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研究

作者

杨玲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横庙九年制学校  642355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教学的目标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方式更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途径,四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维品质直接影响着阅读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探讨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阅读理解的深度与准确性

阅读理解是对文字表面信息的获取更是对文本内涵的深入把握,思维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准确把握作者意图、理解文本结构、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在四年级阶段学生开始接触较为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体,这些文本对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形成清晰的逻辑判断,提高理解的深度与准确性。

(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逻辑思维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推断人物心理等过程能够有效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说明文时学生需要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分类、举例、对比等方式来组织内容的,这有助于他们掌握写作技巧,也促进了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阅读是接受信息的过程,更是激发思考、提出质疑和形成独立见解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解读、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寓言故事或童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甚至设想故事的另一种结局,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良好的思维品质是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支撑,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掌握知识,更需要具备筛选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助于他们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二、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的有效手段,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文本内容,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在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说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作者是如何描写潮水的气势的?”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还促使他们思考描写手法与表达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升其分析与推理能力。

(二)引导多角度解读,拓展学生思维广度

多元解读有助于学生突破固定思维模式,从不同角度理解文本,拓展思维的广度,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情感体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从而培养其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思维品质,在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你眼中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对乡村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提升其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三)鼓励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思维深度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理性分析和独立判断的思维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对文本内容进行理性分析和评价,从而提升其思维的深度和严谨性,在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雷达的发明真的是完全模仿蝙蝠的飞行原理吗?”“你认为还有哪些动物的特性可以用于科技发明?”通过这些问题学生理解了科学原理与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也锻炼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思维互动

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有助于在合作中激发思维火花,提升思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教师应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碰撞观点、整合信息,从而提升其综合思维能力,在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雨来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如果你是雨来,你会怎么做?”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交流学生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也锻炼了逻辑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设计拓展性阅读任务,提升学生迁移与创新能力

拓展性阅读任务是指在完成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延伸阅读或创造性写作,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提升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和文本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拓展任务,如续写故事、改编剧本、撰写读后感等,在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请你观察一种植物,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篇观察日记,”学生通过观察和描写巩固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也提升了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体现了思维的迁移与创造。

结论:

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如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多角度解读、鼓励批判性思维、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和设计拓展性阅读任务等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拓展思维广度、提升思维深度、促进思维互动并增强思维的迁移与创新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系统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夏艳华 .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策略研究 [J]. 电脑校园 ,2023:1674-1675.

[2] 周梦琴 .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策略研究 [J]. 试题与研究 , 2023(4):84-86.

[3] 黄燕清 .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J]. 课程教育研究 ,2023(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