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优化及案例分析
李月霞
邢台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中心 河北邢台 054000
引言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的主干,担负着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物资运输等重要职能。一个好的城市道路环境,不但可以改善交通,而且可以改善城市的面貌,改善市民的生活品质。但是,由于城市道路建设存在地质条件复杂、车流量大、施工场地狭小等问题,对施工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对施工工艺的改进,应用先进的材料、先进的设备,以及强化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与进度,适应城市的发展需要。
1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道路的基础工程对于整个道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如果地基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公路的质量。不过,对于这项技术,大家还是要格外留意的。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土基不仅要有足够的稳定性,还要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还需要对地质情况不太好的地区进行适当的处理。在城市公路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挖沟、回填等问题。很多公路在修建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行驶,都会产生沉降、车辙等情况。此外,路面也要进行压实和夯实,通常压实程度不能小于 91% 。这个时代的夯实方法很简单,就是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然后进行夯实。但在实际工程中,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由于其碾压长度及碾压强度等因素,很难达到理想的夯实效果。因此,对深堑壕,通常采用分段夯筑法。但是目前,因为在修建道路时,一些地基的高度通常都比较低,因此,在地基修建时,如果仅仅关注水深,而没有考虑盲沟或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那么在较小的区域就要消耗大量的材料来填土;再大的区域,承载活动面的厚度就会变得很小,从而导致路基的破坏,从而影响到公路的正常使用。
2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优化策略
2.1 施工工艺优化
2.1.1 创新基层施工工
采用常规的路基处理方法,会出现压实度不足,平整度差等问题。利用振动压实、静压等新型压实技术,针对不同的基层材质及厚度,对压实参数进行精准调控,以改善路基压实度及稳定性。通过对灰土配比的优化,以及厂拌的方法,确保了灰土均一性,降低了由于原料不均而引起的基层质量问题。
2.1.2 改进面层摊铺工艺
在铺筑沥青砼路面时,要采用高精度摊铺机,并配有自动找平、厚度控制等设备,以保证准确的摊铺厚度及平整度。为减少纵向裂缝,采取分层铺设方法,改善了沥青路面的整体性、美观性。针对水泥砼表面,可以使用滑模机进行摊铺,以改善路面平整性,并在此基础上强化混凝土振捣、养护,确保其强度与耐久性。
2.2 材料选用优化
2.2.1 应用新型道路材料
随着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各种性能优良的新型路面材料应运而生。高分子改性沥青的高温、低温抗裂性、抗疲劳等特性,对改善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作用;透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它可以让雨水快速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降低道路积水,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由于钢纤维砼具有抗拉、抗弯、抗冲击、抗疲劳等特点,因此可以应用于大吨位的公路、桥梁等。
2.2.2 合理选用材料规格和性能
根据道路的设计要求和交通流量,选用合适的原料规格及性能;在选用沥青时,应结合当地的天气、道路特性,选用适当等级的沥青,以保证高温时不软化,低温时不开裂。在骨料方面,要严格控制骨料的粒径、级配、压实度,以确保骨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能,从而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
2.3 机械化与智能化应用
2.3.1 推进机械化施工
增加施工机械设备的投入,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使用了大型的挖运、摊铺和压实机械。在土方工程方面,采用大型挖土机、装载机等机械设备,并配有自行卸车,以加快工程进度。采用摊铺机、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对路面进行机械碾压,以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
2.3.2 引入智能化施工技术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对建筑工地进行智慧化管理。通过将传感器接入施工装备,对其运行状态、施工参数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并将其传送至云计算平台,使施工管理者能够对施工现场的状况进行远程监测,从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检测与解决。利用无人摊铺机、压路机等无人作业机械,提升作业精度与作业效率,降低人为因素对作业品质的影响。在高温、隧道等特殊环境中,无人机能更好的执行作业,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2.4 质量控制优化
2.4.1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标准,并对其进行详细的检查。建立质量检查体系,加强对原材料、构配件及施工工艺的检查,保证每个工序都达到规范要求。实施质量可追踪系统,对每一批原材料和每一道施工过程都做好记录,如果出现了质量问题,就能追查到问题的根源,并对其进行改正。
2.4.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运用现代测试技术与仪器,实现了对公路工程质量的实时监测。采用核密仪进行路基压实试验;在道路工程中,采用平坦仪和弯沉值测定两种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施工工艺,确保了项目的质量。
3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优化案例分析
某城区为2-6 车道的主要干道,全长 5km ,红线宽 40m ,存在交通流量大,场地狭窄,地质复杂,地下管道众多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进行了优化,在基层上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混合料混凝土稳定碎石,并配有大吨位的振动压路机进行规范的碾压;在选材方面,选择了高分子改性沥青、玄武岩骨料;将智能建筑管理系统与无人装置相结合,实现对建筑工程的实时信息采集和远程监测;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系统,强化对原材料和施工过程的检查。
4 结束语
城市道路建设工艺的优化对于提升道路工程质量,保证交通安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优化施工工艺、优化材料选择、优化机械智能化、优化质量管理等手段,实现对城市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的高效、低成本、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与服务年限。在今后的市政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工艺的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应用,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全面提升市政公路的建设水平,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既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又要注意资源的节约,使城市道路的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参考文献:
[1] 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 [J]. 任丽勤 . 科技创新导报 . 2020(19)
[2] 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方案要点 [J]. 叶挺 . 居舍 . 2022(18)
[3] 探讨市政道路工程中水稳层施工技术[J]. 吴丽琴. 四川水泥 . 2021(09)
[4] 韩文旭 .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 评《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与实例》[J]. 工业建筑 ,2020,50(12):199.
[5] 王崇武 . 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2):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