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思考
牟士叶
连云港市灌云生态环境监测站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环境检测作为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准确的数据采集和深入分析,为环境治理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依据和支撑。本文深入探讨了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的多重促进作用,详细分析了环境检测在准确识别污染源、综合评价环境质量和有效监测治理效果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同时,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环境检测效率,本文也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策略建议,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进一步加强对环境检测在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中关键作用的认识。
关键词:环境检测;环境治理;促进性作用;
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环境治理作为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环境检测作为环境治理的基石,通过对环境要素(如水、空气、土壤等)的采样、分析和评价,为环境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定期或不定期。
1.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的促进作用
1.1 污染源追溯的“火眼金睛”
环境检测通过高精度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可以捕捉到空气中微小颗粒物的浓度,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变化,甚至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以PM2.5监测为例,2022年,全国多地PM2.5年均浓度已降至30微克/立方米以下,这一显著成就的背后,离不开环境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通过对PM2.5来源的分析,环境检测帮助科学家发现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和城市建筑扬尘是主要来源,为后续减排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1]再者,环境检测还可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绘制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图,揭示污染热点,使治理工作有的放矢。例如,在一个工业城市,环境检测发现东北部的化工园区是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主要来源,政府立即在这一地区实施了更严格的排放标准,有效减少了VOCs的排放,改善了空气质量。
1.2生态健康的“晴雨表”
环境检测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作用,就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通过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定期监测,可以获得空气质量指数(AQI)、水体溶解氧含量、土壤重金属含量等一系列关键环境指标,构成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以水质监测为例,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规定了五类水质标准,其中ⅰ类水质适用于水源水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要求水质极其纯净。据统计,截至2023年,我国ⅰ类水质断面比例已达7.9%,较十年前大幅提高,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环境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环境检测技术有助于我们准确评价水质,为制定更严格的水资源保护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此外,环境监测还可以通过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揭示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为预测未来环境质量和制定长期治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
1.3政策效果的“试金石”
通过对比治理前后的环境数据,可以直接反映治理措施的实际效果,以大气污染治理为例,自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多地PM10、SO2等污染物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环境检测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2年,中国PM10和SO2年均浓度分别下降约30%和60%,这一显著效果的取得,离不开环境检测对治理效果的持续监测和评估。此外,环境监测可以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治理措施的效果,为优化治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比如某市,环保检查发现,简单的终端处理措施(如安装除尘设备)可以减少颗粒物排放,但对SO2等气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于是,政府立即调整控制策略,加大源头控制措施(如改用低硫煤,提高燃烧效率),最终实现了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全面削减。
2.提高环境检测效率的策略建议
2.1构建智能检测系统
在提高环境检测效率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无疑是核心驱动力,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构建智能检测系统已经成为可能。智能检测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还可以通过智能算法对环境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从而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检测结果。[3]以智慧城市为例,该市引入了先进的空气质量监测站,不仅配备了高精度的传感器,还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实时数据上传和处理,同时,该市还开发了空气质量预测模型,可以根据历史监测数据和气象条件预测未来几小时的空气质量,该智能检测系统的建立不仅提高了环境检测的及时性,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智能检测系统还可以实现环境数据的可视化显示,通过直观的图表和地图,决策者可以清楚地了解环境质量的分布和变化趋势,从而更准确地制定治理措施。
2.2完善检测标准和监督机制
法律和政策在提高环境测试效率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完善检测标准和监督机制,确保环境检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以欧盟为例,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环境检测标准,包括空气质量标准和水质标准,不仅为环境检测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也推动了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时,欧盟还建立了完善的监督机制,定期对环境检测机构进行考核和评估,确保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在我国,近年来也出台了《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等一系列与环境检测相关的法律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规范了环境检测市场,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信度,今后,我国应继续完善检测标准和监督机制,促进环境检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3激励社会参与
提高环境检测效率,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可以形成政府、企业、公众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环境检测体系,以某环保组织为例,该组织发起了一项名为“绿色守望者”的公益活动,邀请公众参与环境检测。经过简单的培训,志愿者可以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采集和上传环境数据,这项活动不仅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也为政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环境数据资源。此外,企业也是环境检测的重要参与者,一些大企业为了履行社会责任,会主动进行环保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公之于众,这种行为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也促进了整个行业向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在构建多元共治格局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环境检测,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5]
3.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相关人员能够积极转变自身观念,并将现代化理念应用到实际生产活动当中去,从而有效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健康发展进程。做好对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价值,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加强重视力度,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切实落实各项措施,确保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季凌宇.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14):37-39.
[2]袁显龙,郭瑶.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1):56.
[3]薛俊.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4):61-62+65.
[4]黄文军.简析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3):70-72.
[5]王美丽.探讨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J].清洗世界,2021,37(1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