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图像技术在高速公路隧道交通监控中的应用分析
火石
广西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市 530000
摘要:高速公路隧道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安全管理和交通秩序维护一直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关注的重点。随着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隧道交通监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首先分析了高速公路隧道交通监控面临的困难特点和挑战要点。接着系统阐述了视频图像技术在隧道交通监控中的主要应用。然后重点探讨了支撑这些应用的关键算法和技术并针对平南至武宣高速公路段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高速公路隧道交通监控系统的典型架构建立方式。最后通过提出新的系统化事故响应系统,全面分析了视频图像技术在隧道交通监控中的应用效果,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视频图像技术; 高速公路隧道; 交通监控; 应用分析
1 引言
高速公路隧道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然而,隧道内部环境复杂多变,车流量大,对隧道安全管理和交通秩序维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近年来,随着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高速公路隧道交通监控中的应用范畴越来越广泛,不仅提高了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也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撑[1]。
视频图像技术凭借其实时性、无接触性、信息量大等优势,在交通监控领域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相比于传统的监控手段,视频图像技术能够自动化地对隧道内车辆进行检测、跟踪和识别,并分析车辆运行状态,从而更好地满足隧道交通管理的需求。同时,视频图像技术还可以用于隧道内部环境的监测,为应急管理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支持[2]。
本文将深入分析视频图像技术在高速公路隧道交通监控中的应用现状和关键技术,探讨典型系统架构,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应用效果,最后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进一步推动视频图像技术在隧道交通监控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2 隧道交通监控的现状
高速公路隧道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安全管理和交通秩序维护一直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关注的重点。与地面道路相比,高速公路隧道交通监控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特点和更加迫切的管理需求。
高速公路隧道是一种封闭式结构,内部环境较为复杂。第一,隧道内的光照条件变化较大,从隧道入口到出口可能会出现明暗交替的情况,且隧道内的车辆灯光变化引起的炫光现象。这些都给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带来了新的挑战[3]。第二,隧道内部还存在一些引山体自身结构和道路线路自身曲线而引起的视线遮挡和阴影问题,这也会影响监控设备的检测效果。高速公路隧道通常车流量较大,车辆密集度高,且车辆型号复杂多样。这就要求监控系统能够对大量车辆进行实时检测和跟踪,并对不同类型的车辆进行准确识别[4]。第三,还需要能够及时发现隧道内的违章行为,如超速、占用应急车道、紧急停车等,以确保交通秩序良好,隧道内部顺畅通行。隧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一旦发生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需要监控系统能够及时预警和处理各类异常事件,为隧道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撑[5]。此外,隧道内部环境的监测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检测温度、湿度、烟雾浓度等。
3 监控系统的设计
3.1基本功能设计
针对上述现有的高速公路隧道交通的特点和视频监控需求,本文所研究视频图像技术在隧道交通监控中的应用主要功能实现包括以下方面[6-9]。
首先,车辆检测和跟踪是隧道交通监控的基础功能。通过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在隧道出入口及隧道内等距离建立摄像拍照系统,可以对隧道内的车辆进行实时检测,获取车辆的位置、速度、行驶轨迹等信息。常用的算法包括背景建模、目标检测、多目标跟踪等。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应对隧道内复杂的光照条件和视线遮挡问题,保证车辆目标的准确检测和持续跟踪。其次,在车辆检测和跟踪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利用高分辨率视频图像技术对不同类型的车辆进行多次信息采集并通过自行建立的数据库对车辆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并进行交通规则的内嵌式规则载入,用于检测车辆是否存在超速、占用应急车道等违章行为,做到及时预警和处理。该方案需要结合车辆特征提取、机器学习分类算法等技术手段。 其次,视频图像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隧道内车辆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车辆碰撞、堵塞等,能够及时通过广域通讯系统预警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紧急处理。通过采集的图像和中心处理器结合算法计算对隧道内的车流量、通行效率等进行分析,为交通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并结合异常事件检测、交通态势分析等技术对隧道交通的长期安全运行提供保障。最后,视频图像技术还可以用于隧道内部环境的全面监测,如检测隧道内的温度、湿度、烟雾浓度等指标。这些环境信息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隧道事故的发生,可以为隧道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应对措施。
3.2算法应用设计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功能建设需要软件与硬件的协同支持,而将视频图像技术在高速公路隧道交通监控中高效应用的关键为逻辑算法和处理方法的选择,其主要的涉及环节为以下三部分,其链式关系如图1所示。
这三部分对整个系统的算法构建具有各自的特征与意义。目标检测和跟踪是视频图像技术在交通监控中的基础功能。传统的算法主要包括背景建模、运动检测、卡尔曼滤波等,能够较好地适应复杂的光照条件和视线遮挡问题。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如YOLO、Faster R-CNN等也开始在隧道监控中得到应用,其检测准确率和鲁棒性都有较大提升[10]。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技术则是视频图像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图像分割,可以从复杂的隧道场景中准确提取出车辆等目标区域。然后,利用颜色、尺寸、车牌等视觉特征对车辆进行识别和分类。这些特征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的车辆分类和违章检测效果。算法性能评估与优化是视频图像处理不可缺少的部分。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车辆检测、分类、行为识别等方面展现出了优越的性能。如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车型分类模型,可以准确识别不同类型的车辆;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事故预警模型,能够及时发现隧道内的异常情况。这些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隧道交通监控的智能化水平。对于不同的视频图像处理算法及车辆识别与处理,需要针对隧道监控的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评估指标可以包括检测准确率、跟踪稳定性、分类准确率等。通过对算法进行调参、数据增强、迁移学习等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算法在复杂隧道环境下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总的来说,视频图像技术在隧道交通监控中的应用需要依托于目标检测与跟踪、图像分割与特征提取、深度学习等核心算法和方法。这些技术的持续创新和优化,将为隧道交通监控提供更加智能化和可靠的解决方案。
