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及方法

作者

艾东来

庆安县民乐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引言

事业单位改革深入推进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档案管理正从实体保管向知识服务转型。标准化体系建设持续完善,为规范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全过程管控理念深入实施,确保档案资源的完整性与安全性。服务创新不断深化,满足用户个性化、精准化需求。专业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为管理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1 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思路

1.1 适应时代发展的档案管理理念创新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理念正从被动保管向主动治理转变。前端控制理念强调在文件生成阶段即介入管理,确保档案质量。全程管理理念贯穿文件生命周期各环节,实现无缝衔接。知识化理念推动档案资源向知识资产转化,提升利用价值。人本理念注重用户体验,优化服务流程和交互设计。协同理念促进跨部门合作,构建共享机制。标准化理念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工作质量。这些创新理念共同构成新时期档案管理的理论基础,指导实践发展方向。

1.2 契合数字化趋势的管理思维转变

数字原生思维将电子文件作为主要管理对象,重构业务流程。结构化思维推动档案数据标准化处理,便于机器读取和分析。系统性思维统筹规划信息化建设,避免碎片化发展。开放思维促进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前瞻性思维预见技术发展趋势,保持管理方法先进性。整合思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效能。这些思维转变是适应数字时代的必然要求,为管理创新提供认知基础。

1.3 以服务为导向的管理思路调整

用户需求分析成为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指导服务设计。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提升满意度。精准服务基于数据分析,主动推送相关信息。便捷服务简化利用流程,降低使用门槛。智能化服务应用 AI 技术,提供高效支持。增值服务挖掘档案潜在价值,拓展应用场景。这种服务导向的调整使档案管理更加注重实效,凸显公共服务属性。

2 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方法探索

2.1 运用信息技术的档案管理手段创新

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档案库房,实现实体档案的数字化映射与智能管理。区块链存证技术确保电子档案全生命周期可追溯,通过分布式账本记录档案流转过程。知识图谱技术建立档案内容间的语义关联,支持智能化知识发现与推荐。边缘计算技术实现分布式档案处理,提高基层单位的档案处理效率。增强现实技术辅助档案修复工作,提供精准的修复指导方案。联邦学习技术在保护数据隐私前提下,实现跨机构档案数据价值挖掘。数字水印技术为电子档案添加隐形标识,保障知识产权。

2.2 优化档案分类与编目的方法创新

本体论方法构建档案知识体系框架,实现分类标准的语义化表达。分众分类法引入用户标签系统,丰富传统分类维度。动态分类模型根据档案利用频率自动调整分类权重,保持分类体系的实用性。智能聚类算法辅助发现档案间的潜在关联,优化分类结构。多维度编码体系整合时间、主题、责任者等多个特征,提高编目精确度。语义标注技术自动提取档案内容特征,完善著录信息。关联数据技术实现档案资源间的机器可读关联,促进知识发现。

2.3 提升档案检索效率的方法创新

跨模态检索技术实现文本、图像、音频等不同类型档案的统一检索。上下文感知检索系统根据用户工作场景智能推荐相关档案。语义扩展检索自动识别查询意图,扩大检索范围的同时保持相关性。可视化检索界面通过知识图谱直观展示检索结果间的关联关系。个性化检索算法基于用户历史行为建立兴趣模型,提供定制化结果。智能纠错检索自动识别并修正查询语句中的错误,提高检索成功率。联邦检索技术在不集中数据的情况下实现跨机构档案查询。

2.4 加强档案安全保障的方法创新

同态加密技术实现加密状态下的档案数据处理,确保敏感信息不外泄。零信任架构实施持续身份验证和最小权限访问控制,防范内部威胁。数字指纹技术为每份档案生成唯一标识,便于追踪流转过程。可信执行环境构建安全隔离的计算空间,保障关键操作安全。多方安全计算实现跨机构数据协作时的隐私保护。行为生物特征认证结合操作习惯识别,增强身份鉴别可靠性。智能审计系统自动分析操作日志,实时发现异常行为。

3 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实践保障

3.1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实践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应当建立全过程规范体系,覆盖文件形成、收集、整理到利用各环节。制定电子文件管理制度,明确格式标准、元数据要求和归档流程。完善档案开放利用制度,规范审批程序和权限设置。建立应急预案制度,针对自然灾害和技术故障制定响应措施。实施岗位责任制度,细化各层级人员工作职责和操作规范。推行定期检查制度,确保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制定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工作人员提出改进建议。这些制度创新为档案管理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3.2 培养专业档案管理人才的实践

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区分基础型、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实施岗位技能培训制度,定期组织专业技能考核和继续教育。建立导师带教机制,促进经验传承和技能提升。开展跨领域学习交流活动,拓展档案人员的知识视野。推行轮岗实践制度,培养全面掌握各业务环节的复合人才。设立专业技术岗位序列,明确晋升标准和发展通道。组织参与标准制定和课题研究,提升专业理论水平。这些人才培养实践为档案管理创新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3.3 建立档案管理评估机制的实践

构建多维度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管理制度、业务规范、设施设备、服务质量等方面。实施定期评估制度,采用自我评估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问题整改跟踪机制,确保评估结果落地见效。推行分级评估方法,区分整体评估和专项评估的不同要求。制定评估结果应用制度,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相衔接。规范评估报告编制要求,确保内容完整、分析深入。开展评估经验交流活动,促进评估方法持续改进。这些评估实践为档案管理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3.4 推动档案管理文化建设的实践

开展档案法规政策宣传活动,增强全员档案法治意识。组织档案业务知识竞赛,营造学习专业知识的氛围。举办档案工作成果展览,展示档案价值和创新成果。建立典型经验交流机制,推广先进工作方法和创新案例。设置档案工作宣传专栏,传播档案文化和专业理念。开展档案学术研讨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创新融合。组织档案技能比武竞赛,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这些文化建设实践为档案管理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结束语

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需要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持续完善管理机制。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效能。强化标准引领作用,推动规范化建设迈向更高水平。注重资源整合与共享,充分发挥档案价值。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为创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 荆雷 . 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及方法分析 [J]. 兰台内外 ,2024,(14):55-57.

[2] 牟晓燕 . 关于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思路的思考 [J]. 兰台内外 ,2023,(20):43-45.

[3] 李玉强 . 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探究 [J]. 兰台内外 ,2022,(26):7-9.

[4] 段卫 . 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思路 [J]. 今日财富 ,2022,(12):37-39.

[5] 孙宏伟 , 赵婷 . 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策略 [J]. 黑龙江档案 ,2022,(02):28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