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玉枇杷市场发展前景探析
刘小雪 吴敏娜(通讯作者)
昆明文理学院
项目来源:2023年昆明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醉玉枇杷”,立项编号:2023XJ5355
摘要:近年来,随着居民购买能力提高、水果供应周期拉长、生鲜水果电商快速发展等的拉动,水果消费需求整体呈正增长态势。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提高,绿色、生态、有机的优质水果成为消费者购买生鲜水果的首选。本文以“醉玉枇杷”为例,分析醉玉枇杷项目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等方面探析未来发展前景,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醉玉枇杷; SWOT分析; 对策
一、醉玉枇杷项目发展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拥有“早春第一果”美誉的枇杷,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由于枇杷中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时又可以润肺止咳,清热解毒,有助于补充人体的营养,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不断重视,枇杷的需求量也会持续增加,枇杷的消费量一直在增长。
然而,枇杷属于名贵小果种,在水果中栽培面积和产量所占的比重都比较小,供应不足。同时气候环境的高要求和不完善的营销渠道等因素制约枇杷的发展,此外,枇杷在国内市场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知名的品牌、很难在市场上形成认知度,成为了醉玉枇杷项目发展的一大痛点。
二、“醉玉枇杷”市场前景分析
“醉玉枇杷”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的模式,向消费者提供集色、香、味于一体的高营养、绿色、生态、有机的优质大五星枇杷鲜果。
(一)项目优势
1.品种优上市早,我们的大五星枇杷经改良疏果后,平均果重85克,最重达到199克,具有果特大、脆甜多汁、肉质细腻的高品质。醉玉枇杷相较于其他地区5~6月上市的大五星枇杷品种,本项目的产品上市时间为4中旬月,比同类产品提前半个月进入市场,可以抢先占市场份额,更快地捕获利润,获取更高的经济价值。
2.地理优势,本项目大五星枇杷生长在永善县金沙江沿岸地带,纬度28度,气候温暖湿润,在产品开花到成熟期间的日均光照量高达10小时,阳光日照充足,土地肥沃,是种植优质大五星枇杷的胜地。
3.先进科学的种植技术,本项目不仅拥有自己的专业种植团队,还获得了云南省农科院专家教授的指导,掌握并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一整套统一的种植管理技术。大到什么时候修枝、疏果、套袋,小到一棵树保留多少颗种子都有严格的规定。同时,枇杷种植过程中坚持自然成熟,不催熟不打农药,保证产品质量。
4.政府政策支持,近年来,永善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沿金沙江适宜枇杷种植区域的生产发展,结合乡村振兴国策,把枇杷产业发展列入本县的六大特色农业发展项目之一,本项目产品作为县政府引进项目,受到永善县政府大力支持,目前已获得土地补贴、有机农产品费用减免以及农业专家技术指导等帮助。
5.商业模式创新,本项目已建立微信公众号,宣传推广产品;并通过抖音平台,建立“醉玉枇杷”抖音公众账号,为各目标消费群搭建了“醉玉枇杷”线上交易服务平台,该平台提供了一个集产品销售、产品宣传、种植技术科普为一体的个性化服务。
(二)项目劣势
1.较难运输和保存,昭通县交通不发达,高速公路网并未完全建成,成熟的枇杷只能放到2~3天,并且果实碰撞后容易坏果不易运输,这给我们的采摘和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需要采摘速度快,运输和冷藏链的要求较高。
2.知名度不高,昭通市对五星枇杷的宣传度不够高,导致很多人并不知道昭通产出的枇杷汁多果嫩性价比高。
(三)“醉玉枇杷”的机会分析
1.地方政策支持,永善县政府发布《永善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重点强调发展优势农业,在金沙江沿岸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规划打造沿江万亩枇杷示范园4万亩枇杷产业发展着力打造金沙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实现农旅融合发展。
2.市场前景广阔,枇杷的种植前景非常广阔。首先,它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比较高。其次现在大部分人吃的新奇,大众化的水果种类太多,更倾向于原生态的野果,而且北方的地理条件并不是很适合于种植,很多人并没有尝试过吃枇杷,因此运输链加强以后肯定会有供不应求。最后枇杷有“水果之后”和“果之冠”的称号,含蛋白质,纤维素,苹果酸和胡萝卜素等人体所需营养元素深受各类健康生活用户的喜爱,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醉玉枇杷”的威胁分析
1.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大五星枇杷在市场上的亮眼表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了大五星枇杷的栽培与销售的队伍中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强。从长远来看,是本项目未来发展的不小威胁。
2.农业风险加大。气候的变化,会对大五星枇杷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大五星枇杷的产量。因此,在我们本项目种植过程中,遇到极端天气,防寒是考验。这也是本项目面临的潜在威胁。
三、“醉玉枇杷”的市场发展建议
(一)加强人才、科技投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发展枇杷特色产业同样离不开人才。须进一步完善枇杷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充实科技人才,坚持县、乡(镇)服务组织以政府为主导的原则,整合农业部门、县乡农技中心及乡村干部等各方力量,建立县有枇杷产业服务中心、乡(镇)有枇杷技术服务站、村有专职枇杷辅导员、组有枇杷科技示范户的四级服务网络,以新果园标准化栽培、老果园提质增效为突破口,通过各种途径普及枇杷科技知识,突出重点抓培训,提高广大果农科技素质,纠正果农的不良种植方式。提高枇杷的种植质量。
(二)推进产业多样化发展
以“生态文明”为本、“历史文化”为魂,利用枇杷园美景和劳作旅游等项目,举办枇杷观花节、采果节、评比节等活动,打造农旅结合村镇,充分发挥枇杷果园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生态涵养及文化传承等功能。推动旅游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通过游客果园采摘和品牌宣传推动枇杷产业发展。
(三)拓宽消费市场
发展枇杷特色产业,除抓品牌外,还必须抓好企业和市场,走商品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竞争力强,集收购、洗选、贮运、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枇杷加工营销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经营模式,巩固现有市场,开辟和占领新市场。
参考文献:
[1]晏承泉,吴涛,徐江,胡朝举,黄道辉,柯延斌.三峡库区移民高标准柑桔示范园建设措施[J].中国南方果树,2005,(03):29~32.
[2] 蒲成伟,杨贵川,陈品文,周立,黎德富,杜晓秋.乡村振兴背景下南充晚熟柑桔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果业信息,2022,39(10):20~23.
[3] 李丙金,李敬锁,刘学忠.基于发展果业经济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实现路径[J].中国果树,2022,(10):72~77.
[4] 余治国,李东.三峡库区主体特色农业发展战略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8,(03):135~138.
作者简介
刘小雪,女,(2002.4-),昆明文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吴敏娜,女,(1987.9-)副教授,硕士,昆明文理学院,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