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作者

陈猛 许圣翰

湖南科技学院

摘  要: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是党的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面临政治领导力有待提升、组织覆盖力有待加强、社会号召力有待增强等困境,可以从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和社会号召力等维度进行思考,以期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  组织力  挑战  对策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学院2022年度党建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路径研究”(湘科院校发〔2022〕108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01).]]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高校党建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依托。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事关高校贯彻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基于此,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政治领导力有待提升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是指高校的各个基层党组织带领党员及群众落实党的相关路线政策,确保高校各项事业有序发展的能力。诚然,高校非常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政治建设和思想引领方面做得不到位。一是高校基层党组织重业务,轻党建的的观念依旧存在。在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中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尚未有效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二是部分党员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鉴于党的创新理论内容丰富且更新速度飞快,从而导致部分党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下降,学习贯彻党的方针不坚决,未能及时将党的正确主张融入工作全过程,从而影响了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提升。

(二)组织覆盖力有待加强

组织覆盖力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能够有效覆盖全社会各领域各群体的一种能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力作为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弱成为评价党组织组织力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基于此,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增强组织覆盖力自然成为了彰显党在高校的核心作用的内在要求。实际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力就是要有效推动党的组织科学有效嵌入各类社会基层组织之中,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力就必须要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凸显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力彰显。但是目前,部分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仍不完善,重业务轻党建的思维仍然存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浮于表面等问题,组织覆盖力有待加强。

(三)社会号召力有待增强

社会号召力是指特定政党能够充分依靠和发动各社会群体围绕共同的价值理念、政治目标和社会愿景付诸行动的能力。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号召力有待增强。一是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党外群众号召力不强。国内外无数政党的历史都证明了只有得到了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政党才能够在斗争过程中无往不胜。各高校纷纷通过严格党规党纪、提升党员队伍的纯洁性等措施提升了群众对高校党组织的信任度。但由于社会现实条件的影响与制约,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有时无法满足党外群众的诉求,从而削弱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号召力。二是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对群团组织号召力不强。实际上,群团组织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作为党组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群团组织的相关工作至关重要。鉴于部分高校党团组织的行政化管理,致使高校党建工作较为生硬,尤其是部分高校党团工作并没有从党员群众的实际出发,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减少,从而使得党组织的社会号召力有待增强。

二、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基本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激活基层党组织,增强基层组织力。”[[[]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79.]]毋庸置疑,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可以从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和社会号召力等维度进行思考。

(一)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是增强组织力的首要前提

政治领导力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核心要素,加强政治领导力建设,提升政治领导力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首要前提,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亦是如此。一方面,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高校基层党组织是推动各高校二级部门长效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不断增强自身政治功能,努力保持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关系。可以通过完善党组织领导体制机制、发挥先进党员模范引领作用、全力纠正党的领导弱化与治党不力等措施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其次,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把关作用。发挥政治把关作用是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关键,各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把好政治关,比如,在科研教学方面,要加强对学科专业发展、学术理论研究、课堂教学过程的考察;在人才引进方面,要重点关注政治表现、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坚决贯彻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在干部提拔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坚持科学的选人用人标准,坚持强化政治考核标准,从而有效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

(二)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力是增强组织力的重要环节

党支部是构成基层党组织的基础条件,作为党组织的基本组成单位,加强党支部建设成为了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覆盖力的基本前提。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变革与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高校内部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原有的以教研室为单位的党支部设置方式可能无法兼顾到全体成员,从而出现了党组织覆盖不到位的现象影响了组织覆盖力的彰显,基于此,各高校要创新党支部设置方式,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力。一是以教学科研团队为基础建立党支部,在此党支部中,支部成员有着相似的专业背景和科研方向,此举能够有效加深党支部成员的沟通,尤其是能够缓解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二是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当前学生党支部往往是以学院为单位,由于支部成员人数较多,这就容易出现支部成员互相并不熟悉的情况,支部书记也并不能时常关心注意到全体成员,从而难以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而以班级为单位建设党支部,能够利于发挥党建带领班级建设的作用,并能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全过程管理与教育,这就从侧面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力。

(三)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号召力是增强组织力的有效依托

高校能够为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但在此过程中,高校也必须要不断适应社会、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将科研工作、人才培养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号召力亦是如此,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及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一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人文关怀。当前,部分高校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仍然停留在行政管理层面,安排任务时缺乏人文关怀,致使部分党组织联系师生群众乏力,影响了党组织社会号召力的凸显。各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树立先进服务理念、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完善高校党群服务平台、建设党员先锋模范岗等渠道加强党员与群众的沟通,及时了解并解决师生群众在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难题。另一方面,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知识生产与运用是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方式,作为传播知识、创造知识的高校务必要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和联系,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此过程中要发挥基础性作用,凭借自身智力优势与社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解决社会难题,从而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以期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号召力。

参考文献: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