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同名促进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机制分析
张贝贝
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4
摘 要:国内外一些文献论证了大股东同名策略会促进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本文侧重于系统分析其中的相关原由和机制。本文认为大股东同名策略会通过传递可置信承诺的信号、形成与积累企业声誉与品牌等核心资产、对CEO形成激励、部分替代债权人的持续监督、健全内部控制等方面提升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
关键词:大股东同名 同名策略 商业信用
一、引言
商业信用是指供应商与客户之间以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或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作为企业主要的外源替代性融资渠道,商业信用弥补了我国正规金融发展不平衡的缺陷。影响我国商业信用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企业股权结构、信息披露机制、内部控制水平、外部审计质量、大股东和企业的规模与竞争地位、大股东及企业的声誉以及信用环境等等,本文侧重从大股东与企业同名的新视角分析其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机制。
二、文献综述
宋丽红(2017)证实同名策略下的家族企业CEO倾向于长期决策,家族命名企业具有更好的绩效,Belenzon 等(2017)以欧洲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企业家同名企业拥有更高的资本回报率。Poretti et al.(2024)、Stefan Hirsch et al.(2024)以初创企业、家族企业为样本论证了家族同名对企业产品质量、产品价格、盈余管理程度、财务报告质量、经营绩效和资产回报率等方面的影响。Guan et al.(2020)也认为同名企业获取的商业信用成本将会更低,期限将会更长。
在大股东同名对企业经济效益或产品质量、价格、债务及其期限等的影响机理方面,鄢圣辉(2023)、Zellweger(2013)、Ingram(2010)分别通过传递声誉信息和个人信息,释放产品质量信号、提高组织认同、减少广告等方面的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傅彤(2019)从维护企业声誉及其与企业效益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同名家族企业可以通过影响消费者决策为企业摆脱初创时的劣势。
事实上,本文认为大股东同名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的绩效、价格、内部控制等多方面实现的,因此,上述文献为本文进一步系统分析大股东如何影响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提供了基础和思路。
三、理论基础
1、融资代替理论
商业信用提供者在债务人内部治理中比银行有更大的优势,作为提供商业信用的上游企业,供应商对企业有一定的控制力和独特的信息获取渠道,能在交易中不断获取下游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财务状况等相关信息,以灵活调整商业信用水平,从而有效避免损失;另一方面,信用获取方必须与上游企业形成稳定的供销关系,并自觉遵守信用和协议承诺。基于以上原因,当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遇到困难而又确实面临紧急融资需求时,企业往往会转而选择商业信用融资。
2、转换成本假说
当下游企业转换供应商的成本降低,可以使下游企业较为容易地获得上游企业的商业信用,此时上游企业将主动提供商业信用,以提高其竞争力和客户粘性;如果下游企业可供选择的供应商减少,企业转换成本增加,为确保企业有稳定的供货渠道支持生产经营活动,他们可能会主动提供预付账款等方式以维持与上游企业的稳定关系。
3、买方市场理论
Fabbri和Menichini(2010)、Giannetti(2011)等提出了买方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绝大多数商品或服务均为买方市场,当拥有良好信誉的下游企业相对上游企业处于优势地位时,他们将凭借自身的竞争优势地位和稳定的客户关系要求上游企业提供商业信用,在信用合同中会争取到更优惠的条款,比如延长商业信用时间、调整商业信用模式以更久、更低成本地占用上游企业资金;另一方面,供应商提供商业信用是保证产品质量的表现,如果产品质量不达标,客户可以拒绝付款。因此,基于质量保证、促销、获取竞争优势等动机,上游企业在控制风险和成本的前提下愿意给予下游企业一定商业信用,以达成长久合作关系,有利于扩大销售提升市场份额,在上游行业增强竞争力。
4、违约风险假说
可以认为商业信用是供应商进行短期风险投资的一种形式,一方面,如果客户选择延期付款,供应商通过免除现金折扣来获得收益,另一方面,供应商也要承担客户违约的风险。如现金折扣条件“2/10,1/20,N/30”,指的是销货方允许客户最长的付款期限为30天,如果客户在10天内付款,销货方可按商品售价给予客户2%的折扣,这相当于供应商对超过10天的付款在变相收取延期费用。
四、同名策略对企业商业信用作用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1、大股东的产权性质。具有国企背景的大股东通常享有政府的资源支持和隐性担保。这种隐性担保不会体现在具体的合约中,它可以通过影响信用评级的方式影响商业信用融资,具有隐性担保的企业能够得到更高的评级等级,使其能以更低成本获得融资。
具有国企背景的大股东由于受到国资委的监督管理,需关注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和市值管理,有助于公司及其管理层更加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和声誉、经济效益和规范化管理。国有大股东同名企业会比一般的国有控股企业采用更稳健的公司治理机制,从而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或降低商业信用融资成本可能。总之,相较于非国有大股东同名企业,国有大股东同名企业获得商业信用的债务成本较低,即较少地使用应付票据与预付账款等成本较高的商业信用交易模式。
2、大股东的规模大小。经营规模较大的大股东有更强的意愿向外部投资者披露信息,也往往受到更多的媒体、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与监督,在市场上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多资产和资源,拥有更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与较高的透明度,能够使利益相关者对其积累的声誉更加认可。这种稳定性与认可度为同名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更高的信心和安全感,从而提高了同名企业获得更多商业信用融资或降低商业信用融资成本的可能性。总之,相较于较小规模的大股东同名企业,较大规模的大股东同名企业获得商业信用的债务成本较低。
3、区域法治水平。一个区域具有良好的法治化环境对促进商业信用的意义在于:一是能够降低商业信用违约时的异地诉讼和执行成本,从而提高对债权人的保护程度;二是减少因司法效率低下产生的市场机会成本;三是降低供应商对于维权过程中遭受不公平待遇的预期,促使其更愿意为企业提供商业信用。
4、企业市场地位。一般地,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因为转换供应商的成本低,因而可通过向供应商施加威胁(比如更换供应商)来获取更多的商业信用。供应商为了获得稳定、良好的客户关系,并提升其产品质量声誉,也愿意为市场地位高的企业提供更多、更优惠的商业信用。