3.3硬件系统构成
基于视频图像技术的高速公路隧道交通监控系统通常由以下三个子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
1 视频采集子系统
视频采集子系统是整个监控系统的基础,主要包括隧道内布设的高清摄像头、视频编码设备和传输网络。摄像头的布设需要考虑隧道内的光照条件、视线遮挡等因素,确保获取的视频图像质量满足后续处理的需求。
2 图像处理与分析平台
图像处理与分析平台是视频图像技术在隧道监控中的核心部分。该平台负责对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实现车辆检测跟踪、车辆分类违章检测、事故预警分析等功能。平台的硬件选择需要考虑算力要求,软件系统的设计也需要针对隧道场景进行优化。
3 数据存储与应用子系统
数据存储与应用子系统主要负责对分析结果进行存储和管理,并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提供可视化界面和决策支持。存储系统需要根据监控数据的类型和容量进行合理设计。同时,应用系统还可以实现实时预警、历史查询等功能,满足隧道安全管理的需求。
通过上述三个子系统的协同工作,可以构建出一个功能完备、性能优异的高速公路隧道交通监控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如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未来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4核心算法优化与应用分析
视频图像技术在高速公路隧道交通监控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代表区,部分高速公路项目横穿山峰与峡谷,桥隧海拔比较高,施工难度大的同时,总体长度长,且隧道蜿蜒连绵。该系统通过安装高清摄像头,实现了对隧道内部的全方位覆盖。这些高清摄像头不仅能捕捉到高质量的视频图像,还能在各种光照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图像清晰度。此外,监控系统包括一个高级的图像处理分析平台,该平台配备了最新的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用于处理和分析从摄像头收集到的图像数据。
使用经过训练以检测交通事故发生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架构。在描述体系结构之前,定义网络输入。对视频进行处理成段。因此,视频的时间分割需要进行基本分析,以确定哪种方案最适合生成片段,同时考虑处理片段的计算成本与生成足够的视觉特征以提取网络学习到的模式之间的权衡。
摄像机可以借助影像和机制,捕捉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件,以便在未来对其进行存储、观察和处理。使用与数码相机相同的概念,摄像机使每秒捕获多张照片成为可能,从而使正在发生的事件被数字记录下来。这些代表视频的图像被称为帧。摄像机允许以每秒不同帧数(FPS)进行记录。这意味着FPS的数值越高,屏幕上物体的移动就越流畅。
为了解决交通事故检测问题,系统采用卷积LSTM层架构,其第一部分被设计为自动图像特征提取器,对视频片段的每一帧进行处理[11]。然后,将这种数据的新表示用作经验设计的递归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从输入数据中提取时间信息。最后使用密集的人工神经网络块来执行检测事故的二元分类。
该模型由三部分组成:空间特征提取器、时间特征提取器和二值分类器。第一部分使用Inception V4体系结构。该模型使用ImageNet数据集进行训练,该数据集通过在一千个不同类别中对图像进行分类来解决该问题,显示出高性能。然而,这个预训练的模型在检测图像中的交通事故时并没有显示出很好的结果,因为模型是用完全不同的任务训练的。因此,在应用迁移学习时,它寻求在新任务中补偿知识的获取。出于这个原因,使用带有图像中的交通事故示例的新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调整。
为了从视频类型数据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有必要了解时间和空间特征;因此,需要使用能够提取这类特征的模型。因此,基于LSTM层的神经网络构造了一种结构,该结构接收调整后的Inception V4结构计算得到的特征向量作为输入。
最后,需要检测视频片段中是否包含交通事故。为此,提出了使用正则化方法的密集人工神经网络块,使最终模型能够泛化解。
总之,该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通过集成先进的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环境监测工具及改进处理算法解决了隧道交通监管问题,为管理局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以确保隧道交通安全、有序,同时为应对紧急情况做好充分准备。这一系统的成功实施,为其它省份和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参考。
5 结论及展望
视频图像技术在高速公路隧道交通监控中的应用显著提升了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管理效率。通过详细分析关键技术和实际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技术在提高交通安全、优化交通流量以及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视频图像技术在隧道交通监控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特别是5G通信和边缘计算的引入,将为实时数据处理和智能决策提供更强大的支持。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优化,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将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为社会提供更安全和便捷的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彦龙,王辰晨,林森,等.高速公路隧道智能管控现状及管控模式需求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24,53(01):59-63.
[2]伍朝辉,常莹,李青,等.基于三维视频融合的隧道运营管理创新应用研究[J].隧道建设(中英文),2022,42(01):154-161.
[3]张振东.基于安全闭环的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改造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09):148-149.
[4]胡建科,卢娟.基于信息化管理的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J].西部交通科技,2020,(02):144-147.
[5]赵霞飞.高速公路隧道监控子系统及控制策略的设计[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1,11(03):56-58.
[6]宋晓轩.高速公路特长隧道交通监控与控制策略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2,(31):122-124.
[7]赵向南.公路智能隧道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山西电子技术,2020,(04):16-18.
[8]郑海波.宜威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方案研究[J].通讯世界,2020,27(05):218+220.
[9]陈剑兴.基于WinCC OA的隧道监控系统研究[D].福州大学,2021.
[10]辛奇峰.对基于视频检测技术的智能隧道交通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1):134-136.
[11]王彩凤.基于扩频通信的隧道车辆定位安全与监控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