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智慧化对隧道管理的影响
祝福云 李亚鹏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16
【摘要】本文探讨了智慧高速交通安全管理中,处在重要位置的隧道安全管理的运营方式。随着智慧化技术的发展,隧道作为高速公路中最具挑战的安全区域,管理复杂性和潜在风险较高。智慧管理系统通过智能监控、数据分析、应急预案和自动化处理等手段,有效提高了隧道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本文分析了企业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风险管理和组织变革中的关键问题,讨论了智慧化管理系统对高速隧道安全运营的提升作用,并提出了智慧化管理的思路。研究表明,智慧隧道管理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还能优化整体运营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后,本文展望了未来智慧化技术在高速隧道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智慧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风险管理,资源优化,智慧化系统
1.引言
1.1 背景与行业现状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高速公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交通运输的主干网络。然而,作为高速公路中最具挑战性的路段,隧道区域由于其独特的封闭环境和复杂的结构,长期以来面临较高的运营复杂性和安全风险。隧道区域容易出现通风不良、光线不足等问题,且在发生事故时,救援难度大,通行效率低,极易导致严重后果。因此,隧道的安全管理成为高速公路运营中的核心问题之一[1]。
近年来,智慧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速公路隧道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运用,智慧高速交通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隧道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并通过自动化手段进行紧急处理。这种智慧化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隧道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还为高速公路管理公司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资源调度和风险管理方案。然而,尽管智慧管理技术在技术层面具备显著优势,其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尤其是从成本控制、人员管理和组织变革等方面需要更深入探讨。
1.2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智慧高速公路中的隧道安全管理,探讨智慧管理系统如何通过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加强风险管理等手段,推动企业运营能力的提升。通过智慧化管理系统的引入,隧道安全管理不再是单纯依赖人工操作和反应式的管理方式,而是逐步转向依赖数据驱动的自动化管理流程。这一过程中的资源配置、运营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策略的优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综合运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传统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隧道安全管理主要依赖人工监控、定期检查和应急预案,但在运营效率、资源配置和应急响应等方面存在明显局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运营效率低,事故发现主要依赖人工视频轮巡,受设备损耗和环境影响,有监控死角,轮巡周期为5~10分钟,事件检测准确率不高,影响应急响应速度,难以及时处理突发事故[2]。其次,管理模式依赖大量人工,导致运营成本高,设备维护缺乏系统优化,资源配置不合理,设备利用率低。安全隐患预防方面,传统方式依靠定期检查和人工观察,缺少实时监控和自动预警,难以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事前预防能力不足。应急管理滞后,决策依赖人工且流程较长,事故处理速度慢,尤其在隧道内,复杂情况常影响应急响应速度,延误救援。最后,信息孤岛现象使设备数据无法互联互通,监控员操作需约5分钟,操作繁琐且易出错,信息共享度低,影响全局风险掌控与应急响应效率[2]。
3.隧道安全智慧管理带来的解决路径
3.1 运营效率的提升
传统隧道安全管理依赖人工巡检,难以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通过引入智慧化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设备、传感器和智能摄像头等技术,可以建立实时数据监控平台,采集交通流量、气象条件、环境参数及设备运行状态,确保突发事件时迅速获取信息并自动触发预警机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恶化[3]。此外,智慧调度系统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优化资源配置,依托巡检机器人和智能感知设备减少人工干预,实现自动巡检与故障预判,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人力与维护成本[4]。
3.2 资源优化配置
传统设备维护依赖定期人工巡检,周期长、成本高且设备利用率低。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平台,隧道设备可实现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例如,传感器监控照明、通风、消防设备和隧道壁结构健康状态,检测到异常时系统提前预警并安排检修,避免故障影响正常运行。大数据分析还能优化设备维护周期,减少不必要的操作,降低成本并延长设备寿命。同时,智慧系统应用减少了对人工巡检的需求,企业可以调整人力资源配置,增加技术型人员,提供定期技术培训以提升员工的数字化能力,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5]。
3.3 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
智慧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引入事故预警机制,实时监控隧道结构、车流、空气质量等指标,及时识别潜在风险。例如,传感器监测到烟雾浓度过高或车辆异常停车时,系统立即发出预警并自动触发应急处理,防止事故发生并减少损失[6]。此外,智能调度与应急响应系统的整合能在事故发生后快速生成应急方案,自动调配救援车辆、医疗资源和人员,并向周边交通系统发出预警,显著缩短事故处理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3.4 管理变革与风险管理策略
智慧化系统的引入要求企业优化管理模式,推动组织架构扁平化,减少层级以加快信息传递和决策速度,通过跨部门的智慧运营管理平台,企业能够集中处理管理信息并快速反馈,确保高效决策。同时,企业应加强管理层与技术人员的协作,确保智慧系统与管理流程深度融合。此外,智慧系统还会带来新的风险,如系统故障和数据安全问题,因此企业需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定期技术评估、故障排查,建立数据安全机制,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并预备用于突发技术问题的备份系统。
4. 结论与展望
智慧化管理系统为高速隧道安全管理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实现对隧道内交通流量、环境条件及设备状态的全面掌控,显著提升了隧道安全性,减少了事故发生率。该系统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了对人工巡检和设备维护的依赖,降低了运营成本,并通过自动化设备管理提升了设备利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增强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此外,智慧化系统的智能调度和应急响应功能大幅提升了事故处理效率,能够快速调配应急资源,缩短事故处理时间,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确保交通顺畅与人员安全,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
未来研究方向。随着智慧高速管理系统的发展,未来研究应着重探索其在日益复杂的运营环境中的应用,尤其是在隧道安全管理方面实现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的进步,将增强系统的事故预警和实时监控能力,推动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同时,研究应探讨智慧系统在企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包括与物流、财务和人力资源等环节的融合,以提升运营效率、战略灵活性和风险抵抗力。此外,创新管理模式和应急管理优化也将成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助力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杨凯,王想峰,李彬.四川:探索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管理新模式[J].道路交通管理,2024,(02):68-69.
[2]赵海云.基于数字孪生的隧道一体化智慧运营管控技术与平台研究[J].交通与运输,2024,37(S1):173-179+183.
[3]罗晶,周阳,胥松.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智慧一体化管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公路交通技术,2024,40(04):183-186+193.
[4]陈昭彰.高速公路隧道巡检的无人化尝试[J].中国公路,2024,(11):116. 2024.11.031.
[5]张麟.冀交智能交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研究[D].河北大学,2018.
[6]王媛.高速公路智慧隧道建设思考[J].中国交通信息化,2024,(S1):23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