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策略分析
李容
兴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步伐,电力工程现已成为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企业积极完善预结算编制方案,对于整体提升电力工程成本预测和控制效果、提高工程决策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的特点为落脚点展开讨论,从多维度提出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的策略,以期为相关企业开展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
前言:预结算编制是电力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影响项目实施和成本控制的关键独立因素。电力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预结算编制方面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包括设计变更或计算误差,导致实际工程量与预结算工程量出现误差;材料价格受市场影响出现波动,降低预结算的准确性;预结算编制制度不完善等,为预结算结果与实际成本偏差埋下了极大隐患。基于此,如何基于电力工程实际情况,完善预结算编制方案现已成为相关企业关注的重要话题。
1.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概述
预结算编制主要是指电力工程项目实施前,基于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材料价格、人工费用等指标,预估和核算工程成本的过程,旨在为工程项目提供成本控制的依据,确保工程项目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实施,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其主要特点如下。
统一性:在电力工程推进的各个环节中采用统一的价格计算标准,在制定清单计量项目时,需根据《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等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不能随意更改。
政策性:电力行业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在预结算编制过程中,应全方位考量电价政策、税收政策、环保政策等,及时根据政策调整进行费用计算。
复杂性:电力工程建设包括前期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后期运维等多个环节,且每个环节均具有不同的费用构成,预结算编制时需充分考虑多个要素,以免出现编制偏差[1]。
2.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策略
2.1着力完善编制流程
合理的预结算编制流程规范着电力工程推进的每一个环节,直接影响着项目的质量和进度。一方面,明确编制依据。相关人员需全面梳理电力行业计价规范、费用定额标准等电力工程相关的法规政策,深入研读电力工程项目的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等材料,结合相关案例的预结算资料以及市场上相关材料、设备的价格信息,总结分析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造价构成,以此精准把握工程的建设内容、技术标准和施工工艺,为后续编制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细化审核程序。在内部审批环节中,企业需安排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人员全面审查“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定额套用是否合理”“费用计取是否合规”“各项费用的汇总是否正确”等,并落实多级审核制度,先由编制人员进行自审,再由项目负责人开展初审,最后由上级部门终审,层层把关,以此及时发现预结算编制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加以修正,而辅以外部审核机制,邀请专业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或行业专家进行系统审核,将进一步提高预结算编制的质量。以某电力工程为例,相关企业依据相关的预结算编制规范,对具体的编制流程进行了规范,详见下图1。
2.2准确计算工程量
工程量计算属于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的核心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工程成本控制与投资决策效率。预结算编制相关人员需全面学习和熟悉电力工程量计算规则,掌握各种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和技巧,以此提高工程量计算的精准化程度[2]。以某电力工程为例,预结算编制人员在仔细核对完图纸信息,同设计人员沟通明确图纸细节后,引入了计算机软件等现代化计算工具就具体的工程量展开了计算,具体如下。
变电工程:各类变压器按“台”计算,区分不同容量、电压等级;断路器、隔离开关等按“台”计算,明确型号、规格。母线按材质、规格以“米”计,而绝缘子安装则按“个”计,具体依据材料类型和安装方式确定。
配电工程:从起点到终点,包括直埋、穿管、桥架敷设等各种方式,准确测量路径长度,并考虑电缆终端头、中间接头处的预留长度(见下表1)。
2.3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是引起电力工程成本波动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关企业加强设计变更控制,对于保障预结算编制同工程实际情况相贴合,维持电力工程预算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具有重要作用。在电力工程设计阶段,电力企业应积极做好前期勘察工作,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评审,以此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降低因设计不合理而引起设计变更的风险。与此同时,规范设计变更流程至关重要。在项目启动之前,设立一个专业化的变更管理小组,细化设计变更的申请、审核、批准、实施、反馈等各个环节,切实做好技术可行性评估、经济性预测、工期影响因素分析等各项工作,依据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超支问题出现的风险。此外,强化设计变更监督与管理是确保电力工程按设计变更审批后的方案落实的重要方式,相关人员需定期系统收集项目参与人员意见与建议,回顾阶段内预结算编制问题,精准识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此保障电力工程按照预设方案顺利推进[3]。
2.4加强部门沟通协作
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提供的信息和工作成果相互关联,完善的沟通协作机制将有效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信息的高效流通和共享,为预结算编制工作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是关键。相关企业应切实明确设计、施工、物资采购、预结算等各部门在编制工作中的职责和分工,例如,承包单位应按时完成结算资料的编制、上报,安排专人配合监理(集成)单位、机电公司、合约管理中心、市财评中心(含市财评中心委托的造价咨询单位)进行结算全过程对审工作,监理单位则需负责督促承包单位及时报送结算资料,对相关资料开展初审,并定期召开交流会,及时解决各部门在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此外,搭建涵盖资料存储与检索、实时信息交流、市场信息查询等功能的信息共享平台至关重要[4]。依托该平台,相关人员可就市场上各类材料与设备的价格变化趋势、材料计价方式等进行细化和调整,从而为预结算编制提供有利参考,也可一定程度上避免因合同条款不明确而引发纠纷问题。
结语:预结算编制是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项目经济效益、控制成本风险、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相关企业应立足项目实际情况,着力完善编制流程,准确计算工程量,并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辅以完善的沟通协作机制,以此整体提高预结算编制质量与效率。未来,电力行业持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进步趋势下,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工作将向智能化、数字化层面迈进,助推电力工程项目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跃林.电力工程预结算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初探[J].电脑采购,2020(2):232-234.
[2]郑月娟.电力工程造价中预结算审核方法及应用实践[J].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2021,(04):136-136.
[3]赵劲宇.电力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19):249-250.
[4]贺茂松.电力工程造价中预结算审核方法及应用实践探析[J].数码-移动生活,2022(1):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