五、大股东同名促进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相关机制
1、大股东同名策略向利益相关者传递可置信承诺的信号。大股东同名相当于建立了企业和大股东荣誉之间的纽带,向利益相关者传递声誉捆绑、可置信承诺、向企业配置更多社会资本和资源等信号,利益相关者会通过对这些信号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与偿债能力。此外,有良好品牌声誉的大股东同名策略还向利益相关者传达大股东的价值观、信仰和规范的类型,向消费者传递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服务的信息,有助于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和提高绩效,从而提高商业信用获取能力。
2、同名策略有助于形成与积累企业声誉与品牌等核心资产。公司名称是声誉的承载者,大股东同名策略是塑造大股东和企业声誉及品牌形象的途径和手段,有利于建立和积累大股东与企业的核心资产和差异化竞争优势。当大股东以其名字命名企业时,企业管理层会以更强的责任感捍卫大股东声誉,同名企业的任何不良业绩或不规范、不诚信经营行为或过分维护短期利益的行为都会直接损害所有者(大股东)的声誉和品牌形象。正是在声誉与品牌的外部激励下,企业可赢得上下游客户的信任,债权人会因为良好的信誉为同名企业提供商业信用融资便利或降低债务成本。
3、组织和文化认同下的同名策略可对CEO形成激励。管理者的组织认同将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当管理者个人与组织特质高度契合时,管理者认知会升级为组织情感依赖和所在团体自尊(Heinle et al.,2012),即时没有外界的监督,高管也更倾向于维护组织利益,将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职业命运自然捆绑在一起,更为企业的成功和被正面评价感到荣耀,也对企业的失败或被负面评价感到更痛苦。大股东与公司同名就能够增强大股东、管理团队的组织认同感,使管理者工作也更为勤勉,管理者更具创业激情。此外,大股东同名还可增进大股东所在相关群体(如商会、协会)的内部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促进群体内的信任互助和信息共享,有利于群体内部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商业信用。
4、同名大股东声誉约束可部分替代债权人的持续监督。在借贷市场,债权人往往通过频繁短期贷款,重新谈判贷款合同条款,以减少持续监督并提高信息的对称度。因此,短期债务在缓解代理冲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Childs et al.,2005)。尽管如此,当公司与大股东同名时,利益相关者对其公司的认同感更强,这种认同感会促使企业及其大股东追求良好声誉,良好声誉可以减少债权人对企业的持续监督,进而使同名命名企业相比拥有期限更长债务。
5、同名大股东通过促进内部控制提升商业信用融资能力。同名命名决策有利于大股东督促管理层健全企业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内控制度。高水平信息透明度能够有效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使交易伙伴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成长机会等更加了解,对企业的还款能力做出正确判断,减少由逆向选择导致的高成本商业信用融资与信用配给。其二,降低信息不对称还有利于交易双方建立长久的信任机制,从而减少供应商搜集信息的成本、协商成本、监督成本等,使企业获得更加宽松的商业信用政策,对供应商到期收回账款有很好的保证作用。其三,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也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投资效率和经营绩效(方红星,2013),从而有效地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或降低商业信用成本(即降低成本较高的应付票据和预付账款占比)。
六、结论与启示
1、大股东同名策略会提升企业声誉,改进企业的治理结构,减少企业各层级的委托代理问题,有助于增加企业商业信用净额并降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成本。
2、虽然大股东同名所形成的可置信承诺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激励提高了商业信用融资水平,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主动加强内部建设与激励来替代大股东同名所带来的正向影响,以提高商业信用的融资能力。
参考文献
[1]宋丽红,梁强,王博,陈颖.显示还是隐藏家族?家族企业命名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管理学季刊, 2017(4):27.
[2]傅彤.企业名字与企业效益关系研究——基于信号博弈的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4):7.
[3] 鄢圣辉.以命名作为商业策略:公司同名命名和债务契约[J].财会瞭望哨,2023,10,09
[4] 郑军,林钟,高彭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增加商业信用融资吗?——基于货币政策变更视角的检验[J].会计研究,2013,(6)
[5]方红星, 张志平. 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稳健性[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2, 27(5)
[6]潘越,谢玉湘,宁博.数智赋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与商业信用融资——来自“智慧法院”视角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2,9
[7]Deephouse D L,Jaskiewicz P.Do family firms have better reputations than non‐family firms?An Integration of Socioemotional Wealth and Social Identity Theori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3, 50(3)
[8]Mcdevitt R C.Names&reputations:an empirical analysis[J].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Microeconomics,2011,3(3)
[9]Fisman,R.and M.Raturi.Does Competition Encourage Credit Provision?Evidence from African Trade CreditRelationships[J].Review of Economics&Statistics,2004,86(1):345-352.
[10]VanHoren,N.Do Firms Use Trade Credit as a Competitiveness Tool?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Z].World Bank Working Paper,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