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燕晨
四川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 610000
一、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监督执纪效能的必然选择。通过“三化”建设,能够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制度遵循和法律依据,切实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坚实保障。
二、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三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监督执纪规范运行
作为国有企业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责任主体,纪检监察机构的权力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党员干部的合法权益和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化”建设通过明晰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能边界、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制度约束机制,有效防范权力滥用、不作为及乱作为等风险,确保监督执纪在制度化、透明化的轨道上规范运行。
(二)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质效
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的工作模式通过制度约束和程序规范,能够有效降低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观随意性和操作盲目性,从而显著提升工作的科学性和运行效能。该模式通过建立明确的工作标准体系,保障纪检监察人员在统一规范的框架下开展监督执纪工作,能够有效提高了问题线索处置的精准性和案件查办的时效性,为维护公平正义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三)增强纪检监察机构的公信力
推进“三化”建设有助于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彰显监督执纪的严肃性与权威性。通过严格依法依规开展监督执纪工作,确保案件处理公平公正,能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纪检监察机关的信任度,有效提升纪检监察机构的公信力,进而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基础。
三、推进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 “三化” 建设的实践策略
(一)完善制度体系,筑牢“三化”建设根基
纪检监察机构应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一方面,要健全实体性制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实际,细化监督执纪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例如,明确违纪违法行为的认定标准、处分档次以及调查取证的具体规则等,确保在处理案件时有明确的依据。另一方面,要完善程序性制度,规范纪检监察工作的各个环节,如线索处置、初步核实、立案审查调查等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工作时限、责任主体和操作要求,保证工作有序推进。同时,纪检监察机构要定期对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根据形势发展和实践需求,及时清理过时的制度,补充完善新的制度,使制度体系始终与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相适应,为 “三化” 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优化工作流程,提升 “三化” 建设效能
纪检监察机构要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在线索管理方面,要加强问题线索管理,对各类线索进行集中登记、分类处置和跟踪督办,确保线索不遗漏、不拖延。在线索调查方面,要规范程序和方法,保障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在案件查办方面,要明确人员的职责,确保案件查办工作客观公正。要加强与地方纪委监委的对接联系,构建“内·地”协作配合长效机制,加强信息沟通、涉嫌职务犯罪移送、案件审查调查等工作,有效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线索查办难、取证难等现实问题。要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工作流程,实现线索处置、案件办理等工作的线上操作和全程留痕,提高工作效率和规范化水平。通过优化工作流程,使纪检监察工作更加高效、规范,提升 “三化” 建设的实际效能。
(三)强化队伍建设,夯实 “三化” 建设基础
纪检监察机构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纪检监察队伍。首先,要严把入口关,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人员进入纪检监察队伍,确保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要加强教育培训,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学习法律法规、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不断提升干部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例如,选派纪检监察干部前往地方纪委监委跟班学习,开展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培训活动,提高纪检监察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要强化纪律约束,建立健全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对干部的履职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对违纪违法的干部严肃查处,坚决防止 “灯下黑”。
(四)健全监督机制,保障 “三化” 建设落实
纪检监察机构要构建全方位的监督机制,确保 “三化” 建设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构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对监督执纪工作进行全程监督,重点监督是否严格按照制度和流程开展工作,是否存在违纪违法行为等。另一方面,要自觉接受外部监督,主动接受党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例如,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工作情况,听取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公开纪检监察工作的相关信息,接受群众的监督和举报。同时,要建立监督反馈机制,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向相关方面反馈,形成监督闭环。通过健全监督机制,形成内外结合、上下联动的监督格局,为 “三化” 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四、结语
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提升纪检监察工作水平、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意义。纪检监察机构应充分认识到 “三化” 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完善制度体系、优化工作流程、强化队伍建设、健全监督机制等实践策略,不断推进 “三化” 建设向纵深发展。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勇于探索创新,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工作方法,确保 “三化” 建设取得实效,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蓉 , 侯天豪 . 论纪检监察机关参与民营企业廉洁合规治理的路径:基于限度和效力的考量 [J/OL].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3[2025-07-11].
[2] 徐为民 . 新时代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推动价值链重构 [J]. 现代企业 ,2025, (06): 149-150+181.
[3] 张杰魁 . 国有财务公司纪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举措 [J]. 现代企业 ,2025, (06): 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