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托育服务供需矛盾剖析与化解策略探究

作者

卢佳慧

乌鲁木齐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家庭对幼儿园托育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当前幼儿园托育服务存在明显的供需矛盾。本文通过深入剖析这一矛盾产生的原因,从政府、幼儿园、社会等多主体角度提出化解策略,旨在促进幼儿园托育服务的健康发展,满足社会对优质托育服务的需求。

关键词:幼儿园托育服务;供需矛盾;化解策略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双职工家庭数量不断增加,家长对幼儿托育服务的需求愈发迫切。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场所,开展托育服务具有天然优势。然而,现实中幼儿园托育服务的供给与家庭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供需矛盾突出,这不仅影响着家庭的生活质量,也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一定阻碍。深入研究这一矛盾并探寻化解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幼儿园托育服务供需矛盾的表现

(一)供给数量不足

公立幼儿园托班学位紧张:公立幼儿园由于收费相对较低、师资有保障等优势,备受家长青睐。但公立幼儿园数量有限,且部分公立园并未开设托班,导致托班学位供不应求。以某一线城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该城市公立幼儿园托班的报名录取比例可达 10:1 甚至更高,许多家长为了孩子能进入公立园托班,提前一年甚至更早就开始排队报名。

私立幼儿园托育服务发展不均衡:私立幼儿园虽然数量较多,但在托育服务方面发展参差不齐。部分私立园将主要精力放在学前教育阶段,对托育服务不够重视,托班规模较小。还有一些私立园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过度压缩成本,导致托育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家长对这类幼儿园的托育服务缺乏信任,不愿选择。

(二)供给质量不高

师资队伍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托育服务面对的是年龄较小的幼儿,需要教师具备更专业的婴幼儿护理、教育知识和技能。然而,目前幼儿园托育服务师资队伍中,部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托育专业培训,缺乏对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深入了解。在实际教学和照护过程中,难以根据幼儿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照料服务。例如,有的教师在处理幼儿分离焦虑问题时,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导致幼儿长时间处于不安状态。

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许多幼儿园托育服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要么简单照搬学前教育阶段的课程,忽视了托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要么课程内容过于单一,以看护为主,缺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例如,部分幼儿园托班一天的活动主要以幼儿自由玩耍和简单的集体游戏为主,缺乏语言、认知、艺术等领域的系统教学活动,无法满足幼儿在关键期的学习需求。

三、幼儿园托育服务供需矛盾产生的原因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资金投入有限:政府对幼儿园托育服务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这限制了公立幼儿园托班的开设和发展。一方面,新建公立幼儿园托班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场地建设、设备购置等;另一方面,对现有公立幼儿园进行改造以增设托班,同样需要资金支持。由于资金短缺,许多公立幼儿园无法扩大托班规模或提高托育服务质量。

政策引导和监管不完善: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关于托育服务的政策文件,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详细的政策引导和有效的监管机制。对于幼儿园开展托育服务的标准、资质审核、师资配备等方面,规定不够明确和细化,导致部分幼儿园在托育服务的开展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同时,监管部门对幼儿园托育服务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难以确保托育服务质量符合要求。

(二)幼儿园自身发展限制

成本压力大:开设托育服务需要幼儿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人力方面,需要配备专业的托育教师和保育员,且师生比相对较低,这增加了幼儿园的人员成本。在物力方面,要为托班幼儿配备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玩具、教具、生活设施等,采购成本较高。此外,为了确保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幼儿园还需要在卫生保健、安全防护等方面增加投入。这些成本的增加使得一些幼儿园在开展托育服务时面临较大压力,限制了托育服务的供给。

缺乏专业发展意识:部分幼儿园管理者对托育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专业发展意识。他们认为托育服务只是幼儿园的附属业务,没有将其纳入幼儿园整体发展规划中。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幼儿园对托育服务的师资培训、课程研发等方面投入较少,导致托育服务质量难以提升,无法吸引更多家长选择。

四、幼儿园托育服务供需矛盾的化解策略

(一)加强政府支持与引导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设立专项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公立幼儿园托班的建设和发展。资金可以用于新建托班场地、改善托班设施设备、提高托育服务人员待遇等方面。同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私立幼儿园开展托育服务,降低其运营成本,提高托育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

完善政策法规和监管体系:政府要制定详细的幼儿园托育服务政策法规,明确托育服务的标准、资质要求、师资配备等内容。建立健全托育服务监管体系,加强对幼儿园托育服务的日常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幼儿园要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要依法取缔。此外,要建立托育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幼儿园托育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引导家长选择优质的托育服务。

(二)提升幼儿园自身发展能力

优化成本管理:幼儿园要加强成本管理,合理控制托育服务成本。在人力成本方面,可以通过优化人员配置、提高教师工作效率等方式降低成本。例如,采用混龄班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师数量。在物力成本方面,可以通过集中采购、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幼儿园要积极争取社会捐赠和政府补贴,缓解成本压力。

增强专业发展意识:幼儿园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托育服务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幼儿园整体发展战略中。加大对托育服务师资培训的投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托育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托育服务课程研发,根据托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托育服务质量。

(三)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加强与社区合作:幼儿园要积极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托育服务。例如,与社区联合开展亲子活动、社区志愿者进园活动等,丰富托育服务内容。同时,幼儿园可以利用社区的场地资源,如社区活动中心等,开展一些特色课程和活动。社区也可以为幼儿园提供安全保障、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支持,共同促进托育服务的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幼儿园托育服务。简化社会力量参与托育服务的审批手续,为其提供政策咨询和指导服务。同时,要加强对社会力量举办的托育机构的监管,确保其服务质量。此外,还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托育服务,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结论

幼儿园托育服务供需矛盾的解决需要政府、幼儿园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监管体系;幼儿园要提升自身发展能力,优化服务质量;社会要积极整合资源,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化解幼儿园托育服务供需矛盾,为广大家庭提供优质、充足的托育服务,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幼儿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各方对托育服务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相信幼儿园托育服务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田凤娟. “托幼一体化”背景下托育服务发展路径研究 [J]. 科技风, 2024, (10): 152-154.

[2]王丽,李唯一,田丽蓉. 优化幼儿园托育服务的必要性和实践路径 [J]. 文教资料, 2022, (20): 128-131.

[3]李秋燕. “互联网+”应用于幼儿园托育服务的路径研究 [J]. 教育观察, 2021, 10 (08):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