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排球课程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作者

吕广伟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民族中学 663400

引言: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排球作为一项重要的球类运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高中排球教学模式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因教学内容难度过高或过低而失去学习兴趣,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分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个体差异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的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一、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排球课程中的实践策略

(一)学生分层

在推行分层教学模式之前教师需对学生的排球基础、身体素质以及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展开全面且细致的评估,可借助技能测试来衡量学生的排球技术水平,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学习态度等信息,利用课堂观察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习状态等情况,依据综合评估所得结果将学生划分为 A、B、C 三个层次,A 层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排球基础身体素质优良且学习能力较强,对排球运动怀有浓厚的兴趣与高涨的热情,B 层学生拥有一定的排球基础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在排球技能方面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C 层学生排球基础薄弱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弱,需要从排球基础知识和技能开始进行系统学习。

(二)教学目标分层

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对于 A层学生教学目标应聚焦于提升其排球技术水平着重培养其战术意识与创新能力,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排球比赛为学校争取荣誉,例如要求 A 层学生熟练掌握多种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技术能够在比赛实战中根据场上形势灵活运用这些技术,对于 B 层学生教学目标旨在巩固并提高其排球基本技术着重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他们在比赛中的实战运用能力,如要求 B 层学生熟练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可以在比赛中与队友默契配合共同完成进攻和防守任务,对于 C 层学生教学目标则是帮助他们掌握排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他们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例如要求 C 层学生了解排球的基本规则,学会正确的发球、垫球和传球动作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分层

基于教学目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挑选适宜的教学内容,针对 ΔA 层学生教学内容可适当融入高难度技术动作与复杂战术配合,例如后排进攻、快攻战术等,可组织他们观看排球比赛视频,引导其剖析比赛中的战术运用情况,以此提升他们的战术素养与运用能力,对于 B 层学生教学内容应着重于巩固与提升排球基本技术并适度增加一些简易战术配合练习,如“中一二”进攻战术、“边一二”进攻战术等,以强化其技术运用与战术配合意识,对于 C 层学生教学内容应聚焦于排球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涵盖排球的起源、发展历程、比赛规则,以及发球、垫球、传球的基本动作要领等为其后续的排球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四)教学方法分层

鉴于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应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对于 ΔA 层学生可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培养其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教授新技术动作时教师可先抛出问题,让学生自行思考完成动作的方法,随后通过实践操作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寻最佳解决方案,对于 B 层学生可采用示范法、讲解法与练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助力其掌握排球基本技术,教师在示范动作时应确保准确、规范,讲解需清晰、易懂,练习安排要合理有序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与指导以促进其技术提升,对于 c 层学生可采用游戏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例如通过设计趣味排球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排球基本技能提高其课堂参与度与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分层

构建分层教学评价体系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与教学目标,采用与之适配的评价标准,对于 ΔA 层学生评价标准应着重考量其技术提升幅度、战术运用水平以及比赛成绩,以评价 A 层学生发球技术为例,除关注发球成功率这一基础指标外还需综合评估其发球速度、落点精准度以及发球变化能力,全面衡量其发球技术的综合发展情况;对于 B 层学生评价标准主要聚焦于其技术掌握程度与在比赛中的实际表现,例如在评价 B 层学生垫球技术时重点观察其垫球动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垫球过程中是否具备稳定性与准确性以此判断其垫球技术的掌握水平与实际应用能力;对于 C 层学生评价标准以学习态度、进步幅度以及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为核心,只要 c 层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各项练习活动并且逐步掌握排球的基本技能,即可给予较高评价鼓励其积极学习,增强学习信心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排球课程中的实践效果分析

(一)提升学生排球技能

分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获得契合自身实际的教学指导,其排球技能得以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升,A 层学生在高难度技术与战术配合层面取得显著进步能够在比赛情境中充分展现较高水平,B 层学生的排球基础技术更为扎实稳固,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强化,在比赛中的整体表现有了明显改善,C 层学生掌握了排球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对排球运动形成更为深入的认识为后续的深入学习筑牢了坚实根基。

(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分层教学模式充分考量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位学生均能在自身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发展契机,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这种积极的成功体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排球学习活动之中,课堂观察结果显示在分层教学模式推行之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积极提问、主动练习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多。

(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排球作为一项团队运动对队员之间的密切配合有着极高要求,在分层教学模式中通过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小组练习与比赛活动,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A 层学生在比赛中发挥引领作用,带领 B、C 层学生共同完成进攻与防守任务,B、C 层学生在 A 层学生的协助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学会了与队友默契配合,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齐心协力为团队的胜利而拼搏。

结束语: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排球课程中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排球技能、增强学习兴趣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未来应继续深入研究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排球教学中的应用,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为高中排球教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体育教师能够关注分层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彭浩波 . 高中排球技术课上运用”分层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J]. 新课程学习:下 ,2013(6):1.

[2] 杨小丽 . 分层教学在排球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J]. 考试周刊 ,2011(1):2.

[3] 黄亮 . 浅谈高中体育排球教学的分层教学和合作学习 [J]. 教育界:教师培训 ,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