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成本预测与成本管控
苏易
中山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中山市南区大新路 528403 研究方向:电力工程造价
摘要: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预测与管控关乎项目成败与企业效益。通过基于历史数据、专家经验及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成本预测,从项目规划、实施到竣工验收各阶段把控成本要点,强化两者协同并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能有效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增强项目竞争力,实现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成本预测;成本管控
引言
电力工程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发展、保障社会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成本预测与成本管控是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实现企业盈利目标的核心环节。然而,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市场竞争的加剧,项目成本管理面临着诸如原材料价格波动、施工技术复杂等诸多挑战。
一、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成本预测方法
1.1 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预测法
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预测法是通过收集和分析过往类似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数据,找出成本变化规律,以此预测当前项目成本。首先,需全面收集各类相关数据,涵盖项目规模、施工周期、材料用量及价格、人工费用等信息。这些数据来源广泛,包括企业内部项目档案、行业数据库等。接着,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构建成本预测模型。例如,通过回归分析确定项目规模与总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根据当前项目规模预测成本。
1.2 结合专家经验的定性预测法
结合专家经验的定性预测法充分利用行业专家的丰富经验与专业知识对项目成本进行预测。专家们凭借多年在电力工程领域的实践经验,对项目各环节成本有深入理解。在预测过程中,组织多位专家针对项目特点,如特殊地形施工、新型技术应用等,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判断。专家们会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政策法规变化等难以量化的因素对成本的影响。
1.3 运用数学模型的定量预测法
运用数学模型的定量预测法借助数学工具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成本进行精确计算与预测。依据项目的技术经济特征,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例如,对于输电线路工程,可根据线路长度、杆塔数量、导线规格等参数,建立成本预测模型。模型中考虑材料成本、运输成本、安装成本等各项费用的计算关系。通过输入项目具体参数,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运算,得出成本预测值。这种方法科学性强,能准确反映项目成本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但模型构建需要专业的数学知识与对电力工程的深入了解,且模型参数的确定需大量数据支持,若数据不准确或模型假设不合理,可能导致预测偏差。
二、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成本管控要点
2.1 项目规划阶段的成本预控
项目规划阶段是成本管控的源头,对项目成本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此阶段,需进行详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全面评估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从项目选址、方案设计到设备选型,都要充分考虑成本因素。例如,在项目选址时,要综合考虑土地成本、运输条件等对后续施工成本的影响;在方案设计环节,对比不同设计方案的成本差异,选择最优方案。同时,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明确项目各阶段、各部分的成本目标。成本预算要结合市场价格波动、项目风险等因素,预留一定弹性空间。
2.2 工程实施过程的成本监控
工程实施过程是成本发生的主要阶段,需进行实时成本监控。首先,严格控制材料成本,对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与使用进行全程管理。通过招标采购、集中采购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加强材料运输与存储管理,减少损耗;严格执行材料领用制度,避免浪费。其次,合理控制人工成本,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劳动力,避免人员闲置或过度加班。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再者,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与分析,定期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例如,若发现某部分施工成本超支,及时排查是材料价格上涨、施工工艺变更还是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针对性解决问题。
2.3 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核算与分析
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核算与分析是对项目成本管控效果的最终检验。在项目竣工后,要全面、准确地核算项目实际成本,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设备购置费用、管理费用等各项支出。对成本核算结果进行详细分析,评估成本控制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与预算成本、同类项目成本对比,总结成本节约或超支的经验教训。例如,分析哪些环节成本控制有效,哪些地方存在改进空间。同时,对项目成本管理过程进行评价,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将成本核算与分析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作为绩效考核、成本管理改进的依据,促进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成本预测与成本管控的协同及优化策略
3.1 成本预测对成本管控的导向作用强化
成本预测为成本管控提供明确方向,应强化其导向作用。准确的成本预测结果能帮助成本管控人员明确成本控制目标,制定针对性的成本管控计划。例如,通过成本预测得知某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在设备采购环节成本占比较高,成本管控就可重点关注设备选型、采购渠道等方面,制定严格的设备采购成本控制策略。同时,成本预测中对项目各阶段成本的预估,可引导成本管控合理分配资源,优先保障关键环节成本控制,确保项目整体成本处于可控状态。此外,成本预测所考虑的风险因素,为成本管控提供风险预警,使成本管控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避免因风险发生导致成本失控。
3.2 成本管控反馈对成本预测的修正优化
成本管控过程中的实际数据反馈对成本预测具有重要的修正优化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本管控所获取的实际成本数据、成本偏差信息等,可用于检验成本预测的准确性。若发现实际成本与预测成本存在较大偏差,深入分析原因,如市场价格波动超出预期、施工工艺变更等,将这些因素纳入成本预测模型或调整预测方法,对后续项目的成本预测进行修正优化。例如,通过成本管控发现某类新型材料在实际使用中因性能问题导致成本增加,在后续项目成本预测时,就可更准确地评估该材料成本,并考虑可能的替代方案。通过不断的反馈与修正,提高成本预测的精度与可靠性。
3.3 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协同优化
利用信息化手段能有效促进成本预测与成本管控的协同优化。借助项目管理软件、成本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工具,实现成本预测与成本管控数据的实时共享与交互。成本预测数据可直接导入成本管控系统,为成本控制计划制定提供依据;成本管控过程中的实际数据实时反馈到成本预测模块,便于及时调整预测结果。同时,信息化系统可对成本数据进行深度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成本变化规律、成本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等,为成本预测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支持,为成本管控提供更精准的决策建议。例如,通过分析大量项目数据,发现特定地区施工环境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成本预测与管控中更好地考虑这一因素,提升成本管理的整体效能。
四、结论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成本预测与成本管控相辅相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科学运用基于历史数据、专家经验及数学模型的成本预测方法,精准把控项目规划、实施及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管控要点,并强化两者协同、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能够有效应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中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诗元.电力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管理与成本控制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1,38(10):134-135.
[2]查干夫.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20,(14):19-20.
[3]陈雅静.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J].低碳世界,2020,10(01):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