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邓浩
山东远通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枣庄市滕州市 277599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路桥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因此,相关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该项技术的应用研究,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同时,也要加大施工质量控制力度,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率,顺利完成整体施工任务,构建完善的公路网络体系,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便利。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桥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公路工程中的桥梁与道路施工质量对于确保交通安全和提升运输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是这些结构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施工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整体安全性和持久性。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在公路及桥梁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并探索通过科学管理与技术创新来增强施工品质的方法,以保证路桥工程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
1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公路工程路桥施工质量的影响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配合比的设计对于确保材料性能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合理的配合比可以有效保障混凝土达到设计的强度、施工性能及耐久性。反之,如果此环节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耐久性差,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裂缝或表面剥落等现象,进而威胁到桥梁与道路设施的整体安全性和服役年限。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拌和、运输与浇筑技术是决定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拌和阶段需精确控制水泥、砂石及外加剂等基本材料的比例,并保证混合均匀,以防止出现分层或离析的情况。在运输环节,应尽量减少因颠簸或是长途运输导致的材料分离或过早凝固问题。浇筑过程则要求操作时能够保持混凝土分布的一致性和密实度,从而避免形成蜂窝状空洞或者表面粗糙等问题。 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工作同样至关重要。养护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从而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如果忽视了正确的养护措施,可能导致混凝土硬化速率减慢,并可能产生裂缝或材料脱落等问题,进而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和监测是确保路桥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监控,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混凝土拌和质量的检测、施工现场的管理等。通过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混凝土施工的常见问题
2.1收缩变形
混凝土具有显著的热胀冷缩特点,外界气温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外界温度较高,或者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较大,则可能引发结构变形问题。低温环境下,混凝土也会因为收缩反应而出现裂缝。若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和变形问题,将降低整体结构的承受力。外部作用力较大时,可能扩大裂缝尺寸,对路桥通车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2.2构件抗拉力较差
混凝土需要均匀搅拌水泥、砂石、水等形成混合料。砂石是混凝土重要的组成原料,能充分发挥骨架的作用,对混凝土收缩发挥控制作用;细骨料主要发挥润滑作用,有利于增强混凝土使用性能。当水泥材料缺乏抗拉力时,若使用比例不合理,将导致水泥开裂,降低路桥设施的使用安全性。
2.3弹性不足
混凝土的抗压能力是重要的性能参数,在路桥施工中需要考虑抗压力的影响因素。在混凝土中合理加入混合料可使结构强度得以提升,但是会降低弹性性能。通车后,交通压力不断增加,路桥容易出现受力不均匀,当某一部位积累较多的荷载压力,很容易引发路面裂缝。
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路桥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3.1混凝土配料与搅拌
在路桥建设中,混凝土配料和搅拌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包括水泥、沙子、石子和水等,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环境,准备必要的添加剂。同时,严格控制每种材料的质量和配比,保证混凝土的坚固耐用。在配料时,需要根据设计的配合比,对每一种材料进行精确称量,避免误差。在搅拌过程中,使用机械搅拌机充分搅拌,使所有的配料混合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为3~5min,保证混凝土流动性较好。搅拌完毕后,迅速运到工地,防止出现性能衰退的现象。整个工艺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配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等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品质。
3.2混凝土浇筑
作为混凝土施工成品质量的重要保障,浇筑振捣手段会直接对作业质量造成影响。为从根本上提升施工技术应用效果,在实现施工落实期间,本案例决定严格参照工程施工现实需要,进一步梳理浇筑操作思路,从而保障最终输出的混凝土结构强度值与理想化标准一致,各类常见质量病害问题出现频次明显减少。具体操作期间,本案例工程计划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善浇筑技术施工质量。第一,仔细对模板、预埋件等是否符合初期设计标准进行检查,并自觉加强对客观条件的控制,确保施工场地清洁度更高,施工场地排水更为顺畅。第二,择优选取运输设备,完成全范围混凝土运输,确保不会因运输时间过长,而加大混凝土离析等现象发生的可能。
3.3模板安装与加固
模板安装与混凝土结构尺寸有着直接的关系。这需要根据设计图选择木模板、钢模板或塑料模板的模板材料,为保证其表面平整干净,进行预处理。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模板的平整和垂直。模板安装时,需要注意接口的紧密性,防混凝土浆料发生渗漏。为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需要加固处理,一般用钢筋固定,也可以用支撑架固定。安装完毕后,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安装模板的准确牢固。另外,脱模剂也需要涂刷在模板内部,方便后续的拆模作业。
3.4合理选择工程材料
施工材料质量关系整体施工质量,在选择施工材料时,施工单位需要严格遵循施工标准,保证所选施工材料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材料追溯工作,对原料供应商的资质条件进行核查。与信誉度较好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顺利供应施工材料。在材料入场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全面检查施工材料的出厂证明和产品合格证等。管理人员要对材料各项参数进行核查,保证选择的材料符合施工技术规范。
3.5养护
作为性能输出的根本保障,为确保混凝土力学性能能够顺利达到理想化工程建设,需要在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完毕之后,健全完善养护技术操作设计。前较为常见的养护方法主要有下述3种。(1)雾封面养护技术,是指通过在路表层喷洒改性乳化沥青等手段,达到微细孔填平的功效,确保路面平整度、密实度,输出效能更佳。(2)稀浆封层养护技术,主要是指以既定比例将乳化沥青、骨料以及添加剂作拌和处置,待顺利生成全新型稀浆混合料,便可将其全方位铺撒在路表层之上,确保形成密实度强的封层,有效规避裂纹以及坑槽等病害发生。(3)微表处养护技术。此手段与稀浆封层手段较为相似,都是将集料,水填料,添加剂等依据既定比例实现拌和摊铺处置,从而形成抗滑性较佳、防水性能较强的面层。但有所不同的是,此种方法在后期修复之中,实用价值更高。
结束语
本文深入分析了公路工程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提出了针对性的配合比优化策略和施工要点。通过优化配合比,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同时强调了钢筋、模板施工的精确性和混凝土拌和、输送、浇筑养护的规范化操作。这些措施对于提升施工质量、保障路桥安全至关重要,有助于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交通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赵玉敏.公路工程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7):201-203.
[2]王青荣.公路工程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4(05):103-105.
[3]汪志能.公路工程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2(18):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