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主题班会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作用探究

作者

沈北极

河北省沧州市第十六中学

一、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主题班会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规范养成和班级凝聚力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班主任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主题班会,能够更好地贴近学生需求,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教育活动,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班主任对主题班会的重视程度不足,内容设定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实施过程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教育价值。因此,深入探究主题班会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作用,尤其是如何根据学生成长规律科学设定和落实主题班会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特点

(-) 初一学段

初一学生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面临学习环境、课程难度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巨大转变。在心理上,他们对新环境充满好奇,但同时也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和不适应感 。在行为上,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尚未完全适应初中的节奏,自我管理能力较弱。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仍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二)初二学段

初二学生已经适应了初中的学习和生活,生理和心理发生显著变化。生理上,学生进入青春期,身体发育加速,第二性征明显。心理上,自我意识增强,渴望独立和被尊重,情绪波动较大,叛逆心理开始出现。在学习方面,课程难度进一步加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学习分化现象。此时,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发展,但仍需感性经验的支持,开始关注社会现象和他人评价。

(三)初三学段

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压力,学习任务繁重,心理负担加重。他们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对未来有一定的思考和规划,但也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在行为上,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升学压力而忽视自身的全面发展,专注于学业而减少与同学、老师的交流。此时,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自我调控能力有所提高。

三、基于学生成长规律的主题班会内容设定

(一)初一学段主题班会内容设定

初一学段主题班会应以“适应与融入”为核心。开学初期,可以开展“认识新校园”“我的新班级”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快速熟悉校园环境和班级成员,从而认同学校、认同班级和老师,消除陌生感,形成班级凝聚力和责任感。通过“寻找身边的榜样”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友善的榜样、学习的榜样,通过班会的展示,让学生发现美,通过挖掘“美”的根源,引导学生团结班级、友爱他人、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

(二)初二学段主题班会内容设定

初二学段主题班会应围绕“成长与引导”展开。针对学生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青春期教育,促进初中生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对于学习分化现象,开展“让两极分化来的更晚些”教会学生利用碎片时间,预防因学习受挫而衍生的负面行为,树立正确价值观。

(三)初三学段主题班会内容设定

初三学段主题班会应突出“目标与减压”。开展“为梦想而战”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中考目标,并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通过“投入与坚持”主题班会,培养正确对待学习强度、难度和重复,培养坚持的品质。通过“梦想因信念而强大”、“错与纠错是中考前最好的礼物”,培养学生通过正确的方法正确面对学习压力、管理情绪,调试心态。

四、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中的引领和教育作用

(一)精心策划与组织

班主任是主题班会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提前规划主题班会的内容和形式。在策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确保主题班会具有针对性和教育性。同时,做好主题班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有效引导与启发

在主题班会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通过提问、引导、总结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主题班会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法,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营造民主、和谐的班会氛围。

(三)及时总结与反馈

主题班会结束后,班主任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反馈。对主题班会的内容和效果进行梳理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同时,关注学生在主题班会后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变化,对学生进行持续的教育和引导,确保主题班会的教育成果得到巩固和深化。

(四)建立长效教育机制

班主任要将主题班会与日常班级管理相结合,建立长效的教育机制。通过定期开展主题班会,持续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将主题班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渗透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论

主题班会作为初中班主任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促进学生成长和班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依据初中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科学设定主题班会内容,并采用有效的落实策略,能够使主题班会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主题班会的教育效果。同时,班主任充分发挥在主题班会中的引领和教育作用,精心策划、有效引导、及时总结,建立长效教育机制,能够进一步提升主题班会的质量和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在初中阶段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初中班主任应不断探索和创新主题班会的形式和内容,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育人功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曹铭珍 . 浅谈开好主题班会的“利”[J]. 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2023(10): 23.

[2] 黄晶 . 主题班会对班级管理的作用 [J]. 武汉教育云,2018(6): 2.

[3] 李海燕 . 德育视角下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实践 [J]. 山西日报数字报,2025(1): 16.

[4] 佚名 . 浅谈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J]. 学科网,2024(12): 15.

[5] 济宁市人民政府 . 邹城一中主题班会指导与管理细则 [J]. 济宁市人民政府,2022(9):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