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二氧化碳捕集与转化(CCUS)中离子液体吸收剂的循环稳定性优化

作者

曹新兵

身份证号:340827197909294316

一、引言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二氧化碳( CO2 )排放量持续攀升,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二氧化碳捕集与转化(CCUS)技术作为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手段,涵盖二氧化碳的捕集、运输、利用与封存等环节,对缓解温室效应、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 CCUS 技术中,吸收分离是捕集二氧化碳的关键环节,而吸收剂的性能直接影响二氧化碳捕集的效率与成本。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具有蒸汽压低、热稳定性高、可设计性强等独特性质,在二氧化碳捕集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然而,离子液体吸收剂在循环使用过程中存在稳定性问题,如化学降解、物理损耗等,导致吸收性能下降、成本增加,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因此,研究离子液体吸收剂的循环稳定性优化方法,对提高 CCUS 技术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离子液体吸收剂在 CCUS 中的应用及循环稳定性问题

(一)离子液体吸收剂的应用优势

离子液体由有机阳离子和有机或无机阴离子组成,其独特的性质使其成为二氧化碳吸收的理想材料 。首先,离子液体几乎没有蒸汽压,在吸收过程中不易挥发,可减少溶剂损耗和环境污染;其次,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高,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稳定存在,适用于不同的捕集工艺条件;此外,通过改变阴阳离子的结构,可以设计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离子液体,实现对二氧化碳的高选择性吸收 。

(二)循环稳定性问题分析

1.化学降解

在二氧化碳吸收和再生过程中,离子液体可能与二氧化碳、水、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结构破坏,从而降低吸收性能 。例如,某些碱性离子液体在高温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盐,改变离子液体的组成和性质;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离子液体中的某些基团可能发生水解反应,影响其稳定性 。

2.物理损耗

在吸收 - 解吸循环过程中,离子液体可能因与设备表面的吸附、与其他物料的夹带等原因造成物理损耗 。此外,离子液体的黏度较高,在循环过程中可能导致传质效率降低,增加能耗,同时也会加剧离子液体的损耗。

3.杂质影响

工业烟气中除了二氧化碳外,还含有二氧化硫( SO2 )、氮氧化物(NO□ )、粉尘等杂质,这些杂质会与离子液体发生反应或污染离子液体,影响其循环稳定性 。例如, SO2 会与碱性离子液体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消耗离子液体的活性基团,降低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

三、离子液体吸收剂循环稳定性优化策略

(一)离子液体结构设计优化

1.阳离子结构设计

通过改变阳离子的结构,可以调整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其循环稳定性 。例如,引入大位阻基团或具有特殊官能团的阳离子,可增强离子液体的空间位阻效应,减少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副反应;选择具有良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阳离子骨架,如咪唑鎓、吡啶鎓等,并对其进行修饰改性,可提高离子液体的整体稳定性 。

2.阴离子结构设计

阴离子对离子液体的性能也起着关键作用。选择稳定性高、不易与二氧化碳及其他杂质发生反应的阴离子,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阴离子(TFSI⁻)、四氟硼酸根阴离子(BF₄⁻)等 。同时,通过引入功能性阴离子,如含有氨基、羟基等活性基团的阴离子,在提高二氧化碳吸收能力的同时,保证离子液体的循环稳定性 。

(二)复配改性优化

1.与传统吸收剂复配

将离子液体与传统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如醇胺溶液)进行复配,利用两者的优势互补,提高吸收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离子液体可以降低醇胺溶液的挥发性和腐蚀性,醇胺溶液则可以提高离子液体的吸收速率 。例如,将离子液体与甲基二乙醇胺(MDEA)复配,在保证二氧化碳吸收效率的同时,减少了 MDEA 的降解和挥发,提高了吸收剂的循环稳定性 。

2.离子液体之间复配

不同结构和性质的离子液体复配,也可以优化其性能。通过选择具有不同功能的离子液体进行复配,如将高选择性的离子液体与高稳定性的离子液体混合,可在提高二氧化碳吸收选择性的同时,增强吸收剂的循环稳定性 。

(三)工艺优化

1.反应条件优化

合理控制二氧化碳吸收和解吸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条件,可减少离子液体的降解和损耗 。在吸收过程中,避免过高的温度,防止离子液体发生热分解;在解吸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温度和压力,确保二氧化碳充分解吸的同时,减少离子液体的热降解 。

2.杂质去除与分离

在二氧化碳捕集前,对工业烟气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如采用脱硫、脱硝、除尘等技术,减少杂质对离子液体的影响 。此外,在离子液体循环使用过程中,建立有效的分离和净化工艺,及时去除反应产物和杂质,保证离子液体的纯度和性能 。

四、案例分析

在某燃煤电厂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示范项目中,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经过精心结构设计优化的离子液体吸收剂。这种离子液体吸收剂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咪唑鎓阳离子进行特定的烷基链修饰,并精心挑选了 TFSI⁻作为其阴离子,从而显著提升了其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此外,在整个工艺流程上,研究团队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解吸条件进行了细致的优化,同时增加了烟气预处理和离子液体净化的环节,以确保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经过长期的运行测试,结果表明,这种经过优化的离子液体吸收剂在经历了100 次循环后,其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仅下降了 8% ,这一数据相较于未进行结构优化的离子液体吸收剂,其循环稳定性有了显著的提升。这一成果不仅提高了二氧化碳捕集的效率,而且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碳捕集的成本,为燃煤电厂的碳减排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五、结论与展望

离子液体吸收剂在 CCUS 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循环稳定性问题制约了其大规模推广。通过离子液体结构设计优化、复配改性以及工艺优化等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离子液体吸收剂的循环稳定性。实际案例表明,合理的优化措施可显著降低吸收剂损耗,提高二氧化碳捕集效率。

然而,目前离子液体吸收剂的循环稳定性优化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优化成本较高、大规模生产工艺有待完善等。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离子液体的结构 - 性能关系,开发更高效、低成本的优化方法;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探索新的材料和工艺,推动离子液体吸收剂在 CCUS 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实现碳减排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孙艳军,郑海圻,王世彪,等.COSMO-RS 方法筛选离子液体作为吸收 式制冷剂的吸收剂[J].制冷学报,2024,45(06):91-98.

[2]赵唯,刘立,范驰,等.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复配 PMDETA 吸收剂的制备及其捕集 CO2 实验[J].环境工程学报,2024,18(08):2346-2356.

[3]吕超,张习文,金理健,等.新型两相吸收剂-离子液体系统高效捕获CO 2[J].化工进展,2023,42(06):3226-3232.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1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