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公路工程路基填筑压实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

徐军

枣庄市道桥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枣庄市 277100

引言

路基填筑施工涉及地质条件、地理环境、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施工技术。在填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基的承载力、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施工机械的适用性等因素,以确保填筑质量达到设计要求。近年来,随着交通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对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不断创新和改进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1 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在公路工程中 , 压实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 采用科学、合理的压实施工技术 , 可以保证路面的压实度、平整度以及填料的总体密度。同时 , 也可以从本质上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 将外部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损伤降到最低。保证高质量的路基路面施工是公路标准化施工的首要环节 , 也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前提 , 所以 , 施工单位在应用路基路面压实技术时 , 需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 , 选择具有良好性能的填料 , 其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 有很高的硬度 , 这样才能保证修建的公路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反之 , 若在施工时采取不合理的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 , 未选用符合施工规范的材料 , 则会导致路基路面填料分布不均 , 容易造成路面坍塌或变形 , 加之外部荷载、气象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 甚至会引起路基路面开裂。不平整的路面不仅影响行车舒适性 , 而且会制约我国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因此 , 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应重视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 , 特别要对施工材料、压实技术、施工周期等关键环节进行监控与管理。只有这样 , 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压实施工技术 , 降低路面坍塌、变形或开裂等问题 , 进而为公路路面的平整度与稳定性提供最根本的保障。

2 公路工程路基压实施工技术

2.1 施工准备

施工场地的清理工作要全面细致,需彻底清除地表的废弃建筑材料、生活垃圾等杂物,以及杂草、树木等植被,确保施工面平整干净。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要详细勘查,借助地质勘查工具精确掌握土壤性质,如黏土、砂土或粉质土等,重点关注会影响后续施工的土壤含水量,这些数据将为施工提供依据。根据填方量和工程要求规划取土坑位置,要考虑距离施工场地远近、周边环境影响等因素,同时监测取土坑含水量并控制在合适范围。准备装载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前全面检查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如装载机的轮胎气压、推土机的履带松紧度等都要符合要求。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明确施工标准(如路基压实度标准为 95% 以上),以及验收规范(如分层厚度误差不超过 ±2 厘米)。安排具备相关资质证书的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包括施工流程和精确技术要求,让施工人员熟悉施工要求。做好施工材料准备工作,谨慎选择填土材料(如当地粉质黏土),储备量满足工程需求,保证材料符合工程质量要求(如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超过 5% )。

2.2 合理选择压实施工设备

公路工程路基填筑压实施工应选用适当的机械设备。由于设备的功能和性能因型号不同,因此压实效果也有所差异。施工单位在选择压实机械时,应根据填料质量和具体工程条件进行合理判断。在填筑砂砾材料时,压实设备的选择需考虑材料层的抗压强度。当所选压实机的作用力和材料的承受能力相匹配时,能够达到最佳压实效果。若压实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压力超过材料所能承受的强度,容易造成表层松散,影响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因此,在压实砂砾类材料时,宜选用振动压路机或重型压实设备,其压实力强、适应性好,能满足填筑厚度和密实度的要求。同时,施工团队应结合填料特性及现场参数,选择技术可靠且经济合理的压实机械,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的统一。

2.3 台背、锥坡与基坑回填

填方段桥涵施工是道路建设的关键环节,其质量与进度直接影响工程成败。为确保施工顺利,特别要注意桥涵左右两侧的填料选择和处理。填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具备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与稳定性,满足荷载和变形要求,应进行严格的试验与检测。同时,台背回填和路堤接壤处需高度重视。回填质量直接影响桥涵的稳定性,应严格控制填料的粒径、级配和压实度,避免回填过厚或过薄。台背开挖时按照 1:1 坡度进行,台阶厚度与压实土层相同,以确保压实度达到 95% 。开挖过程中应观察地质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如遇积水,必须立即排水,以免对回填材料的压实度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沉降和跳车。在回填作业中,应分层进行,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 150 毫米以内,确保压实效果。采取集中搅拌灰土的方法,实时测量灰剂量和含水量,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4 控制公路路基的含水量

在公路工程路基压实技术应用环节,路基的含水量控制极为关键,技术人员必须保证路基的原有材料或换填材料的含水量充分满足相关要求,以使路基在压实后达到理想的质量效果。而如果含水量相对较多,已超出正常水平的一定范围,则需要技术人员应用相应的技术方法来降低路基中的水分,例如,将土壤进行翻晒或风吹处理,来使得路基中的水分蒸发,从而达到设计要求的含水量指标。除了正常路基施工情况以外,如果在施工阶段恰逢雨季,施工人员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水、排水技术措施,来有效减少降雨对路基的不良影响。

而如果路基的含水量处在一个较低情况下,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来尽可能提高含水量,如机械翻拌与洒水结合的技术形式,而经相关工作人员测定达到技术指标以后,再展开合理压实,则能够更好的满足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需求,减少后续公路工程运营期间裂缝、变形等质量问题的出现,进而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全、优质的出行环境,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2.5 路槽与边坡处理

在路基填筑至设计标高后,要对路槽进行整理,确保路槽的宽度、高度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做好边坡的防护工作,防止边坡失稳对路基稳定性造成影响。边坡防护可以采取植物防护、工程防护或综合防护等措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结语

对于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而言,填筑施工是一项基础施工环节,同时也是公路施工的重要部分,路基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公路后续的施工质量。优质的填筑材料能够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减少沉降和变形。通过合理的压实工艺和设备选择,可以有效地提高路基的密实度和均匀性,增强路基的整体性能。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压实参数,确保达到最佳的压实效果。通过科学的施工管理、优质的填筑材料选择、合理的压实技术,以及严格的环境监测,可以有效提高路基的填筑质量,为公路的安全、舒适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唐玲伟 . 公路工程中石灰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及质量控制措施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4(26):43-45.

[2] 吴祥凤 . 公路工程中石灰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及质量控制措施 [J]. 产品可靠性报告 ,2024(07):124-125.

[3] 徐熊 . 改扩建高速公路工程的路基拼接施工的技术管理措施 [J].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4,5(1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