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Internet

在时代新人培育的具体实践中理解和把握思政引领力

作者

丁文蕾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等“ 六力”,其中“思政引领力”位于建设教育强国应当具有的“六大能力”之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教育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关键地位与作用,为研究思政引领力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性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思政引领力的内涵与特点

(一)思政引领力的内涵

思政引领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具备的一种核心能力,它主要体现在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资源和环境等要素,对个体或群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政治态度、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进行有效引导、塑造和提升,使其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是其最核心的维度。思政引领力首先要确保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它要求通过系统阐述和生动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国家发展方略、历史传统与文化精髓,引导受众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优越性,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思政引领力不是孤立的,它强调系统性和协同性。优秀的思政引领力体现在能够有效整合利用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等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包括理论资源、文化资源、实践资源、网络资源等。通过建立“大思政”工作格局,将各种育人要素、渠道协同起来,形成方向一致、力量融合的育人合力。思政引领力通过其活动内容和载体形式,对整体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营造作用。它通过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错误观点与不良风气,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向上向善的网络空间、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从而为个体健康成长和国家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思想舆论环境。

(二)思政引领力的特点

其一,鲜明的政治方向性。始终以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为出发点,具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性要求。任何形式的思政引领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其二,高度的战略前瞻性。思政引领力着眼于国家发展的长远大局和根本利益。它不仅关注当下问题的解决,更注重通过对社会发展趋势、思想动态的深刻把握,进行前瞻性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塑造,为党和国家未来培养可靠的接班人、凝聚磅礴的社会力量。具有“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其三,明确的导向性。思政引领力不是价值中立的描述或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具有鲜明的立场和导向性。它要旗帜鲜明地倡导什么、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抵制什么,引导受众建立清晰的价值判断标准和行动准则。强调树立榜样、弘扬正气、指明方向。

二、思政引领力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的作用

(一)价值塑造与方向引领

思政引领力首要作用在于为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思想根基和明确的价值航向。它通过系统化的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帮助青年一代深刻理解国家发展道路、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必然性和时代价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使他们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观念中明辨是非、站稳立场,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确保其成长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可靠接班人。

(二)认知深化与能力提升

思政引领力是提升时代新人综合素质、特别是政治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关键引擎。它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通过思政教育,引导青年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观察社会、理解国情、把握时代脉搏,提升其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能力。这种认知深度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使他们能够洞察社会发展趋势,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具备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贡献智慧力量。

(三)精神激励与实践指导

思政引领力为时代新人的成长成才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并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它通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等,激发青年内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鼓舞他们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同时,思政教育并非空谈理论,而是紧密联系实际,引导青年在认识社会、服务人民、奉献国家的具体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品格、实现价值。它指导青年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引导他们在学习科研、创新创业、基层服务、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勇挑重担、砥砺前行,将崇高的理想信念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奋斗之中。

三、结论

思政引领力在培育时代新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深入理解和把握思政引领力的内涵与特点,结合时代新人的培育实践,不断优化和创新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未来,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继续探索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路径,以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 [ N ].人民日报,2024-09-11

[2] 管培俊.以系统思维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 J ].教育研究,2024(9):19-24.

[3] 杨晓慧.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的教育强国 [ J ].教育研究,2024(9):13-19

[4] 宋珊.守正创新协同育人:推进思政课教学“八个相统一”[ 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0(2):33-36

[5] 任晓伟.从习近平文化思想看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价值[ 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4(2):15-2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