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材使用中的渗透路径

作者

莫琳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停弦渡镇中学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明确提出 ,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 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跨文化意识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和直接体现,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具有关键影响。对此,教师应当立足教学现状与学生发展需求,合理使用英语教材,推动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本文展开相应探讨。

一、跨文化意识概述

跨文化意识主要指在跨文化语境中,学生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交往,可以敏锐感知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而认识、理解并尊重这种差异,同时,在面对文化冲突或分歧时能够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具体来看,跨文化意识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察觉显性的文化事物、文化特征,如汉堡、可乐等快餐文化、感恩节、圣诞节等节日文化以及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文化,在此基础上能够理解隐性的文化内涵,包括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等,如中国人侧重于团结和谐,西方人则倾向于个体和独立。跨文化意识还要求学生能够欣赏、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开放、包容和互相尊重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进而将上述认知和态度融入具体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使用英语教材渗透跨文化意识的路径研究

(一)挖掘教材内容,充分运用显性文化

初中英语教材蕴含许多显性文化事物,教师应当注重挖掘这类显性文化事物,引导学生结合这类文化事物感受文化差异。比如,人教版九年级 Unit2“I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提及月饼这一传统食物,是中秋节的传统美食,教师可以由此入手,结合教材内容引申出其他传统节日以及其他国家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泰国泼水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传统节日及文化。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探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节日习俗,感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比如,春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寓意阖家团圆,泰国泼水节则是让人们互相泼水冲洗身体和物品,以此洗清过去一年的霉运,感恩节通过家庭聚餐、互送礼物等方式传递情感,表达对生命中重要人物的感恩之情。这些内容不仅具有较高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文化知识,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的节日和文化内涵。

(二)创设教学情境,感知隐性文化内涵

课程改革强调,新时期的教学活动要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之中,让学生结合情境接触、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此同时,隐性文化内涵的感知和理解离不开真实的语境,故而教师应当主动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依托情境感知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隐性文化内涵,通过亲身体验实现内化。

教师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构建情境,以八年级上册 Unit2“Home SweetHome”教学为例,这一单元内容涉及家庭这一文化事物,教师可让学生分别扮演中外家庭中的父母和子女,而后结合教材内容展开对话,通过对话感受中外家庭观念的差异,意识到中国家庭更加注重团圆、和谐,而英美等国家的家庭则相对强调家庭成员的个人空间与独立性。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要推动教学活动的深化,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家庭观念背后的思想理念和文化根源,从而使其意识到中国家庭注重团圆、和谐,实际上是强调集体主义,英美家庭强调个人空间与独立性,实际上是注重个人主义。相比之下,教师通过情境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隐性文化内涵,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参与感,使其实现学习兴趣、英语知识与跨文化意识的协同发展。

(三)对比中外文化,促进文化双向互动

在使用英语教材的过程中渗透跨文化意识并非意味着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某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理念,而是要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理解文化差异,从而坚定文化自信。以“Home Sweet Home”教学为例,教师提及中国家庭注重集体主义,而西方家庭强调个人主义,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个人主义的内涵,即强调个人奋斗、个体独立和相互尊重,避免学生将其误解为不顾他人、我行我素的自私理念。在解读集体主义时,应当引导学生意识到集体主义在于注重家庭和谐、团队协作,避免学生在学习期间产生文化偏见。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议题式、辩论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针对中外文化在某一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思考,从而培养文化自信并形成辩证看待文化事物的思维习惯,切实提升跨文化意识渗透效果。

(四)设计学习项目,引导学生跨文化交际

随着教育事业发展,项目式教学受到教师的青睐,成为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此,教师可以将英语、生物、美术等学科融合,设计跨学科融合项目,让学生以项目为依托进行跨文化交际,并在这一过程中传播中华文化理念。

以七年级下册Unit3“Keep Fit”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健康生活习惯推广”项目,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调查当前青少年在健康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暴饮暴食、摄入过量垃圾食品、熬夜、缺乏运动等,而后要求学生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健康理念和生物、美术等学科知识,制作一份健康生活习惯推广海报,要求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外国青少年介绍健康生活习惯,期间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食疗、治未病等理念,从而在英语课堂上实现跨文化交际。这一措施不仅能推动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深度渗透,还能培育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和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

三、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在初中英语教材使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需要教师从显性文化特征、隐性文化内涵、理解文化差异以及跨文化交际四方面入手,充分利用显性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观念,引导学生感知、理解文化内涵,感受并尊重文化差异,进而带领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多措并举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 惠存绪 .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 [J]. 甘肃教育研究 , 2025, (10): 119-121.

[2] 高明晶 . 生态语言教学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 [J]. 教育观察 , 2025, 14 (05): 38-40.