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童话搭建表演的阶梯
金霞
苏州市吴中区藏书实验幼儿园 215156
作者姓名:金霞,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江苏苏州,出生年月:1988.11,学历:本科,职称:幼儿园一级教师,发表署名单位:苏州市吴中区藏书实验幼儿园,署名单位所在省市:江苏省苏州市, 单位邮编:215156,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摘要: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的开展,可以有效帮助幼儿获得自信表现、感受童话文学、实践童话迁移的机会,对幼儿的肢体动作、交往能力、表演表现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幼儿没有接触过童话剧的表演,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表演前期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在中期促进幼儿的表演技能发展,在表演成型时增强幼儿的自信,发现小问题并完善表演。
[关键词]童话剧;表演;推进;实施
童话故事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文学形式,将童话故事改编为童话剧,让幼儿亲自参与到童话的表演中去,能够极大促进幼儿的表演表现能力提升。由于幼儿的经验与能力有效,在进行童话剧表演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幼儿推入其中,而是要帮助幼儿一步步进行推进,在参与到同一个童话剧的表演中来时,从了解、练习、优化完善、兴趣提升、最后成果等等,应当有一个过程。
一、前期激发——以兴趣作为表演的基础
兴趣是幼儿进行童话剧表演中的最好的老师。若幼儿对童话剧表演没有兴趣,那么任凭教师在表演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幼儿的表演都不会出现情感共鸣。笔者任务,在表演前期,培养对童话故事和对表演的兴趣,并让幼儿感受表演的轻松、愉悦,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分三步进行:
(一)趣味故事讲述,角色个性分享
教师在选择给幼儿表演的童话故事后,需要先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对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发现每一个故事角色都有一定的个性表现。在故事的讲述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表现方式,让幼儿能够获得完整的故事内容与角色个性认知。
故事的讲述、游戏的进行、谈话的持续,让幼儿对故事了解、对故事增加兴趣、对角色个性有了自己的想法。这对后期的表演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挖掘角色对话,增强故事记忆
对于后期要表演的童话内容,挖掘角色的对话至关重要。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将故事的对话进行设计,与表演的对话一致,这样就可以避免幼儿在熟悉了故事内容以后,需要再次对已经熟悉的对话做改变,这不利于幼儿对台词的记忆。
(三)自主角色配乐,尝试代入情感
对话的完成,很大程度上已经让幼儿了解到了故事的角色表现情况和故事的发展流程。为了让幼儿的情感有一定的代入,教师还可以和幼儿一起进行音乐的选择,让幼儿在相应的地方选择相应的音乐,并表现相应的情绪。
二、中期进步——总结观察引导技能提升
对幼儿来说,前期激发的过程,让他们了解了故事、进行了对话表现与练习、做了情感与音乐的铺垫,这时候已经能够比较好地进行故事的简单表演了。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要求不能过高,要给予幼儿自由的空间、自主的表演机会,当幼儿有了一些较好的表现时,就需要给予幼儿肯定与鼓励。
(一)回顾表演,以评价促发展
在前期的表演表现时,教师需要留存幼儿的表演影像,让幼儿在中期的时候能够观赏自己的表演,这不仅仅能够让幼儿有一定的荣誉感、自信感,同时还能够帮助幼儿在评价表演的过程中提升对故事的感受、发现表演问题,并共同作出合理的解决。这样能更快帮助获得表演技能的提升。
(二)勇于表现,用鼓励助提升
在班级中,难免有一些幼儿比较内向,在进行童话剧表演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内向或者自信心不足的幼儿进行鼓励,帮助幼儿表现自我,使他们在进行童话剧表演的过程中更自信。
对幼儿来说,角色个性的认知并不是教师直接如告知大人一样告知他们的,而是练习中逐渐引导幼儿关注的。练习的过程,就是游戏的过程,让幼儿人没有压力,有趣、好玩,幼儿才乐于记忆,才能够真正获得内化的进步。
三、后期完善——自主准备增加表演期待
每一个童话剧的表演都是很有趣的,幼儿在表演的时候,不仅仅要表现出角色的动作、表情、声音形象等,还需要和其他的角色有互动。这些互动,在后期的完善中,可以使童话剧的表演真正完善起来。
(一)细节完善,让交往更为自然
交往的细节包括了幼儿表演中的物品交接、眼神交流、语言对话、站立的位置等等,在前期的对话、场景的表演中,幼儿对情节以及比较熟悉了,在完善的阶段,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幼儿进行细节的完善,让幼儿之间的表演交流更为自然一些。
(二)场景完善,让舞蹈融入其中
童话剧的表演是非常具有趣味性的,幼儿人数众多,大家都非常乐于参与,但是角色的配置并不能支持所有幼儿都加入到表演的行列中去。教师可以在场景中加入舞蹈的表现,让所有幼儿都能够有机会上台表演,并且也丰富了剧情的表现形式。
(三)道具完善,让表演趣味更浓
在正式表演前,和幼儿一起决定每一个角色所需要的道具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工作不应当是教师一人进行的,而应当是幼儿和教师一起承担。这种共同准备,可以让幼儿再一次体会到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点、情绪特点、场景特点、外表特点等等,有利于故事的情节起伏。当幼儿穿上这些服装进行表演时,他们的角色表现性也将能更强烈。
通过对表演前期的准备、简单对话的分场练习,再到中期的完整表现、对幼儿的评价与鼓励、后期的期待感提升,幼儿必定能够在一步步的推进中,真正走入童话表演的舞台上去,并且完成人生中最初的完整的、有角色接触、有交往、有情境的表演,这对于幼儿后期与人交往、自主表现中的自信都是非常重要的,幼儿通过表演获得的成就感也将使他们越来越自信。
参考文献:
[1]孙晨露. 利用动画资源优化幼儿的童话剧表演[J]. 学苑教育, 2014(24):94-95.
[2]陈露露. 暗示指导策略在小班幼儿童话剧表演中的运用[J]. 新课程学习·中旬, 2014(6):210-211.
[3]许文娟. 浅谈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的指导策略[J]. 新课程:小学, 2014(3):148-149.
[4]张静. 浅谈如何在童话剧角色表演中促进幼儿的发展[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12):340-340.
[5]邹萍. 在不知不觉中推动幼儿童话剧活动的深入[J].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15(2):50-50.
[6]张红娟. 把童话剧表演的主动权还给幼儿[J]. 当代幼教, 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