统往往存在设计不合理、排水不畅等问题,这对道路的长期使用与维护造成了极大影响。排水系统的改造与优化是旧路改造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有效的排水系统能够防止雨水积聚,减少路面沉降和水毁现象的发生。常见的排水系统改造措施包括改造路缘带、增设排水口、完善雨水管道系统等。对于现有排水系统的优化,首先要评估原有系统的排水能力,根据不同区域的降水量和交通流量进行适当调整。在改造过程中,可以利用先进的排水技术,如透水性沥青材料的应用,这种材料能够使雨水渗透到地下,从而减少地表水的积聚。另外,随着城市雨水径流量的增加,可以考虑利用地下渗透系统进一步提高排水能力,避免道路因雨水积聚而造成的损害。

(三)交通标识与安全设施的更新

旧路改造不仅是道路结构的修复,还包括交通设施的更新与提升。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和车辆种类的多样化,原有的交通标识和安全设施可能已不再符合现代交通的需求。因此,在旧路改造过程中,交通标识和安全设施的更新是提升道路安全和通行效率的重要措施。交通标识的更新需要根据道路的功能、车速、流量等因素重新规划,确保交通标志清晰可见且具有引导性。此外,安全设施的设计也应与现代交通要求相适应,如安装智能交通信号灯、设置合理的交通隔离带、增设行人过街设施等。为了提高交通设施的适应性,工程中还应考虑到未来交通流量的增长,预留足够的改造空间。通过更新交通标识和安全设施,能够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交通的顺畅度,保障行车与行人的安全。

二、旧路改造中的质量保障体系

(一)质量控制的全过程管理

在旧路改造工程中,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全过程管理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它包括从项目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首先,在项目立项阶段,需要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并结合改造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方案。设计阶段要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特别是在路面结构、排水系统、交通标识等方面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实际应用需求。施工阶段要加强现场管理,落实质量控制措施,对关键工序进行严格检查和控制,确保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符合质量标准。同时,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实时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防止因施工质量问题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在竣工验收阶段,需要通过严格的检测和验收程序,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并通过验收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不仅能确保工程质量,还能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二)质量监督与检测体系的建立

质量监督与检测是确保旧路改造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了实现全过程的质量保障,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与检测体系。质量监督主要由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及相关部门负责,通过定期检查、抽检等方式,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重点关注材料的质量、施工方法的规范性以及施工进度的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同时,质量检测工作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涉及到对路面强度、抗压性、排水效果等关键指标的检测。采用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如地质雷达、激光扫描仪等,对道路进行精准检测,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通过建立科学的质量监督与检测体系,能够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并减少后期维护和修复的成本。

(三)人员培训与技术提升

在旧路改造工程中,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为确保施工质量,必须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与管理,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和技术交流,提升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他们熟悉各种施工工艺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培训内容应涵盖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帮助工人掌握现代化施工技术,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此外,技术提升不仅限于人员培训,还应包括施工设备的更新与优化。通过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通过强化人员培训和技术提升,不仅能够提高工程质量,还能提升工程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确保旧路改造项目的顺利完成。

(四)加强工程质量考核与责任追究

加强工程质量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是确保旧路改造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考核体系,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与项目的绩效和奖励挂钩,激励施工团队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组织内部质量检查,对关键环节和重要部位进行详细检查,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此外,在质量问题发生时,应有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各方的责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各方应根据合同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并通过责任追究机制,杜绝质量问题的发生。通过加强工程质量考核与责任追究,可以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障工程的最终质量。

三、结束语

旧路改造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质量保障体系是确保道路改 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选择、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以有效提高道路改造的施工效率和质量,推动道路交通的改善和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管 理模式的不断优化,未来的旧路改造工程将在更加高效、环保、安全的条件下完成,为城市交通和人民出行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纯,支边。市政旧道路改造工程的综合管理探析 [J]. 科技创新导报,2011 (30):55.

[2] 邵琦。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难点及措施 [J]. 科技致富向导,2013 (12):105.

[3] 谢宾艳。试分析市政工程道路质量控制 [J]. 科技传播,2010 (14):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